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蕓
(江西省靖安中學 江西宜春 330699)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基本理念第五條提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應重視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根據信息化環境下英語學習的特點,科學地組織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豐富課程資源,拓展學習渠道[1]。”
微課便是豐富高中英語課程學習資源的一種良好媒介,尤其對于由于個體差異在課程知識的學習掌握中表現出不同程度接受能力的學生。筆者和同事制作了一系列(共43個)與高中英語人教版現行教材配套使用的1-8 冊英語語法微課視頻,將它們發布在優酷網自頻道(http://i.youku.com/i/UNTY2NDAzNjg0 云樹的高中英語微課)供學生們使用,同時也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證明,微課視頻在相對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2]我們的高中英語語法微課也具有這些特點。
我們制作的高中英語語法微課教學時長一般為5-10 分鐘左右。在微課視頻的制作過程中,我與同事會根據知識點講解的需要事先備課,選好教學素材,做好教學設計,然后制作PPT幻燈片,選用適合自己的教法(主要是講授),有針對性,大容量、高效地組織視頻教學講解。
我們的語法微課視頻雖然教學時間較短,但每個語法微課就是針對每一單元相應的一個語法項目或該語法項目的某一方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更能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的需要。例如定語從句這個重中之重的語法知識點我們就根據它在課本中出現的順序制作上傳了8 個相關視頻。
我們制作上傳的高中英語語法微課視頻只要有設備,能上網,學生就可流暢地在線觀看。在沒有網絡的處所也可靈活方便地事先將所需視頻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 等)上實現自主學習。
高中英語語法微課可以用于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筆者曾經上了一堂學生評價為“看了10 分鐘視頻;做了25 分鐘作業;訂正了10 分鐘”的課。具體操作過程:首先學生預習,觀看教師錄制并發布到優酷的10 分鐘的語法視頻整體了解要學習的主題內容(因多數學生住校,該步驟在課堂內進行)。其次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與該學習主題對應的知識和能力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接著學生完成相應的練習鞏固所學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最后10 分鐘教師解決學生課前學習和練習中出現的問題。練習檢測結果表明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掌握該知識點。
高中英語語法微課視頻另一個主要作用是用于課后復習。要掌握英語語法知識,學生需反復復習所學知識點。而語法項目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教師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可能不能很好地掌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教學重難點錄制成微課視頻,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學習,復習鞏固。利用微課針對性強、簡單易懂的特點,我們將知識化整為零,采用片段式教學,減少學生學習的認知負荷,幫助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增進學習信心。
微課上傳到網上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學習進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時間自主選擇要學習的內容,決定播放次數以幫助掌握新知識,復習舊知識。學生在通過微課進行的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尋求教師指導。通過學生反饋,教師答疑實現的自主學習,既能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又能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達到雙贏的效果。
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學科素養第四條對“學習能力”解釋為“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高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1]
高中英語語法微課系列的制作和發布為學生的語法學習提供了助力。與現行教材配套可以隨時隨地反復觀看并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語法視頻能幫助學生準確地把握課程知識重難點,突破語法學習難點。同時這種學習方式將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高中英語語法,促使教學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
語法微課系列的制作和對學生使用語法微課學習方式的研究促使教師對語法教學的深入研究;促使教師更加準確地把握某一語法點的重難點;促使教師使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和講解語法項目。這個過程無形中豐富了教師的教育實踐,使教師在研究實踐中不斷學習、思考、分析、創新,從而促進教師自身成長。
高中英語語法微課的制作和發布過程就是一個教師們根據教學要求,整合各種優質的高中英語素材,借助現代化設備以及教師團隊力量進行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于一體的過程。利用網絡的便利性,高中英語語法微課學習資源的開發和網絡公開發布使教學資源的使用不僅限于本校,可以在更廣的空間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1],高中英語語法微課在培養高中生學習能力和助力教師成長方面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