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菊華
【摘要】新課改是我國教育部依照社會和國家的需求制定的教育方針.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必須要跟上時代,充分轉變課堂上的師生關系,遵循我們新課改指引的大方向,以更好的姿態,迎接我們的新課改.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時代要求,教師必須要在課堂上給予引導.
【關鍵詞】新課改;課堂;師生關系
傳統的課堂教學,大都比較強調紀律性.但是有些過于要求紀律性的方式,會扼殺學生的自主性.新課改則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表現.下面就來談談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一、小組探討知識進行總結,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小組探討知識的方式來提升課堂活躍度,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是因為,小組探討知識的時候,學生更加放松,同時在和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所以我們要形成小組探討、總結知識的常態.
例如,在教學“混合運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探討.我們可以設定一道應用題:已知果園里有125棵蘋果樹,梨樹是蘋果樹的4倍少20棵.那么請問梨樹有多少棵?讓學生進行小組探討,深度解析這個混合運算的題目.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能動性,給予學生更好地教學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混合運算”這一內容,需要在掌握加減乘除法基礎知識后,才能夠解決.所以教師在組織小組活動的時候,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通過深入化學習,來滿足前后知識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可以汲取他人身上的優點,取長補短.在小組之間進行深度的探討和總結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會不斷得到提升.群體活動的組織和建設,可以保證學生個體意識的強化.學生個體意識的滋生和強化,可以保證學生深度學習和發展.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需要有自主意識為支撐.我們應該強調新課改情況下學生的主體性,更應該讓學生明白,自身主體性的意義,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和實際行動中有更好的表現.數學中有很多類似于“混合運算”類型的章節,這是由數學邏輯性決定的.我們可以針對這一特性,組織不同形式的探討活動,讓學生在探討中言之有物,然后做出相應的總結,提升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類似的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我們要重視小組學習的形式.
小組探討知識對于學生提升整體數學水平有重要意義,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煉知識點.通過讓學生組織小組活動,可以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也可以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提升他們的主動性.當學生擁有了自主性,就會主動地將自己放在課堂主體的位置上進行學習,我們的教學,也會隨著關系的變化而事半功倍.
二、加強課堂互動提問教學,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
傳統教學中比較注重課堂紀律,通常情況下教育工作都是圍繞著知識點展開的,很少進行提問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削弱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無法明確學習任務.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是難以樹立主體意識,針對這點,我們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加強.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我們可以以多種課堂提問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例如,“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長方形?”用開放式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每個人見到的東西也不同.這個時候我們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回答,可以提升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認知,從更多方面把握知識點,從而提升主體意識.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在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們今后要步入社會,成為國家建設的主體.教育工作中,我們要提前開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意識,讓他們的個性得以發揮,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從而滿足未來社會和國家建設的需求.所以,我們在教育方向上要進行調整,要以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主.新課改的具體精神,就是保證學生的全面提升和個體發展,滿足社會的建設需求.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要明白這個基本點,才能更好地領會新課改的主要精神,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當學生擁有了良好的主體意識后,會獲得更好的學習機會和發展機會.對待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我們也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和教育,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保證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擁有良好的主體意識,能夠明白自身的責任和義務.
三、明確師生關系的責任,促進師生關系發展
師生關系在新時代下的轉變,需要強化主體的獨立性.教師群體在活動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精神.在新時代的課堂關系中,教師應該做課堂教學中的引路者和幫助者,從傳統教學中控制課堂的思想中解放出來.教師需要正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具體作用,開展課堂教育活動時,應該積極推動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提高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學習中的作用.
例如,在“圖形的運動(一)”這節課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學生充分運用基本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將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合理優化學生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發展進程,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理優化學生的學習發展,可以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讓學生快速完善整體知識點的綜合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在教育活動中推動學生的成長發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在教育活動中有效地提升發展效率,也需要足夠的教學訓練和開發.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明確自身的責任.教師的責任在于教學、管理、引導,學生的責任在于學習、應用、提出質疑、最終論證.在明確責任過程中,教師要逐步強化學生的各項能力,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綜合性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推進學生的成長發展,需要明確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任務.這兩者之間的結合訓練,可以快速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把握,同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意識.
因此,新課堂改下的課堂師生關系,應該從學生獨立意識的培養入手.
四、建立新時代師生關系,促進平等意識的發展
新課改環境下的課堂師生關系,應該具備合理的平等意識.新課改環境下開展平等意識的建設,可以快速促進學生成長發展.
例如,在教學“表內除法”這節課時,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基礎,同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必須掌握表內除法中的運算定律.在表內除法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積極推動平等理念,促進學生在學習中開展學講活動,讓學生快速完成對身份角色的理解,在學講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有效的突破,這種突破主要集中在快速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學習發展中.在學講計劃下學生的學習發展相對比較迅猛,其中學生的學習進展也需要通過多角度挖掘和拓展,才能夠確保整體教學的效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做好表內除法教學,快速提升學生對教學質量的綜合把握.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建立起的新時代的師生關系,可以快速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其中新時代師生關系建設中,平等理念的綜合普及和開發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建設起全新的新師生關系.
在新時代師生關系的建設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確保學生更快完成整體知識的綜合提升,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率先建立起良好的平等理念,通過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成長發展效率,促進學生快速完善學習目標.在建立新時代師生關系中,促進平等意識發展至關重要.擁有良好的平等意識建設,可以快速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綜合把握.新課改背景下的師生關系,對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五、建立師生協作訓練,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
在師生關系建設過程中,師生協作精神對于整體教育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在師生協作關系建設中需要充分考慮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協作和訓練,促進師生關系的長效發展.建立合理化的師生關系制度,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好基本的引導工作,同時學生要跟上教師的思路,進而完成教師制訂的教育目標,從而提升整體的協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時、分、秒”這節課時,教師應該充分重視知識點的梳理和綜合運用.其中知識點的綜合運用中較為重要的部分是學生在學習中,針對知識點理解情況的綜合把握.“時、分、秒”這節課中的進制問題,與傳統十進制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在開展活動時教師應該進行適當拓展,同時幫助學生快速完善對知識點的把握.這節課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在交流協作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各自完善整體知識教學和學習目標,這要求師生之間有較高的默契度.
在師生默契關系的建設中,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逐步提高整體質量的綜合應用,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更快地完善整體知識學習和建設;在教育活動中幫助學生快速建立起基本的協作訓練,進而促進新課改下的師生關系轉變,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進而保證整體課堂質量的良性發展.
六、結 語
新課改形勢下的課堂師生關系,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需要給予學生更好的教育環境,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改變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斷給予學生更好的教育教學;提升學生課堂主體意識,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新時代的師生關系建設應該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以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李華.新課標理念下師生關系的重建[J].亞太教育,2018(06).
[2]劉麗華.農村體育課堂如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J].黑河教育,2020(06):71-72.
[3]牛映泉.小學數學教學中新型師生關系培養策略[J].發展,2020(06):86.
[4]韓菲,張迎春.從學習論的發展來看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轉變[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