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麗
【內容摘要】進入到高中階段進行英語學習時,會出現部分學困生,為使班級整體英語水平提升,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此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水平。本文將集中圍繞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如何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實施的鼓勵方法展開討論,并以優化分組、講究策略以及建立合理多元化評價體系為發展方向,為高中英語課堂提升學困生英語學習效率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學困生;合作學習英語;有效性
高中是學生學業壓力最大也是最特殊的一個學習階段,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往往很難勝任高中快節奏、大壓力的教學,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勇于探索積極創新,以更加高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尤其針對偏科嚴重的學困生,教師應該著重注意學困生的心理需求,把握好其心理動向,重點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以提高班級整體成績。
一丶英語學科的性質特點與高中生的階段特征
教育學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自身所教學科性質特點,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1.英語學科的性質特點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其本身是在學生原先熟悉的語法體系上新建一套完全與之獨立的新語法體系,因此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科的性質特點,將英語教學與漢語語法的異同挪列出來,幫助學生對比學習,實現知識遷移轉化,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英語作為一門新語言教學,其本身的發音、詞匯、句型、語法均需要大量的記憶與背誦,課業壓力較大,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減壓方式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教學重點。
2.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
高中的高壓學習環境與大容量的知識要求使得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時產生一定的心理變化,尤其會產生十分明顯的自我意識,甚至產生一定的厭學心理,抵觸某一學科的學習,從而導致學生出現跛腳學科,造成學困現象。如果學困現象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就會使學生逐漸喪失對該科目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到今后對該科目的學習。
許多教師在對自我意識較為明顯的學困生進行指導時,常常苦惱于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為此,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創新型教學方法,讓學困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同時在合作學習中逐漸調整自我意識,有助于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二、依據學習個性差異,合理構建英語學習小組
范曉紅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一文中指出高中階段學生在學習英語遇到困難,多數由于自信心不足、性格孤僻叛逆等導致的,上述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學生正常的進行英語學習,長此以往使學生愈發的抵觸學習英語,在課堂教學中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1]。尤其是在進行英語對話過程中,多數學困生無法完成教師的對話要求,而且在學習時不能將注意力集中的課堂上,致使學生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高中英語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還要轉變教學理念,多與學困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交流和互動,并以鼓勵的心態對待學困生,讓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肖銳在《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思考與探索》一文中指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以主導者的身份出現,學生在被動的狀態下接受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忽視學生的差異性特點,未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主動學習能力等,嚴重限制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2]。
英語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差異性特點,特別是對學困生的研究,教師應為這類學生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同時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困生在小組中感受學習英語知識的樂趣,同時對學困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做出相應的鼓勵,如物質獎勵等,讓學困生體會到教師給予他們的重視,由此極大的激發出學困生的學習潛力,使學生可以有效掌握英語基礎知識,以此逐漸提升英語水平。教師在為學困生分組時,一般每個小組內人數設定在4~6人,以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讓學困生在小組內可以得到學習和鍛煉的空間,有助于小組英語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必修二《The Olympic Games》一文時,本節課的重點要求學生掌握所要學習的生詞和短語,并學會使用被動語態,同時以英語的方式介紹與奧運會有關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能拓展知識視野。教師在教學時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措施,按照學困生的差異性特點,在每個小組內都為他們設定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方式進行集體學習,使學困生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進而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由此可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三、開展任務活動,有效完成合作學習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應以小組內每名學生的學習能力,設定學習目標并明確學習責任。學生在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后,會在小組內進行學習,此時教師根據每名學生在小組內的學習狀態進行記錄,尤其是對學困生的學習表現作出評價,有效的指出學困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并針對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性意見,以此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為小組設定的學習任務,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產生探究學習的欲望,才能保證小組內學生順利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應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和交流,發現學困生的問題及時糾正,并給予相應的指導,才能激發出學困生的學習潛力和興趣。在小組內每名學生都具應發揮自己的作用,尤其是學困生更應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的完成合作學習任務,教師根據學困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讓他們成為下次小組合作學習的組長,以這樣的鼓勵方式,可使學困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必修三《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文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可以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課文,為學生在小組學習中設立學習目標,理解和掌握重點詞匯和短語,并圍繞課文內容,以英語的方式介紹世界范圍內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所要進行的節日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領略異國風情的同時,還能使學困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四、合理評價,多樣的展示小組合作效果
秦楠在《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初探》一文中指出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對學困生作出的評價,不應以成績為參考指標,更多是根據學困生的多方面表現進行評價,同時應結合其他學生作出評價,以此作為教師評價的參考[3]。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的學困生進行評價,應以生生評價為主,教師作為引導者,力求讓學困生自己積極的表現影響到其他學生,通過最后獲得的成績作為標準,教師應給與學困生足夠的獎勵,如物質獎勵包括鋼筆、日記本等。而且,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會有助于小組展示合作學習的效果,為其它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提供形式和方法改變的依據。學困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會不由自主的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并在教師合理的評價下,從內心中產生學習的欲望,以此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集中圍繞高中英語學科展開討論,分析了英語學科特點與高中生的階段特征,并針對如何使用分組教學法幫助英語學困生有效提高科目成績提出了三條具體可行的建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針對學困生在學習英語時遇到的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的鼓勵,讓學困生在小組內培養探究、合作意識,以此增強學習信心,有助于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范曉紅.高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2):42.
[2]肖銳.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思考與探索[J].石油教育,2005(5):757-758.
[3]秦楠.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8(8):1053.
【課題名稱:普通高中英語學困生小組合作方式學習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LZ[2019]GR2828】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七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