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淑玲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南街小學 陜西西安 710100)
高年級的數學教材難度有所提升,學生在學習及理解期間,經常出現不同的問題。如果教師未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必然會對后續教學進度及效果造成影響。對此,數學教師要把握實際、立足當下,對以往教學手段及方案進行調整,同時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活動,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生的理解及分析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教學期間,若想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需把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進行有效結合,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情境活動,調動其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及學習中,讓其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理解及把握,保證教學效果。例如,進行“圓”的教學期間,數學教師可讓學生尋找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圓形事物,并用手機進行記錄,之后在教學期間讓學生對這些內容加以展示,和教師及其他同學一起分享,一起討論。同時,教師在課前需按照具體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并把相應的繪畫工具和教學材料全都準備好。在課堂上,通過這些材料對知識進行講解,教師讓學生尋找現實生活中的有關知識,除了可以讓學生有效理解數學知識,還能加深學生記憶,使其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進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多數學生非常喜愛新鮮事物,對一成不變的學習內容難以提起興趣。所以,數學教學期間,教師需對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并在課堂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比如,進行“圓柱和圓錐”教學期間,數學教師可為學生設計趣味游戲,幫助學生對這些知識加以掌握。第一,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圓錐和圓柱加以區別,同時讓學生通過字面含義談一談自身對圓柱和圓錐的具體理解。之后,數學教師可通過一些圖片幫助學生對圓錐和圓柱進行認識[1][2]。最后,數學教師可根據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掌握程度,設計趣味游戲,通過對學生進行適當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形式回答教師手中圖片的具體形狀,最后看哪個小組答對的問題最多,教師可給予相應獎勵。此形式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對教學質量造成直接影響。盡管學生意識較為薄弱,思維存在誤區,然而學生依然是課堂之上的主體,數學教師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才可有效保證教學效果。因為學生受到年齡、經驗、能力及知識等因素的較大限制,課堂之上,數學教師需發揮自身引導者及組織者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并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點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主動學習及探究。當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疑問及分歧之時,教師可對其進行正確指導,引導學生對錯誤原因展開自主探究,這樣能促使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進而保證教學效率。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學教師需在課堂上對現代化教育技術加以運用,以此構建數字化及智能化的數學課堂,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趣味性,不斷提高教學效果。第一,數學教師需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3]。教師可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對現有優秀資源加以整合,之后按照具體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環節運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在有限時間之內掌握更多知識。比如,進行“負數”教學期間,教師可借現代科技對一些經典問題進行展示,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題型及解題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二,數學教師還可對思維導圖加以繪制,以此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通過可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為學生繪制、梳理及總結知識的有關導圖,把所學知識進行清晰羅列,同時注明知識之間的具體關系,這樣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構建系統化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可知,為不斷提升高年級的數學教學整體效率,數學教師可結合學生生活設置情境活動,通過課堂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并開展探究性的課堂教學,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及探究,不斷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