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體夏
【內容摘要】微課是一種依托于網絡環境而產生的教學媒體。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拓展歷史知識的學習時間與空間,促進學生更深入的探究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對微課教學的作用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微課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 微課? 作用? 應用策略
微課短小精悍,比較適合利用移動終端展開隨時隨地的學習,也更符合學生追求個性化、深度化的學習需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情設計微課課件,讓學生在家中也能結合微課的內容展開自主學習和探究。這樣能促使微課資源和課堂學習的內容形成互補,促使學生將各種歷史知識點串聯成線,進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的時長較短,一般在6分鐘左右。而初中學生有意注意時間較短,6分鐘左右的視頻可以更好的促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微課是集文字、圖片、視頻于一體的教學媒體,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動態的畫面與生活化的視頻,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在微課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可以更直觀的觀看理解知識,更深入的理解與掌握知識。
2.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微課教學的主題特別集中,比較單一。正因為如此,可以更好的體現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教師集中對某一知識點或者知識的易混點進行教學,因為內容短小,時間集中,主題單一,所以學生根據自身知識的缺漏點進行觀看學習時,可以更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
微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重點與難點,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微課對歷史知識進行對比、延伸與拓展。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需要,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庫等渠道搜集相關微課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更好理清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提高歷史綜合能力。
二、微課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追溯史實,借“微”激趣
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橋梁,所以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促使他們激發學習興趣。然而不少學生認為歷史資料過于枯燥難懂,缺乏閱讀興趣,所以也失去了探究欲望。利用微課課件能更形象生動地展現各種歷史資料,用圖片、實物照片、視頻資料等方法多元化地呈現史實,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得到激發。
在學習“明朝的統治”時,探究明朝為了強化皇權統治采取了哪些措施,這是學習的重點之一,但是若直接引導學生探究,則他們的興趣不大,此時設置微課課件,在其中展示《新龍門客棧》中的片段,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開廠衛機構的神秘面紗,了解東廠、西廠和錦衣衛的職權范圍分別是什么,思考明朝為何要設立這樣的機構,再探究明朝為了強化皇權還采取了哪些措施。這樣的學習就更為生動有趣,能一下子吸引學生關注的目光,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展開分析。如有學生在探究中發現,朱元璋認為元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地方分走了中央的權利,朝廷中的大臣權利太大,所以他為了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就采用了各種措施,逐步強化皇權。廠衛機構就是朱元璋用來充當皇帝耳目的機構,除此之外,朱元璋還設定了很多其他的策略,比如他廢除了宰相制度和中書省,六部的官員直接向皇帝負責,這樣就將原本屬于一個人的權利分散到了各個不同的地方,皇權的力量自然就加強了。
此時教師還要結合各種史料提出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促使他們主動探究隱藏在歷史背后的各種問題。
利用微課課件能更生動形象地呈現各種史料,促使學生走入歷史視野中,嘗試提出追問,試著自主解答各種歷史問題。此時教師要組織學生在課后圍繞微課展開自主搜索和分析,提交小論文,試著展現自己的探究發現,這樣就能更好地拉近學生和歷史知識之間的距離。
2.縱橫比較,聚“微”解難
不少學生單純地認為歷史學習就是了解史實,但是殊不知掌握學習和分析歷史的方法才是歷史學習的真正重點。在微課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綜合比較的方法嘗試解決歷史問題,并總結出學習方法,這樣能促使學生聚焦微課的內容答疑解難,從而提高歷史素養。在微課中教師要從縱向、橫向兩個角度入手,展現各種和問題有關的史料,這樣就能讓學生意識到分析歷史問題不能單單閱讀某一階段的史料,而應該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這樣才能讓認識更為清晰。
在學習“明朝的統治”的時候,了解八股取士制度的方式和其弊端,了解它和皇權制度的加強有什么關系,這是一個學習的重點。為了讓學生找到探究的方法,教師在微課課件中展現了八股制度的起源和發展,從隋朝設立科舉制度開始,一步步展現其發展和變化,最后還展現了清朝科舉制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科舉制度為何會逐步發展,最后變成禁錮人們思想的桎梏。這樣的微課課件不僅生動地展現了八股制度的發展變化,而且還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運用縱向對比的方式進行分析。學生在課件的引導下了解了分析的方法,他們嘗試搜索,找到了不同朝代科舉制度的具體方法,發現到了明朝的時候,八股制度的目的已經完全變成了為皇帝選拔人才,其所選出的人才都是聽命于皇權的。這樣就造成大量有個性的社會精英無法進入到管理層,明朝的統治因此而存在嚴重的問題。
在展開縱橫比較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要將歷史看成是一個統一體展開分析,而不能將其割裂開來。微課的使用則促使學生更快速、清晰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和單純地講授灌輸相比,這種方法更為形象,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掌握分析歷史的方法。
3.拓展延伸,知“微”見著
在歷史教學中要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就要連通課堂內外,促使學生在課后也展開自主閱讀和歷史分析活動。然而不少學生卻不知道在課后需要繼續探究哪些問題,利用微課課件就能將探究的重點展示出來,學生就能明確探究的方向。此外,在微課課件中還可以拋磚引玉地提供一些探究的具體方法,這樣也能為學生的繼續分析提供輔助指導。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的拓展學習有了明確的指向性,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也能逐步發展。
在“明朝的統治”中學生初步了解了朱元璋其人,但是他們還沒有學會如何用客觀辯證的方法分析歷史人物。在微課課件中就要拓展延伸,促使學生掌握這方面的能力。在微課中給學生展示各種和朱元璋有關的史料,并按照“好事”和“壞事”進行分類,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有人認為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是一個大英雄,而且他興修水利、減免賦稅,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執政期間殺死了很多人。那么,你是如何評價朱元璋的呢?”這個問題促使學生結合微課課件進行一分為二的辯證分析,既看到朱元璋在歷史上的功績,同時也看到他身上存在的諸多問題。這樣學生便學會了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歷史人物。
微課課件篇幅雖然短,但是聚焦性卻很強,能將各種重要問題突出展現出來,并促使學生認識到繼續探究的“點”在哪里。在后續學習中,學生就能從“點”拓展到“線”,最后形成“面”,能更全面地提升歷史學習能力。
結語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發展,用信息技術輔助展開教學已經成為了常態,在諸多教學資源中,微課資源由于短小精悍、有聲有色,所以具有更大的優勢。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微課展開輔助教學,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系列微課課件,這樣能促使學生突破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進而更主動地展開個性化的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1] 金陵. 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 繆亮、袁長征. 讓課堂更精彩!精通微課設計與制作[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