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惠
(重慶市渝北職業教育中心 重慶 401120)
中職學校在招生方面沒有普高有優勢,學生到校后,由于多種原因流曠率較高。有的班級流曠率高達30—40%,流曠學生對學校評價負面的多,這樣下去招生將會更難。因此,我們得控好流,保住源,鎖住根,讓我們的學生度過危險的青春期,順利拿到畢業證,找到如意的工作,考個理想的大學。中職學校教師隊伍頂梁柱之班主任如何控流呢?在我看來可按“三部曲”進行。
中職學生多數是中考的失敗者,文化程度較差,學習習慣未養成,厭學情緒較明顯,對就讀專業不甚了解,未來出路比較迷茫,再加上他們處于青春活躍階段,對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意識,在某些言行上有攻擊傾向,不管影響如何,不計后果如何,消極思想司空見慣,第一次大假,第一期末是流曠高峰期,也是控流節點。我們控流工作的第一部:會導向。
會導向——奮斗之方向。不是每位老師都適合當班主任,不是每位班主任都適合當任何專業的班主任,我們在接班之前,還得對專業有所了解,了解專業前景,就業形勢,就業方向,學校開設了哪些專業課,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取得哪些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能證書)。比如建筑專業,我們得了解建筑行業現狀及就業前景,針對就業形勢學校開設了哪些專業課,在校期間可以取得施工員,材料員,預決算員,BIM等職業技能證書。在新生進校時,我們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不偏不離地對學生進行專業導向,一開始就讓他們為2-3年步入職場做好準備。不然一個班的領頭羊帶領羊群的方向都不清楚,對專業根本沒有方向性,也談不上導向,只會盲目地去教育和管理學生,學生也會像無頭蒼蠅亂撞,更沒有奮斗的方向。
找信心——控流之救兵。中職生在學習道路上還不那么成功,也許對學習早沒信心,自信心是他們留在學校的救兵。我們引導可以從新生進校時開始,抓住學生對學校地皮還未踩熱的好時機,可用三篇文章去引導他們,讓他們找回自信。畢淑敏的《我很重要》讓學生找回自信,蘇力的《社會沒有義務等待你的成長和成熟》讓學生知道學校和社會根據什么標準評價他們,關鍵得安分守己,讓學生找準位置,李家酮的《那一年,面包飄香》讓學生明白不能學壞,兩到三年后用什么在社會立足,還得有一技之長,理想是在奮斗中實現的!
中職生紀律性差、基礎差、自卑、缺乏自信和意志力,自我約束力差,但他們充滿青春活力,具有鮮明的個性,積極的思維和強烈的求知欲,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對學校活動有強烈的參與意識,這些無疑是積極的,得靠我們去導向和管理,領頭羊的我們還得具有帶領羊群的本領,帶領自己那群可愛的羊不偏不離地完成學業,順利就業。這就是我們控流工作的第二部:會管理。
會管理——從制訂班規開始。教育不是萬能的,我們得用規矩去約束學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班規。會管理的班主任,都能想出一種系統的班規,那我們該如何制定班規呢?第一,內容要全面,從宿舍、到教室的清潔,從集會、就寢、三操、課堂到自習的紀律,從聽課、筆記到作業的學習,從考核到考試的獎懲等內容都要盡可能全面;第二,老師好操作,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改進,并適時增減內容,發現漏洞及時補救給自己留足空間;第三,學生知曉內容,羅列出內容后,我們必須和學生逐條詳細地進行討論和定稿,最后讓每位學生簽字生效并執行。這樣,內容全面,學生知曉內容,同意規定,不會出現反的情況。
管理之執行者——班干部。選取班干部,明確責任,各司其職,用一棵樹去搖動一棵樹,完美地去執行班規,班主任只需把控。中職班主任必須選好班長,紀律委員,生活委員,團支部書記,學習委員五大班干部。班長處理班級日常事務,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統領各班干部;紀律委員管好并記錄課堂和自習的紀律;生活委員安排監督檢查教室公地寢室清潔,團支部書記上好團隊活動課完善團支部資料,協助宣傳委員組織委員辦好板報寫好稿子等;學習委員帶領各科代表營造班級學習氛圍,配合科任老師上好每堂課,記錄聽課、作業完成情況。
控流之調節劑——學習氛圍。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除了會管理,還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找事做,你不給他找事做,他就會給你找事做,他給你找事做也許就是流曠的開始,我們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活動,比如社團,學生會,還有盡可能讓他們去讀高考班參加高考,找到人生目標,也是找回自信,實現夢想之不二法門。
中職生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難容易退縮;自律性差,容易出現違紀現象;不能吃苦,新鮮感過后容易乏味,意志力薄弱,學習道路上不那么成功,容易犯錯,逆反心理強,對老師心存芥蒂,但很希望得到肯定,這些都可能導致流曠,我們還得好好地與學生溝通,找出問題所在,控流工作第三部:會溝通。
溝通基礎——懂學生。平時得尊重學生,了解學生,懂學生,愛學生,與學生交朋友,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用眼去觀察,用耳去傾聽,用心去交流,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愛去交換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觀察每一位中職生,找出他們的亮點和潛在優勢,就會發現他們并不是一無是處,他們耿直、情商高、抗挫能力和動手能力強。用關切的語言與學生溝通,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走過人生低谷,用愛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閃光點覆蓋學生的缺點;獎勵是溫暖學生的一劑良藥,用獎勵激發他們的斗志。
溝通目的——喚醒意識。站在學生的立場和他們對話,鼓勵學生,放大優點,縮小缺點,用語言的藝術魅力打開學生的心扉,用激揚的熱情,長久的意志和永不熄滅的愛心去洗滌他們的惰性和冷漠,喚醒他們的責任意識,讓他們有事做,有奔頭,順利拿到畢業證,最好有一技之長,或者考個大學,學習才是改變命運唯一的出路,這樣學生自然愿意留在學校。
總之,班主任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懂學生,愛學生,我們用三部曲為學生導好向、服好務,培養學生自律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讓每位學生走過人生低谷走出迷茫,讓學生找回自信,讓學生選他所愛,愛他所選,無問西東,從心而行,學生自愿來到學校留在學校,學校才是他們最好之去處,何來流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