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雙林 褚亞旭 王繼忠
【摘要】結合地方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多、參與學科競賽范圍廣、學科競賽的管理與信息統計繁瑣等實際情況,構建了“學校組織,學院承辦,立項實施,目標管理”的分類管理模式,優化了校院二級運行機制,最大程度地發揮承辦學院過程管理的職能,不斷提升了學科競賽獲獎數量和質量,助力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完善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學科競賽? 管理模式? 管理現狀? 分類管理
一、引言
學科競賽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有效載體,對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指導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用競賽成果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進高校產學研結合及科技成果轉化,從而造就高素質的創新應用型人才。
本文以北華大學為例,介紹學科競賽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以期為各高校學科競賽的管理提供借鑒意義。
二、學科競賽的管理現狀
當前,各高校較為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少部分高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等職能部門,統籌管理全校的學科競賽等活動。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學科競賽還是由教務處的一個科室兼管,包括組織參賽、經費報銷、獲獎信息統計、教師業績認定等工作。綜合性大學由于專業數量較多,參與學科競賽的面較廣,加之管理人員少,這就造成了學科競賽的管理工作較為繁瑣。另外,隨著創新創業活動形勢不斷多樣化,學科競賽的類別逐年攀升,其中,不乏一些學科競賽以盈利為目的,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科競賽的管理、獲獎成績的認定、學校經費投入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三、對策研究
1.制度建設,加強學科競賽的規范化管理
為了保證大學生學科競賽的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學校修訂了《北華大學大學生學科競賽、科技競賽管理辦法》《北華大學教學工作獎勵辦法》《北華大學學生獎助學金管理辦法》《北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學分積累與置換辦法》等系列文件,從制度方面對教師獎勵、學生獎勵、教師工作業績、學生創新學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說明,激發大學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的主動性、調動廣大教師參與學科競賽指導的積極性。
2.權力下移,積極調動教學單位參與競賽管理的積極性
校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的組織采取“學校組織,學院承辦,立項實施,目標管理”的方式進行。根據各類競賽的主辦單位,將相關競賽交由學校的二級學院負責承辦,例如,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將這項競賽放到有電子商務專業的經濟管理學院承辦,具體包括測算下一年度參加隊伍數量并做好經費預算、組織校內遴選賽、報名參加省賽和國賽、賽后獲獎成績統計等工作。目前,除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幾個競賽由教育部和團中央直管外,其他各級各類的學科競賽都由各專業的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而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也是各高校相關專業的教師組成。這樣,由相關專業的學院組織比賽,便于和組委會人員溝通,并且減輕了學校管理人員的工作量。
3.分類管理,調動教師參與指導學科競賽的積極性
學科競賽獲獎成績與指導教師業績掛鉤是調動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作為學科競賽管理部門,應對不同類別的學科競賽予以甄別,對于不同的學科競賽成績予以區分對待。為此,學校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發布的歷年《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和各學科競賽在行業和社會的影響力為依據,對學校組織參加的學科競賽予以分類管理,充分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具體情況如下:
競賽的級別分為:國家級、省級、校級三類。國家級競賽:指由教育部(其他國家級政府部門)、各類國家級教學指導委員會、一級學會組織的全國性學科競賽、科技競賽,一般由各省組織省級競賽后擇優推薦參加全國范圍的競賽;或者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其他國際學術團體組織的世界性學科競賽、科技競賽。省級競賽:指由省教育廳(其他省級政府部門)或省級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的省內或跨區域的學科競賽、科技競賽。校級競賽:以學校職能部門組織并行文公布的全校性學科競賽、科技競賽。由于各類別競賽主辦單位、規模、性質不同,對于競賽沒有參賽名額限制或未經省級選拔賽直接參加全國性賽事,一般認定為省級競賽。
參加省級以上學科競賽分為A、B、C三類。A類競賽指由教育部和團中央主辦的綜合性競賽,包括“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設計〖HJ1.1mm〗競賽等;B類競賽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各類團體性競賽,包括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C類競賽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各類競賽,此類競賽多為單項競賽或未經遴選的競賽,參賽作品數量沒有名額限制。包括航空模型競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類競賽級別根據競賽規模及重要性適當調整,新增加競賽由教務處組織專家認定具體類別。參加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指導教師,業績成果申報時,一種類別的競賽每年申報不得超過3項,獲獎數量多于3項時,可選擇最高獎項申報。同一作品省級競賽獲獎后,推薦參加國家級評選,競賽期間一般不允許更換指導教師,獲獎級別按照最高獎項給予認定。
4.明確職責,提高學科競賽管理水平
競賽有關具體事宜由教務處和團委共同負責。其中,團委負責共青團中央、共青團省委等主辦的學科競賽;教務處負責教育部、教育廳等上級主管部門及各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學科競賽。
由于學校是綜合性大學,涉及專業多,參與的各類學科競賽的類別也多,為了使學科競賽運行過程中更加順暢、高效,在學?,F有學科競賽運行機制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各單位的職責,教務處和團委作為管理部門,統籌規劃每年參賽規模;經費的預算、審批、下撥、監督;協調承辦單位與其他參賽單位的關系;做好競賽獲獎學生及指導教師的表彰獎勵等工作。
各個教學單位作為承辦單位,負責擬定各類競賽的具體實施方案。按照競賽組委會的統一要求,賽前做好競賽活動的宣傳、動員和報名工作;賽中做好競賽活動的日常管理和培訓工作;賽后做好獲獎統計、競賽經費報銷和賽事總結工作。承辦賽事的教學單位分管領導負責相關競賽經費預算及日常開支的審核,并確定競賽參賽規模。
四、實踐效果
在學校采用這樣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后,大大減輕了管理部門的工作量,充分發揮了教學單位的主動性。學生近5年在國家和省級各類大學生競賽中共獲獎勵3173項(見表1),呈逐年遞增趨勢,各別賽事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TP賈雙林.tif,BP〗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歷年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中,排名逐年遞進。其中,2017年發布的《2012-2016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本科)TOP300》中排名163,2018年發布《2013-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本科)TOP300》中排名155,2019年發布的《2014-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本科)TOP300》中排名149。
學校先后承辦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吉林省級賽、第五屆全國高校物聯網應用創新大賽東北賽區決賽、第十二屆吉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第四屆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吉林站)、2018年吉林省首屆冰雪創意大賽等國家級、省級賽事,不斷提升了學校知名度。
五、結束語
學校在學科競賽的管理上構建學科競賽分類管理模式,優化了學科競賽運行機制,進一步明確各級管理職責,有效激發了師生參與程度。最大限度地發揮承辦學院過程管理的職能,逐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院二級管理和運行,促使學校學科競賽的獲獎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
參考文獻:
[1]沈秀,眭榮方,曾德偉.地方高校學科競賽管理體系的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11):186.
[2]侯建華.大學生學科競賽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19.
[3]陸國棟,陳臨強,何欽銘,顏暉.高校學科競賽評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18,(2):63.
[4]朱琦.高校學科競賽組織管理模式研究——以J大學S學院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8,(30):135.
[5]趙春魚.高校學科競賽:現狀、問題與治理優化——基于2012-2016年本科院校學科競賽評估的數據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8,(2):69.
[6]嚴軍,易海志.基于地方高校的學科競賽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以湖北理工學院為例[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2017,(37):99.
[7]鄒小林.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學科競賽分級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18,(39):26.
[8]李世佼,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9):119.
[9]劉艷,孟威.大學生創新實踐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1):166.
[10]趙玉成,楊衛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下的高等教育應對[J].教育教學論壇,2016,(5):66.
項目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地方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發展適配性問題研究,JJKH20180389SK);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教師發展專項課題(綜合性大學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SFZ2018013);北華大學重點教研課題(地方綜合性大學學科競賽活動管理模式研究與實踐,XJZD201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