史呈蓉
(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南通 226500)
近些年來,中職院校對于學生的技能教育一直在加強,中職院校是社會應用型人才的成長搖籃。隨著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只有積極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而現階段財會專業教學,在教學模式和手段上仍然保持著較為傳統的風格,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財會專業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會計實訓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專業技能訓練效果。
會計實訓是針對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來進行的一種教學方式。會計實訓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訓練課程的主導者,教師在會計實訓教學過程中,要把探索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主實踐,在實踐訓練中才能取得更多的收獲[1]。
中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培育應用型技術人才是其職責所在,在財會專業的學生培養過程中,加強學生會計相關實踐能力是提高財會專業課程教學成效的重中之重。當前階段,部分中職院校在財會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課程體系建設以理論為主,學生實踐訓練的內容比較少,導致學生的財會專業技能難以得到較大的提高。因此,中職院校財會專業教學在課程體系設置以及教學模式的研究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學手段不革新,教學質量就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職能是為社會培育適應新時代、專業水平過硬、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分析現階段中職院校的財會專業教學,部分教師在教授會計相關知識的過程中,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難以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中的應用聯系起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較大的欠缺。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今時代,中職財會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提高對會計實訓教學的重視程度,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找尋豐富的學習資源[2]。
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機制與社會行業導向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社會相關行業對于人才需求的變化,中職院校在課程教學體系設置上應當注重科學性、動態性和完善性,對于財會專業教學課程體系,中職院校應當積極進行改革,通過會計實訓的應用可以使得財會專業教學的目標更加有針對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中職財會教師可以以會計實訓形式為驅動,在確定實訓主題的基礎上,將會計實訓內容分成一個個項目,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實踐探究,全面深化對于財會專業知識的理解。
財會專業教學是應用性較強的訓練內容,因此,中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對學生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財會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密切關注相關的行業動態。可以和相關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邀請企業技術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作為技術指導,幫助教師制定財會專業教學項目的計劃和時間安排,這也正是會計實訓的科學之處[3]。中職院校財會院系通過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建立人才培養的合作關系,可以不斷豐富和拓展會計實訓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更加科學化、立體化,企業也能夠通過校企合作獲得更加契合自身發展的潛力人才,中職院校的財會專業教學成效能夠取得新的突破,從而實現合作共贏。
在中職院校財會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將訓練任務布置給學生,為學生確定好探究目標,然后學生根據目標進行訓練,課程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的任務成績進行考核評估。這種考評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此,加強中職院校財會教學中的會計實訓,可以促進中職財會教學評估考核手段的革新[4]。通過會計實訓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可以采用小組互評法,并且加強與學生的積極交流和溝通來了解學生的財會專業技能實踐訓練狀況。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小組反思對于訓練項目的執行和完成情況。思考自己在項目訓練過程中有哪些程序做得還不到位,以及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與同學交流訓練經驗。最后教師來解決學生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的問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的財會專業課程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職院校財會教學應當加強會計實訓內容的設計和應用,鍛煉學生對財會專業知識的實踐技能和應用技能,院校相關教師在財會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在探索中不斷發展和完善教學方式,加強會計實訓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深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