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信息技術以其諸多優點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將其和小學語文閱讀進行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質量,幫助學生發展語文核心素養。文章結合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花鐘》這一閱讀教學課的教學內容,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了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的深度融合策略,以期能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小學語文閱讀;深度融合
社會在變化,教育在發展,信息在多元化,在這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成為教育發展的助推神器,給各學科的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時讓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變革,好比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它彌補了傳統教學在創設情境、轉換時空、滲透情感、創新思維等方面的不足,這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呼應著新課程理念,大刀闊斧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給語文教學開拓了一片新天地。
然而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在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只為播放課件而播放,因此,我們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問題,很多老師只是形式化,單純為了應用而應用,往往沒有太多的目的性,導致信息技術應用與教學內容之間可要可不要甚至沒必要的現象。
文章結合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花鐘》這一閱讀教學課的教學內容,就語文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問題進行探析。
一、 情境鋪墊,激發深度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情境鋪墊的作用非同小可,尤其是語文閱讀教學,它對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起到的作用是老師用語言難以替代的,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拓寬了課程信息來源的渠道,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激發高漲的學習熱情。
在《花鐘》這一課的情境鋪墊中,我利用PPT將世界著名的標志性花鐘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瑞士日內瓦花鐘、中國臺灣臺北市花鐘、蕪湖步行街花鐘,最后展示上海市世紀花鐘,邊展示邊讓學生去說,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在課堂上交流。在學生談到上海市世紀花鐘時,我利用信息技術的資源播放了上海市世紀花鐘視頻,自己在播放的過程中用語言介紹花鐘獨特的美景,進而導入新課。借助多媒體強大的視頻、音頻資源,創設情境。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積極的狀態。這就無形中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融入了新課的情境創設里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增加了課堂的活力,為新課的繼續做好了必要的鋪墊。
二、 以學定教,展開深度認識
新課改的最大變化就是改從前的“以教定學”為現在的“以學定教”。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課前預習是師生共同學習之前個體與文本的直接對話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有效實施,能使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梢?,預習在語文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動力。但是,學生預習后掌握的到底怎么樣?傳統的預習,教師得花很大的精力去檢查,這是很不現實的。要想在很快的時間內掌握學生的預習狀況,強大的信息技術可以做到??纯磮探獭痘ㄧ姟窌r,此環節的片段教學設計:
上新課《花鐘》前一天的晚上,學生通過曉黑板軟件上傳了預習情況。
(一)查看學生預習檢測情況
(教師將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截屏,插入課件,邊劃動檢查,邊反饋總結學生答題情況。)昨天你們通過曉黑板軟件上傳了預習情況,先來看看你們的朗讀,嗯,完成得很好,有些同學還得到了6盞燈!再來看看生字詞方面,有些同學掌握不夠好哦。
(二)搶答,檢測生字詞掌握情況
學生通過平板進行搶答和必答。
(三)會讀,挑戰轉盤
①現在請同學們打開平板,練練生字轉盤。同桌之間,你聽我讀,如果他讀對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讀錯了,你就教教他。②你們都讀對了嗎?誰敢上來挑戰?開火車讀。
(四)會認,打地鼠游戲
生字詞不但要會讀,還要會認,下面我們通過打地鼠來檢測你們的掌握情況!游戲結束,學生上前訂正錯別字。
(五)會寫,識寫“醒”
這些生字詞中藏著一個“醒”字,我們一起再來學習學習。觀看視頻,識寫“醒”,學生自己用平板拍照傳屏,集體展示交流。
執教《花鐘》一課過程中,首先利用曉黑板互動平臺,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在曉黑板App上完成朗讀、自學生字新詞、厘清文章脈絡的思維導圖等。平臺自動統計學生完成預習情況,教師一眼就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要根據平臺上的數據調整教學方案,課堂上學生通過平板搶答和必答,再次檢測生字詞掌握情況。讓老師的教有的放矢,讓學生的學有真實的起點。通過平板搶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公平公正選拔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同時快速統計數據,現場檢測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便于教師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反饋的字詞難點,制作成生字轉盤,通過平板再次推送給孩子,同桌互讀,做到人人過關。緊接著通過打地鼠游戲再次檢測自主識字的效果,增強課堂趣味。最后讓學生觀看書法課堂教學軟件,再由學生自己說出容易寫錯的字和難寫的字,使他們更容易記住字形,學生書寫后拍照傳屏,學生點評,讓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筆畫筆順。
總之,充分利用強大的信息技術,通過以上的教學環節,在很快的時間內掌握學生的預習狀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學生生字詞的掌握。簡而言之,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的預習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突破時間、空間的界限,實現課堂內外無縫連接,實現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
三、 合作探究,促進深度理解
“合作探究”是當前學生課堂的一種高效率學習方式,也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但這種方式如果運用的不恰當,只能流于形式,甚至適得其反,學生學得更糟。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實踐和不斷創新小組合作的方式,努力發揮小組合作的真正優質,以便更好地推進新課程改課的不斷深入。而在此過程中,發現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運用得當,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的個性、能力都得以充分發揮與發展。在執教《花鐘》這課,我先播放花視頻,讓孩子們一起走進花的世界,領略花的美麗與神奇。緊接著利用希沃課堂活動讓學生動手修建花鐘。因此,我拋出一個問題:“誰能把這些花,放在這塊鐘表里?老師要考考大家數學學得怎么樣?究竟會不會認鐘?同學們在平板上先練練,待會兒展開男女生對決賽?!睂W生頓時興趣盎然,從而有效地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動手實踐,讓文字與畫面完整融合,解決教學重難點。與此同時,我借助希沃電子白板倒計時功能,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最后,學生在學完課文第一自然段后,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模仿多樣化的句式表達,進行仿寫其他花開放的樣子,寫完之后學生自己用平板拍照傳屏,教師利用隨意抽取評價的功能,集中交流展示,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一起看看在執教《花鐘》一課中運用flash花鐘視頻的具體教學環節:
師:請同學們品讀這段話,邊讀邊想象花開的各種情形,跟伙伴交流:你最喜歡哪種花開的描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多媒體出示句子)
預設(flash花鐘視頻)
師:(凌晨四點,牽?;ù灯鹆俗仙男±?。)牽?;ㄏ裎覀內艘粯?,會吹小喇叭,多可愛呀!作者用吹起紫色的小喇叭,寫出了它開花顏色和形狀的特點,多有趣呀,想讀嗎?凌晨四點的小喇叭,你這么早起來滴滴答地吹,干什么呀?
生: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瞧,你就像一朵綻開笑臉的薔薇!多美??!還有哪一朵薔薇會開得更艷麗?一起讀——
師:你們發現了嗎?薔薇在笑,課文中還有什么花在笑?你讀—
生: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
師:你們知道曇花開放有什么特點嗎?
生:花期短!課文中有個詞——(含笑一現)曇花雖然就這么一現,可是她卻愿意把最美的笑容留給大家。
師:(薔薇綻開笑臉,曇花含笑一現)還有什么花也在笑呢?你讀—
生: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我仿佛看出她們開得很燦爛!
師:我想,你一定見過萬壽菊。真好,現在,所有的男孩都是萬壽菊,請你們欣然怒放吧!
生: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邊說邊做睡覺醒來的動作)
師:你是這樣醒來的,你一定做了一個甜甜的美夢。咱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生:美麗的月光花多像在跳舞呀!
生:白色的花瓣多像小姑娘的紗裙呀!
師:此刻,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美麗的鮮花在我們面前開放,讓我們一邊欣賞一邊美美地讀這些句子吧。播放圖片配樂。
師:同學們,同樣是描寫花兒開了,可是每一句都寫得不一樣,咦!那“凌晨四點,牽?;ù灯鹆俗仙男±取?想想這個句子能改成“凌晨四點,牽?;ㄉl出迷人的香氣”嗎?能不能說成“艷麗的薔薇含笑一現”?為什么?
生:不能!因為牽牛花的香氣很淡,如果改了,就不符合牽?;ǖ奶攸c了。
生:艷麗的薔薇不能“含笑一現”,因為薔薇花的花期比較長!
師:是呀!花兒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姿態,各有各的性情。作者是抓住花的各自特點來寫的,用詞準確,語言優美,避免了表達的單調重復。我們祖國的語言就是這么富于變化,這么豐富!
師:我們也來試試用這樣的方法說一說這些花開放的樣子。請你選一種花,也來寫一寫,什么時間,什么花是怎么開的?(寫好的同學拍照上傳)
……
師:真能干,一個個都簡直成了小詩人了。
本環節通過借助希沃課堂活動“修建花鐘”,利用flash制作花鐘,和孩子們探究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一樣。讓學生欣賞不同的花開放時的千姿百態,進而發現鮮花的奧秘,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同時很好地領悟課文多樣化的句式表達,積累語言。在這樣師生、生生互動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活動,樂于分享交流,進而學以致用,高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教學達到這種高效益,自然是得功于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
總之,通過《花鐘》這一課的教學,我深刻領悟到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所起到的促進作用是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把握時代發展特點,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信息技術手段。我相信,經過語文教師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科學有效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找到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規律的最佳契合點,信息技術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度融合,語文教學一定會發揮更大的效益,學生的語文天地也一定會走到更遠!
參考文獻:
[1]潘玉琪.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小學教學研究,2018(8):72-73.
[2]李曉麗.淺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N].發展導報,2017(26).
作者簡介:林惠芳,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實驗小學南湖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