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為在高等教育階段有效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歌曲彈唱技能,解決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存在的學生積極性不高、課程實踐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文章結合幼兒歌曲彈唱的基本概念、教學現狀,對如何在高校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幼兒歌曲彈唱技能展開研究,使學生在熟練掌握幼兒歌曲演唱、鋼琴伴奏技能后,更好助力幼兒教育事業發展。
關鍵詞:幼兒;歌曲彈唱;學前教育;教學實踐
注:本文系荊楚理工學院2019年度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立項課題“混合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藝術課程中整合模式研究”(JX2019-04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幼兒歌曲彈唱是幼兒教師必備素養,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核心內容。但是為確保該專業學生對幼兒歌曲彈唱技能的掌握,教師還需改進原有教學方式,應用情境設計、問題引導、課堂模擬等方式,使學生更為系統地學習該技能,有效將其應用在幼兒教育實踐活動中。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歌曲彈唱的
基本概念
高等教育階段,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技能、知識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在于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幼兒歌曲彈唱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教學期間應掌握的技能,該項技能在學生崗位實踐中可輔助幼兒藝術教學、音樂教學、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給予幼兒更豐富、更有趣味性的課堂體驗[1]。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幼兒歌曲彈唱被劃分于音樂教學中,與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同屬于音樂教學中的核心內容。
幼兒歌曲彈唱作為學前教育專業重要的教學內容,其教學質量關系著學生在崗位實踐、模擬課堂中的基本表現,及其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對該技能的應用效果。因此,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幼兒歌曲彈唱技能,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其工作適應能力意義重大。學生只有熟練掌握幼兒歌曲彈唱技能,才能在工作中通過幼兒教學設計為幼兒展示音樂魅力,使其在歌曲節奏帶動下快速融入課堂情境中,激發幼兒學習主動性。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彈唱教學
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音樂基礎水平不一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基礎水平不一,多數學生音樂功底較差,甚至從未接觸過鋼琴彈唱。教師所面對的學生多為零基礎學生,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在為學生講解鋼琴、聲樂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鍛煉學生歌唱、鋼琴彈奏技能[2]。然而由于音樂水平較低,在歌曲彈唱教學中,學生面臨較多的音樂基礎理論、鋼琴樂理知識時,會出現排斥、主動性不高的情況,最終導致幼兒歌曲彈唱教學質量不佳,學生無法通過課程教學實踐掌握音樂感知、演唱能力以及鋼琴彈奏、歌曲即興伴奏技能。
(二)課程實踐方法不完善
高校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其課程體系通常由幼兒歌曲彈唱、鋼琴即興伴奏組成,且課程類型均屬于實踐結合理論的綜合課程。幼兒歌曲彈唱課程中實踐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幼兒歌曲彈唱技能,并將其應用在幼兒教學設計中。但受課時、高校教育基礎設施、教師教學理念的限制,在幼兒歌曲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根據該課程設置目標,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熟悉幼兒歌曲演唱、鋼琴伴奏方法,且學生課后練習頻次不足,對幼兒歌曲彈唱技能掌握程度較淺,無法滿足幼兒教育對教師歌曲演唱能力的基本要求[3]。
三、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幼兒歌曲演唱
教學實踐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重視技能實踐
幼兒歌曲彈唱教學屬于實踐性技能,針對教學中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教師需要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結合幼兒教育中幼兒歌曲彈唱的具體實踐場景,加大學生技能實踐力度,使學生在理論學習、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將其有效滲透在幼兒教育活動中。一方面,教師應在幼兒歌曲彈唱技能培養中,聯系歌曲情境,運用多媒體設備,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歌曲感知中完成彈唱。另一方面,教師可鼓勵學生將情境、幼兒歌曲彈唱相融合,優化幼兒教學活動設計,為幼兒提供更為豐富、形象化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正確感知幼兒歌曲彈唱技能學習價值[4]。
例如在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進行聲樂練習時,教師可使用微課視頻,呈現不同風格的歌曲演唱場景,讓學生觀看視頻,嘗試分析歌唱家們的唱歌姿勢、呼吸方式。正式導入環節,教師通過示范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練習腹式呼吸法、音階演唱、共鳴音。學生初步掌握聲樂技巧后,教師設計模擬課堂,請學生假設自己已經成為幼兒教師,用學到的聲樂知識演唱幼兒歌曲,嘗試為幼兒講解歌曲演唱中的技巧,并從知識的“活學活用”中,熟練掌握幼兒歌曲演唱技能,保障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質量。
(二)豐富教學內容,指導技能運用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為保障幼兒歌曲彈唱教學質量,教師應在課程實踐方法的完善中,豐富教學內容,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該技能。具體來說,幼兒歌曲彈唱技能應用的目的是培養幼兒歌唱技能,使其初步掌握歌唱技巧、領悟歌曲意境。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幼兒歌曲彈唱技能時,應基于學生學習該技能的目的,調整實際教學內容,重視學生對聲樂基礎練習、彈唱節奏控制等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可運用幼兒彈唱技能完成幼兒藝術活動、音樂活動的歌曲彈唱任務[5]。
例如幼兒歌曲彈唱的具體應用場景,通常為幼兒教育中的藝術活動、音樂活動或者游戲活動,且幼兒歌曲彈唱的作用是輔助教學,讓幼兒主動學習。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可運用《小星星》《拔蘿卜》《字母歌》中歌曲演唱、伴奏的要求,針對性地為學生講授幼兒歌曲彈唱技巧,提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除此之外,針對音樂基礎水平不一,教學難度大的問題,教師應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具體情況,采用個性化教學服務,合理調控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目標、教學進度,從而避免學生因學習難度大而產生畏難心理,影響學生對技能學習、技能運用的積極性。
(三)拓展教學范圍,督促技能練習
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實習階段產生的實際問題,不斷拓展教學范圍,并聯系學生技能運用場景,督促學生完成技能練習[6]。具體來說,學生在教育實習過程中,通常會將幼兒歌曲彈唱融入幼兒教育活動中,但幼兒身心發展、認知經驗尚未成熟,要求幼兒教師在具體教學設計中,將游戲、故事加入幼兒歌曲彈唱中。為此,在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教師應在為學生講授聲樂知識、鋼琴伴奏技能、歌曲演唱技巧的同時,引導學生改編歌曲,用故事、游戲形式引出或呈現幼兒歌曲彈奏,激發幼兒參與興趣,保障幼兒教育質量,發揮幼兒歌曲彈唱技能的實踐價值。
例如學生在教育實習中設計的中班音樂教學活動“過新年”,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用鋼琴彈奏的方式模擬歌曲故事中的聲音,吸引幼兒注意力,同時在歌曲彈唱過程中,運用鞭炮、燈籠等圖片,創設故事情境,讓幼兒深入感知歌曲內容。幼兒在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可緊跟幼兒教師節奏,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學生技能培養水平影響著高校人才培養效果。幼兒歌曲彈唱屬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掌握的基礎性技能,對學生后期教學實踐、教學設計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高校應在音樂教學中持續優化幼兒歌曲彈唱培養模式,采用“理論+實踐”的教學手段,同時結合學生工作環境、職業素養,豐富幼兒歌曲彈唱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培養應用型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魏鸝嬈.要提升高校音樂師范生彈唱技能的實踐探究[J].音樂創作,2018(7):165-166.
[2]孟慶艷.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提升路徑探討[J].教育評論,2018(10):171-172.
[3]王秀娟.學前教育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方法探究[J].家長,2019(36):149.
[4]屈陶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如何提高幼兒歌曲彈唱能力[J].北方音樂,2018(7):156-157.
[5]李雨陽.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彈唱及鋼琴伴奏的教學初探[J].新作文(教研),2018(10):267-268.
[6]王娜.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培養[J].學園,2018(1):18-20.
作者單位:
荊楚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