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筱
摘? ?要: 新時代明確提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這是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戰略舉措。本研究主要從理論、歷史、現實三個維度思考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總要求。從理論維度來看,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一脈相承。從歷史角度看,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對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從現實角度看,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在統領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化解多元價值沖突造成的認同危機、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關鍵詞: 新時代? ?中國共產黨? ?政治建設? ?三維審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1](62),凸顯了政治建設的重要性。這一黨的建設戰略舉措的提出,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眾多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學術研究。就學術界的研究現狀來看,多數側重于對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點、實踐路徑、重大意義等的研究,以及政治建設對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提升黨的執政能力的研究。缺乏從理論、歷史、現實的三維視角對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行審視和研究。因此,在當前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將以理論、歷史、現實三個維度為視角,對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行全面的思考和審視,以進一步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一、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理論傳承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建學說是理論之源。
在長期的實踐中馬克思恩格斯對黨的性質、黨的使命、黨的指導思想、黨的組織建設及黨內斗爭等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馬克思恩格斯雖沒有明確提出“政治建設”的概念,但他們在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過程中,已然體現出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思想。馬克思恩格斯將黨的政治建設的重點,更多地聚焦在黨的政治綱領的制定和完善上,他們認為,一個黨的政治綱領包括黨的奮斗目標及實現該目標必需的基本途徑和方式,反映了黨的政治主張,展現著黨的政治形象。恩格斯指出:一個政黨的綱領“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是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2](325-326)。那么,共產黨的政治綱領是什么?它就是馬克思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和制定的政治綱領《共產黨宣言》,它準確地判斷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方向和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水平,詳盡地闡述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是首要的、最近的目標和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奮斗理想。馬克思恩格斯對于政治綱領制定和完善的探索,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理論之源。
(二)列寧的執政黨政治建設思想是系統借鑒。
列寧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建學說,推動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在黨的建設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中,列寧十分重視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一方面,列寧在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特別強調無產階級政黨要堅持黨的領導,指出黨是無產階級專政的領導力量。列寧高度重視對黨中央權威和領袖人物的擁護。他指出:“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3](197)只有培養一批這樣的領袖才能做到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的“意志統一”,真正維護領袖的權威。另一方面,列寧將堅持民主集中制、純潔黨的隊伍作為增強黨的凝聚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和塑造黨內良好政治環境的有效手段。列寧在《黨的改組》等決議中,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并在1906年將其寫入黨章,且在各種重要場合多次強調指出,無產階級政黨“確認民主集中制原則是不可爭議的”,以徹底的集中制和擴大的黨內民主維護黨的統一,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列寧指出要重視提高黨員的質量,保持黨的隊伍的純潔,營造良好的黨內政治環境。列寧在無產階級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對黨的政治建設的探索,為我們黨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政治建設提供了系統的借鑒。
二、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歷史脈絡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政治建設。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把政治建設的重點放在制定正確的政治綱領和政治路線及反對黨內非無產階級思想和加強黨內政治教育等方面。中共二大確定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為民主革命時期的黨確立了正確的政治路線,指明了這一時期中國革命的方向。1929年,毛澤東在《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中批判了“軍事好,政治自然會好,軍事不好,政治也不會好”[4](79)的單純軍事觀點,提出了“從教育上提高黨內的政治水平”和“加緊官兵的政治訓練”[4](80)的糾正方法,助力黨和人民軍隊執行黨的正確政治路線。1937年,毛澤東在《矛盾論》一文中指出:“一個政黨要引導革命到勝利,必須依靠自己政治路線的正確和組織上的鞏固?!盵1](303)指出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對于革命勝利的重要性,并充分論證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對于黨的發展、鞏固、黨的革命事業勝利的重要性。此外,在黨的建設過程中毛澤東始終堅持擁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和黨中央的權威,并提出要遵守“四個服從”的政治紀律,反對黨內“不服從決議”“鬧獨立性的”宗派主義和個人主義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加強黨內政治教育。正是因為找準了黨的政治建設這一黨的建設的著力點,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政治建設。
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政治工作在社會建設中的統領作用,并著重強調從嚴治黨,加強黨內監督,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毛澤東在指導農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5](449)在具體處理政治工作與生產工作的關系時毛澤東指出:“紅與專、政治與業務的關系,是兩個對立物的統一?!盵5](351)并對只講經濟發展忽視政治建設的“空頭政治家”和“迷失方向的實際家”進行了批判,為社會建設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政治與經濟的關系,在社會建設中進一步加強了黨的政治建設。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從嚴治黨是毛澤東一直關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更加重視從嚴治黨問題,在全黨開展“三反”“五反”政治運動,開創了從嚴治黨、廉潔從政的良好政治局面。毛澤東還重視加強對執政黨的監督,成立了中央和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加強對執政黨的監督,凈化黨內的政治生態。此外,毛澤東還重視培養黨的事業的接班人,他把黨的事業發展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提出了“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6](226)的著名論斷,強調以正確的政治觀點教育青年、引導青年、鼓舞青年為黨的事業而奮斗,為社會建設而努力。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雖然我們黨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生態出現了曲折,但是,我們黨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通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撥亂反正,賦予黨新的創造力,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三)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政治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注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并將進一步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和維護黨中央權威作為政治建設的重點,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鄧小平針對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新情況,強調“到什么時候都得講政治”[7](166),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定政治理想。江澤民面對國際形勢和國情黨情的新變化,特別是不利方面鄭重提出“領導干部一定要講政治”,并指出“講政治”,就是要求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8](457);看問題和處理問題要有政治頭腦、政治視野和政治應對力。胡錦濤面對執政環境的新變化,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積累了黨的政治建設的寶貴經驗,為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智慧支持。
三、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現實價值
(一)統領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化黨的政治領導。
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對統領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化政治領導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政治建設是一項最根本的建設,其他建設都是政治建設在各領域的反映。這就強調了政治建設在黨的各項建設中的統領地位。因此,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實踐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站穩政治立場;要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堅定政治理想;要堅持“激濁”和“揚清”兩手抓,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有力武器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帶頭弘揚正氣,抵制歪風邪氣規范政治生活。只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才能保證黨的“政治方向對頭、政治原則堅定、政治路線正確”[9](311)。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政治保證,強化黨的政治領導。
(二)化解多元價值沖突造成的模糊認識,堅定黨的政治信仰。
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對化解多元價值沖突造成的模糊認識、堅定政治信仰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發展日益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升,隨之而來各種思想紛紛涌入國內,造成了社會思想的復雜化,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絕對領導地位穩固,但黨內仍然存在一些不好方面[10](61)。因此,要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對政治不過關的“一票否決”,選拔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的干部和政治可靠、敢于擔當的干部,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培養執政興國的中堅力量。
(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
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一定要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關鍵環節,著力解決黨內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切實把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以規范廣大黨員、干部,使他們嚴守紀律的底線、自覺遠離“帶電的高壓線”,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在政治生活中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做到“嚴私德”。黨內政治生活的嚴肅與否取決于黨內政治環境,因此,更需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通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舉措,營造健康潔凈的黨內政治生態,讓黨內正能量充沛,讓歪風邪氣無所遁形。
四、結語
結合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再次從理論、歷史、現實三個維度對此進行審視,能夠更好地深入貫徹黨的政治建設的總要求,更好地組織和推進各項政治活動的開展?,F階段,我國正處于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對于如何更好地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亟須進一步明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寧.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