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海
(哈爾濱華德學院,哈爾濱 150025)
自教育部《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發布以來,各普通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陸續開設了創新創業類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師資是高等教育中最為關鍵的條件與資源,人員充足、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是高校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證。與公辦學校相比,民辦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既有辦學機制靈活、人才培養目標與雙創教育目標匹配的優勢[1],也存在著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總量不足,年齡、學歷、職稱、知識能力兩級化,隊伍不穩定等問題[2]。
數據顯示,黑龍江省民辦高校全部有人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18所民辦高校中,14所高校配備有專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合計66人;13所民辦高校配備有兼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合計62人。10所高校同時配備了專、兼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4所高校只有專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3所高校只有兼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1所高校專、兼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數量均為0,但其配備有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和創新創業導師。所有民辦高校均未出現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創新創業課程教師、校內創新創業導師三支隊伍人員均為0的情況。由此可見,黑龍江省民辦高校全部啟動了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調研結果表明,黑龍江省民辦院校間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較為嚴重的不平衡現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進展較快的學校,配備有數量合理的專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和數量充足的專職或專兼職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師,根據學校自身情況聘任了一批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較弱的學校則表現出三支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隊伍中的人員配備存在缺項、只有兼職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或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三支隊伍間的人員存在大面積交叉等現象,總體顯示為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人員數量不足,如個別學校只有1名兼職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人員,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和創新創業導師的數量均為0。
根據調研結果,黑龍江省的18所民辦高校共有174名專、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包括13所高校的70名專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和11所高校的104名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其中兩所高校的專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超過15人,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最多的3所高校分別為36人、20人和16人;5所高校沒有創新創業專職課程教師,1所高校只有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4所高校既沒有專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也沒有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
根據教育部要求,創新創業課程是必須面向全體在校學生開設的課程。要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課程教師。雖然每所高校依據自身的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和辦學階段選擇了不同的創新創業課程開設方式,但僅幾名教師要完成全校數千名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也表現出明顯的數量不足。如:選擇網絡教學的方式完成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需要創新創業課程教師進行網絡課程的組織和答疑等工作;選擇實踐方式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需要創新創業課程教師進行網絡課程的組織和指導。由此可見,部分黑龍江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師數量不足,特別是既沒有專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也沒有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的4所高校,其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和教學質量必然受到影響。
18所民辦高校的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合計372人,其中校內創新創業導師285人,校外創新創業導師87人。校內創新創業導師數量最多的兩所高校分別為104人和73人,3所高校的校內創新創業導師數量在10~50人之間,其余高校有校內創新創業導師但數量少于10人,兩所高校校內創新創業導師數量為0。除兩所高校的校外創新創業導師數量分別為20人、13人外,其余16所高校的校外創新創業導師均少于10人,其中5所高校沒有校外創新創業導師。
總體來看,黑龍江省民辦高校中,創新創業導師數量達到10人的高校6所;達到20人(含20人)的高校5所;達到50人的高校2所;達到100人的高校1所,1所高校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數量均為0,絕大部分高校的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人數在20人以下。絕大多數高校的專業教師都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文化素養,符合校內創新創業導師聘任條件。而多數民辦高校都將自己定位成應用型高校,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一定數量的企業管理者、行業專家和創業成功人士,擁有聘任校外創新創業導師的優勢與資源。而從18所高校數量眾多的專、兼職教師和廣泛的企業家、行業專家、創業成功人士中僅僅聘任了285名校內創新創業導師和87名校外創新創業導師來看,總體上數量偏少。黑龍江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基本情況,見表1。
雖然18所民辦高校都已啟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但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發現,部分民辦高校存在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的問題。相當一部分民辦高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管理人員主要是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創新創業課程教師的工作是完成教學任務,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的工作則是開展講座和指導競賽。由于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這些民辦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上往往缺少發展規劃,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人員組成也不是學校內部進行深入挖潛和外部優選的結果,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下一步建設既沒有現有人員的提高計劃,也沒有人員組成上的補充方案。
而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的結果,一方面是缺少專職的創新創業管理人員和專職創新創業教師,無法做到專職專責;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學校沒有專門的教研室將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包括專兼職教師)整合成一個整體。可以說,這些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只停留在表面階段。
雖然全省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已經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各民辦高校均沒有形成實質上創新創業課程團隊。具體表現為:一是部分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師總體數量不足;二是部分高校現有創新創業課程教師以兼職教師居多;三是部分高校創新創業教研室建設不到位。
創新創業課程教師總數過少,既不利于團隊教學氛圍的形成,同時每位教師承擔課程過多,相互之間難以協調配合。而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都有自己原有的崗位并以其職責為主,其工作重心難以放在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上。創新創業教研室是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活動組織的平臺,沒有這個平臺,任課教師間的溝通交流就缺少了一個有效載體,也缺少了課程團隊形成的基礎。由此可見,各民辦高校大多是形式上安排了創新創業課程教師來完成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任務,而在實質上沒有形成創新創業課程團隊。
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部分民辦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人員、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創新創業導師三個指標間的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在調研過程中也發現,部分民辦高校的教育管理人員、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創新創業導師之間的人員存在重復,對從事創新創業工作的人員不僅難以區分其教師、導師、管理人員的身份,甚至難以確定其教學崗或管理崗的崗位性質。這不僅是民辦高校對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管理混亂的具體表現,也必將帶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人員業績考核、職稱評聘、職務晉升過程中的一系列后續問題。
全省各民辦高校要進一步學習貫徹《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充分認識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對新時代高校和新時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落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一把手工程,把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
首先,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崗位進行定崗、定編、定責,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人員、專、兼職創新創業課程教師、校內、外創新創業導師的崗位職責和管理要求,明確從事創新創業工作教育人員的崗位職責、業績考核辦法、獎懲機制、職務、職稱晉升通道,建立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管理制度。其次,加強創新創業教研室建設,既發揮教研室在創新創業課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業務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也使創新創業課程教師有一個相互溝通、交流的載體,增加其團隊感和歸屬感。
黑龍江省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部分高校發展較好,部分高校發展稍慢。建立高校間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師資的交流機制,可以發揮優勢高校的傳幫帶作用,通過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促進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師資隊伍的共同發展。
目前,黑龍江省已經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民辦教育專項分指導委員會”這一民辦高校的創新創業工作平臺。下一步可以繼續發揮好平臺的作用,通過平臺開展校際師資交流,組織全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師資培訓或論壇,舉辦相關競賽等方式加強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師資隊伍的交流,從而推動黑龍江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