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我國各大高校比較注重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尤其是針對藝術類院校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對舞蹈專業方面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強化實踐教育工作,提高學生自身的實踐素質和實踐能力。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需要聯系課程教學工作,不能夠獨立于課程教學存在。藝術實踐活動具有重大價值和重要意義,要求舞蹈專業教育人士廣泛關注。文章主要是關于高校舞蹈專業開展藝術實踐教育的研究。
關鍵詞:高校;舞蹈專業;藝術實踐教育
注:本文系山西大學商務學院2019年度科研基金計劃重點項目“音樂舞蹈藝術實踐與研究方法創新”(ZD2019006)研究成果。
通過加強藝術實踐工作,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在舞蹈專業藝術實踐的過程當中,要充分意識到藝術實踐應當被作為教學大綱以及教學計劃當中的重點內容,并且要明確其課時設置以及學分設置工作。針對藝術實踐教育方面進行合理科學的課程設置,有利于形成相對完備以及科學化的教學體系。但是,目前在舞蹈專業開展藝術實踐教學工作過程當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之處。
一、高校舞蹈專業開展藝術實踐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安排缺乏秩序
在當前實施藝術實踐課程的過程當中,課程安排缺乏秩序,沒有針對藝術實踐課程方面內容進行明確、合理、科學的規定。實施藝術實踐活動的過程當中,依然會受到相關專業要求制約和限制,這勢必會對藝術實踐課程開展的實施效果和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比如,某些專業成績良好的學生,本身就具備了相對理想化的藝術實踐活動能力。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過程當中具備較強主動性、積極性,同時也具備充分熱情和濃厚興趣。但是,對于一些成績偏差或者是成績一般的學生而言,則沒有過多機會參與到藝術實踐活動當中來,藝術實踐能力也難以得到提高,對于這一部分學生需要高度重視。另外,藝術實踐課程內容設計方面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沒有嚴格按照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進行科學有效安排,導致藝術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呈現任意設置課程的不良現象。藝術實踐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特點,主要包括校際比賽、畢業匯報、采風活動等等,大部分實踐形式沒有進行嚴格區別。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容易導致大量學生對于舞蹈藝術實踐課程缺乏清晰和明確的認知。除此之外,藝術實踐課程在課程目標設置方面呈現短期性的特點。很多高校通常都是集中性開展相關實踐活動,集中性實踐活動往往只是針對高年級學生而開展,導致了大量低年級學生缺乏較強的實踐意識[1]。
(二)實踐教育缺乏指導
對于目前的高校來講,專業課程主要涉及專業技能課程及專業理論課程。目前各大高校課程安排類似,專業技能課程以及專業理論課程高校都已經安排了有關人士加以負責,但是對于舞蹈藝術實踐類課程缺乏較大的關注,該類課程往往只是集中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開展。在某些高校當中,藝術實踐教學活動甚至淪為走形式,部分教師對待學生往往任其自由發展,導致藝術實踐教學活動效果難以得到凸顯,不實踐和實踐兩者之間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很多學生在經過實踐之后還受到了社會不良風氣和不良環境的重大影響,導致意識方面的缺陷和問題,片面盲目地認為接受學校教育并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無法融入社會環境當中,甚至還會對學校教育產生抵觸心理。其實從根本上來講,學校所傳授課程通常都是涉及大量基礎性內容和理論,重點是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但是很多學生對此并不理解和重視,這樣的情況之下,勢必會對于學生今后順利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和阻礙[2]。
二、加強藝術實踐教育對策
(一)制訂實踐教學計劃
在當前,為了切實地保障舞蹈專業藝術實踐教育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制訂出有效以及合理的藝術實踐教學計劃。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當中,要保障教學計劃的完善性和成熟。對于當前高校舞蹈專業來講,其本身具有獨特性,和其他學科存在著較大區別。首先,高校舞蹈專業教學應結合專業特點,兼顧方向性和實踐性。比如,在舞蹈專業當中專業性主要體現在要注重理論性教育,各專業之間也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關系。教育人士要能夠發現各大專業之間共性,切實保障在開展舞蹈藝術實踐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制訂出的教學計劃符合綜合性原則,不能夠只是對學生進行理論性教育工作,還需要將理論和實際表演融合起來,同時,也不能夠只是注重表演實踐,而是需要結合理論性的知識。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也可以通過實踐來反思理論和驗證理論,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得到綜合化以及全方位發展。其次,在舞蹈專業藝術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制訂的教學計劃也需要和各年級特點融合起來。比如教師針對各年級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當中,應當切實保障所制訂出來教學計劃具備有效性和針對性,要符合各大年級學生心理特點以及認知特點。最后,對于任何專業而言,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往往都是要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逐步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就需要在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充分理解和把握這一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并且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專業素養進行梳理,這樣才能夠為學生以后走向社會奠定堅實基礎[3]。
(二)拓展藝術實踐途徑
在當前開展藝術實踐教育過程當中,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拓展和規范,應當切實保障藝術實踐活動更加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其實,在藝術實踐教育的過程當中,通過很多的途徑和方式都可以讓其順利發展。首先,在高等院校當中,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對文藝表演以及地方性專業建設進行充分的關注,并且需要抓住實踐的機會。其次,對于當前的學生而言,還可以通過匯報展演以及專業創作等方式開展藝術實踐工作。最后,引導學生做好民間采風工作,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觀民間藝術展覽,充分地做好民俗文化的調研工作,讓學生進入社會,增強其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專業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和培養,讓學生可以更好適應社會環境和社會發展,提高學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4]。
(三)完善激勵評價機制
目前需要針對藝術實踐教育的激勵評價機制進一步加以完善,其中主要是切實做好下列兩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在目前藝術實踐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建立健全激勵獎懲制度,要根據學生實踐課程成績進行量化,切實將學分和藝術實踐能力結合起來,在成績考核過程當中充分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實踐的重要價值和重要意義[5]。其次,要在目前藝術實踐教學過程當中,切實加強教學指導工作。當前,學生要針對藝術實踐活動做好自我測評工作。教師對于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各個方面都需要進行綜合化的評價,其中主要包括對于藝術實踐活動數量、行為、表現、態度以及能力等各方面實施必要的量化,并且要將測評的結果作為學生最終學習成績重要的一個部分。采取公正化、公平化、公開化的評價機制,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舞蹈專業藝術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
綜上所述,在當前舞蹈專業藝術實踐教育的過程當中,需要培養學生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藝術實踐意識,這是當前高校舞蹈專業教育重要的使命。教育工作人員需要轉變傳統思想觀念,要對藝術實踐活動進行重新定位,同時,要進一步強化藝術實踐指導工作。對于當前高校來講,要明確藝術實踐的重要價值和重要意義,具備正確合理指導思想,同時制定科學政策,切實提高藝術實踐課程質量和效果,保障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拓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妍.從大學生藝術展演看普通高校舞蹈專業教育改革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99):255-256.
[2]趙靜.藝術教育視角下舞蹈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研究[J].藝術教育,2019(1):96-97.
[3]吳東方,黃玉舫,徐雪霞,等.體育院校體育藝術專業辦學實踐與思考:以武漢體育學院體育藝術專業體育舞蹈方向為觀察點[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8(8):62-67.
[4]趙蓉.社會藝術實踐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8(5):186.
[5]孫瑜浛.藝術類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建設[J].大眾文藝,2017(21):208-209.
作者簡介:
任晶晶,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