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曲宗
摘要:在新課標改革和素質教育深入推廣的教學背景下,要求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以便于全力培養初中生的科學探究精神以及提高他們的物理綜合素養。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他們的自主意識和積極創新精神必然能得到提高,以此來實現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性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性學習;應用策略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遵循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的原則,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具體情況,引導和鼓勵他們在課堂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便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并且在活動參與過程中,要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善于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最終實現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
一、營造探究式教學氛圍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大量知識理論,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較高的成效,但很容易會被忘記,因此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如果能有效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教師在活動中充分發揮指導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取知識和理論的話,就能改變和沖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障礙,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等得到提升,最終營造良好的探究式氛圍。這樣的教學相對生動活潑,學生能夠在課堂自由發散自己的想象和展示能力,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積極有效。如果不能成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一方面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則不利于實現教學目標。由此可見,教師必須不斷從實踐中探索,一步一步找到積極創設探究式教學情境的方式,以便于為他們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的思維能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此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思考能力的效率都會更高。比如在學習《串聯和并聯》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每一組4個人左右,每組選出一位組長,其職能主要是領取實驗材料,避免過于擁擠的現象出現。然后讓小組成員按照步驟將一些構建串聯或者并聯起來,在這個活動中,他們不可必免進行交流和溝通,就會發現許多問題,然后向老師求助。這種探究合作式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合作能力、營造了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氛圍,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二、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將現成的科學結論給學生,這主要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這種教學方式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學生雖然知道這種結論,但是卻不知道結論的來源以及該如何運用。或者將結論告訴同學們,然后讓同學們運用相關方法進行論證,就相當于假命題,因為這已經是結論,又要人們來證實這一結論,完全沒有神秘感和探究的必要。非常不利于發展和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和相關能力,甚至有可能會讓他們對物理這一學科失去興趣。而新課程標準就要求教師采用探究式學習模式來改變這一現狀,在課堂活動中,不應該讓學生圍著教師轉,而應該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形式。始終把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大大調動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發展主動精神,保證他們能通過親自體驗獲得更多知識。與此同時,不要忘記師生之間充分互動,可以采用語言或者肢體語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兩者之間的積極溝通增強學生大膽設想、大膽質疑和大膽發言的意識,以此提高其各方面能力。
三、采用物理實驗教學手段,提高初中生的研究探索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比較強的科目,實驗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很多知識理論的理解、掌握和證實都要借助實驗這一載體。通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物理實驗中去,是保證他們能進行探究式學習、有效獲取更多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必須深入了解物理實驗操作活動的相關要求,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主參與并親自體驗,以便于提高其研究探索能力。比如在學習物理《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材加入這一內容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測量電功率的公式,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通過采用實驗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讓他們真正掌握測量電功率的本質,要創造的已知量有哪些。在實驗操作中,他們的大腦迅速活躍起來,大大加快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對物理這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強的科目產生了喜愛之情。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更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進而保證每個人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為實現物理課程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使得同學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并與其他同學、教材以及教師進行充分交流和溝通,最終使自己獲得了突破和提升。這種教學模式貫徹了新課標所提倡的教育教學方針、使新課標教學目標的實現更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并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創新性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