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要:生物科學,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關鍵和科學技術進步的表現。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193-01
現階段的高中生課程繁多,學科間的競爭異常激烈,要想在課外多占時間來提高教學質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得設法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作為一名生物老師,如何才能使你所上的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使學生能愿意隨著你的講解去思考、去想象,去知識的海洋里邀游,這就要看老師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談點自己的感想,如有什么不妥之處,還望各位同仁指正:
1.優化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切學習活動展開的出發點,也是活躍思維的最佳“杠桿”,更是促使其能否對一門課程投入精力和動力的根本性原因。因此,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是能否實現生物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關鍵。結合筆者多年生物教學經驗,認為要激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求知欲望,除前期的精心備課、合理的導入化設計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善于合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包括書本資源和由于生物課程本身屬性所依托的自然資源。有如自然環境中的種目繁多的動植物都可以用來做成標本,而教材當中涉及到植物與動物的部分,引入標本會使學生在掌握具體的內容、面對相關生物的名詞與概念時,將能使生物課堂更加立體與生動,進而增強學生對生物這門課程的認識,推動其學習興趣的培養。以筆者執教班級為例,筆者安排學生課前準備自己喜歡的植物標本帶到課堂上來,并依序對備用標本展開介紹。通過這一過程觀察,筆者發現學生對于植物等的概念大多仍停留在顏色特征、氣味特征這些表象內容上,因此,筆者便借此導入相關知識概念,引導學生觀察各自不同的標本,并分別設置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和濃厚的興趣,從而更為深入課程的學習當中。
2.創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平等、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妨讓學生講授,有的可以通過學生來扮演。例如,《生態系統的結構》這一節課中,在分析構成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同時,學生分別扮演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環境幾個角色,通過演說得出結論;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一中,講解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吃與被吃的關系時,學生分別扮演草、兔、狐、鷹、狼等,自己找出吃與被吃的對象,既直觀又形象生動。在輕輕松松的氣氛中弄明白生態系統中各種成分之間的關系,完成了教學任務。
3.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此在日常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對基礎知識牢固掌握,因為,基礎知識是對新知識進行思考課解決的前提和工具。教師要重視每一節課的總結,讓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充分掌握,可以制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然后設置教學情境,將教學目標帶入所設置的情境中去。教師鼓勵學生課堂上勇于提出問題,并且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思路進行研究,可以自主研究,也可與其他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進行研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從前的知識與新問題進行有機結合,對舊知識具有鞏固作用,同時還可以解決新知識。
4.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等已走進課堂,這些手段能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靜止的內容動感化,為學生創造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比如,在講述“減數分裂”時,利用課件,把細胞減數分裂的全過程動態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掌握每個時期染色體和DNA的變化特點這一重點內容。如何突破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這一難點,教師可以展示有絲分裂的動畫,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然后再加以說明,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很快能夠掌握。因此作為生物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根據本學科的特點拓寬教學思路,完善教學手段,從而使生物課堂生動活潑。
5.根據不同的章節和學生的實際,合理設計教學方案
學習要有目的性并講究方法。在學習每一節內容時,首先要讓學生掌握該節內容在教學大綱中和考綱中的要求,使學生的學習做到有的放矢。學習內容的廣度、深度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程度。不必學習過偏、過難的內容,要既能抓住雙基,又能提高解題能力。不要只是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素質教育要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參與意識、獨立思考和創造才能。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認識規律,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才能。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進行觀察分析或實驗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各方面能力作為教學的宗旨。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通過對教學手段的創新,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使高中的生物教學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吳麗雪.淺談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79-80.
[2]?焦柳.高中生物教學反思[J].數理化課堂,2011(24):191.
[3]?曹博.基于新課改背景的創新模式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