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
【摘要】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讓高中數學的教育教學活動迎來了新的發展,教育改革給傳統教育體系帶來了很大沖擊,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是教育上的新嘗試,一些教師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教學模式,在落實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各種差錯.本文以高中數學的教學為示例,分析新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對策,為高中數學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下要走的轉型之路找準前進方向.高中數學教學問題分析及優化路徑的探索,已經成為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師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教育改革,既要按照國家對教育改革的要求走好大方向,又要依據具體學科的不同情況邁實每個步伐.高中數學不僅內容繁雜、難度高,而且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僅僅根據理論進行教育改革是行不通的,要突出主體性原則、漸進性原則等諸多原則,對現有的教學問題進行積極的探討.教師應該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具體路徑的優化,以取得突破性進展;既要重視教學方式的創新及教學路徑的優化,又要重視教學理念的創新及教學思想的改進,突出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具體要求.正視問題才能更好地應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下面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問題進行討論.
一、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模式運用不當
多媒體技術走進教學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在教育界興起的一股潮流.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在進行備課、設計課件、整理知識脈絡等方面,確實給課堂教學帶來了不少便利,對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再先進的教學手段也沒有辦法完全取代教師的作用,計算機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教師不能完全依賴計算機.讓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教學的正確思路應該是將先進的教育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從而改善教學環境,而不是完全取代傳統教學.一些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并不是很純熟,但是他們為了追趕教學潮流,放棄了自己擅長的教學方式而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高中數學講究邏輯思維,若教師不能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則很難將高中數學的重難點給學生闡釋清楚.如函數這樣既復雜又系統的知識,多媒體技術帶來的“華麗課堂”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產生偏差,這就失去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意義.
2.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亟待改進
新課程標準要求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教師在制訂教學策略、編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向等方面都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而及時調整,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及生活中的問題.但是現階段一些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局限于數學教學活動,不重視開展數學教研活動及數學問題的集中講解活動.有的教師難以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有的教師對教學方式的優化及教學語言的選擇不關注、不了解,逐漸和學生產生了代溝.因此,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亟待改進.
3.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存在問題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應當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數學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積極處理學生的數學疑難問題.數學教師應該和學生做朋友,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在課后幫助學生做好知識的鞏固,但是很多教師無法做到.學生的學習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及學習習慣的養成產生負面作用,導致學生成績下降.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可能不是平等的.有的教師認為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由自己決定,學生不能決定交流的內容及交流的次數.這導致有些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看似錯落有致,實則不能取得積極的效果.學生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及進行的授課活動不能做到積極響應,而是被動和消極的應付,這導致師生之間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溝通交流和互動.
二、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
1.課堂教學結構合理化
高中數學教學應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為引導者、輔助者.教師進行新課程知識的導入和學習任務的布置,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將課堂教學拆解細化,明確自己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找到高中數學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結構的平衡點.教育改革應既滿足時代對高中數學教學的要求,又不失教育的本義.因此,師生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和嘗試.
例如,教師對二次函數的具體表達形式及相應的求解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主題探索工作.教師讓學生對二次函數的相關內容進行預習活動及實踐探索活動,對二次函數的解法及運用方式進行深入探索.然后,教師開展模塊化式的教學活動,講解二次函數的概念及具體例題,對二次函數的應用方式進行結構劃分,讓每組學生探索一部分學習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和展示,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讓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得以深化,讓一些具體問題可以順利地被解決.教師幫助學生理解二次函數的基本概念,給學生展示二次函數的相關經典題型,讓學生不走“彎路”.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對二次函數進行深入探究,如二次函數與其他知識的綜合運用等.
2.規范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
多媒體技術走進教學,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方式.對于完成難度較高的教學工作,教師可以借助便利的多媒體技術簡化工作流程,節省工作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對于沒有必要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的教學工作,教師就沒有必要堅持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理性選擇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決定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最好提前備課,明確教學的步驟,規范運用多媒體技術,不依賴也不濫用多媒體技術,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教學方式.只有這樣,多媒體技術才能夠為課堂教學效果帶來真正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關于等比數列及等差數列的相關數學知識的時候,數學教師有針對性地運用計算機來進行相應數列的推導.教師不再采用傳統的板書書寫方式進行習題講解及公式推導,而是選擇運用多媒體技術簡化公式推導過程,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由于多媒體技術節約了時間,學生對等差數列的遞增、遞減規律及等比數列的變化情況可以進行充分思考.同時,多媒體技術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應用意識的培養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多媒體來展示自己的解題過程.教師會布置一些與等比數列有關的題目,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練習.教師在課堂上集中展示公式推導過程,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體會學習的成就感和快樂.
學校應對多媒體操作技術及相應支持設備制訂使用標準,優化使用流程,突出多媒體的優勢,以更好地展示數學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對現有的信息設備及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調研活動,規范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因此,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高中數學教師進行多媒技術培訓.教師可對多媒體的操作技巧及操作流程進行探討,以優化現有的操作流程,使多媒體技術真正服務學生、服務課堂,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注入新的活力.
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及備課活動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但現階段存在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互動及一些教師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筆者認為教師應當依托現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設備,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開展教學活動和備課工作.教師需要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實事求是為原則,進行教學總結,解決教學問題,收集和整理上一階段教學數據,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備課工作做準備,從而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開展集合相關知識的教學活動時,很多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困惑問題.然后教師對集合的表達形式及描述方法(如描繪法、列舉法等)進行展示.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更多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教師可以對集合的表達形式及韋恩圖的運用方式進行集中講解,讓學生掌握交集、并集、補集的運用方法,以及運算規律.高中數學教師要組織學生對真子集、空集、子集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要開展集中評價活動,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課堂活動進行點評,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備課工作做準備.這也會為教師教學策略的改進及教學內容的創新產生積極的影響.
結 語
綜上所述,一些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理解不夠透徹,甚至斷章取義,沒有考慮到學科的特點和改革要求之間的聯系,導致最終采取的教學行動與理想的教學狀態產生很大的偏差.所以,教師應該深入理解高中數學的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有效的教學策略.另外,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要慎重思考和科學選擇,有效利用教育資源.只有這樣,高中數學才能夠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完成轉型.
【參考文獻】
[1]任佩文.現代高中數學教學面臨的困境與挑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2):86.
[2]劉春燕.淺析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J].才智,2014(24):174.
[3]段玉晶.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