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內容摘要】UMU互動平臺是在互聯網上新興的教學互動平臺,教師通過在UMU互動平臺上創建生物課程,利用UMU互動平臺上的強大功能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還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更重要的是使生物教學打通線上與線下,貫穿課前、課中、課后,讓學生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的零碎時間來學習,大大提高了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UMU互動平臺;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的完善,在當今社會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廣泛應用起來,教師需要根據發展更新自己的教學。其中UMU互動平臺與初中生物教學相結合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UMU符合無窮大(∞)的意思,也是YOU、ME、US的縮寫,傳達人人可教、人人可學的互動學習理念,也表達其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連接人與知識,加速知識的流動,讓每個人達到融入、分享、收獲的目標。下面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該如何利用UMU互動平臺來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吧!
一、利用UMU互動平臺的功能,提高課堂質量
一節高效的生物課,一定是有高質量課堂教學。而在生物教學過重中,要體現高質量,最重要的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如何在教師的引導下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并順利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難。UMU互動平臺上的強大功能,恰恰可以幫助我們達成這些目標。在UMU互動平臺上,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利用UMU互動平臺上的視頻、文檔、圖文等內容,互動式直播、多人視頻會議、討論、拍照、考試、作業等互動功能構建自己的生物課程。多種功能的設計使學生們能夠更加高效的掌握上課所講知識內容和知識結構,同時在UMU互動平臺上,學生還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隨時發出提問,并對他人的答案進行評價,全班進行討論。最后將學生們互動的結果以大屏幕的形式進行分享。UMU互動平臺中這些功能的使用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課堂參與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更在互動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植物細胞》這節課中,學習的重點在認識細胞的細胞和功能,難點在“觀察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這個實驗,通過實驗觀察來認識植物細胞的結構。而要觀察到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關鍵在制作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利用了UMU互動平臺中的互動式直播功能,把老師制作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演示過程直播,學生可以通過平板觀看學習,這樣做不僅解決了傳統教學時,教師演示實驗時,只有坐在前面的同學看到演示,后面同學看不到,聽不清的弊端。而且直播還可以重復回放,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順利開展實驗,大大提高了生物課堂的質量。同時,還利用UMU互動平臺上的多人視頻會議的功能,讓制作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比較好的同學拍攝制作過程,給其他同學觀看、參考,解決了傳統實驗課中學生在實驗室跑來跑去,課堂亂哄哄的問題的同時,也給了同學們相互學習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每個同學還可以利用UMU互動平臺的拍照功能把自己畫的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圖展示出來,全班同學進在UMU互動平臺上進行討論和評比,給同學點贊,加強對植物細胞的結構的認識,大大提高生物課堂的質量。
二、利用UMU互動平臺的大數據,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
在教學改革中,初中生物課的課堂教學特別強調了在課堂上應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問題的解決能力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思考能力,從而使學生們在自主學習中可以達到對生物課本中所學的概念進行理解以及構思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在生物課的教學中應充分的了解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從而使所制定的教學方案更加的有針對性和準確性。其中,在UMU互動平臺與生物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中,UMU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數據,利用UMU互動平臺中的大數據,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在這節課中每一環節學習的完成情況,還可以掌握到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對于所教授內容的認知水平和掌握程度。并通過后臺所呈現的正確率以及學生的掌握程度。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在課上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查漏補缺,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大大提高了生物課堂的效率。
在《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這一節課中,在正式講授前,我先讓學生觀看反射和反射弧的微課。在UMU互動學習平臺中,每一環節,都有“學員管理”這一功能,點擊此功能,我可以看到全班哪些同學完成了,哪些同學沒有完成,而且平臺上能顯示他們的名字(圖1),方便老師督促其學習。在講授完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這一知識點后,為了了解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設計了一個測試,學生一完成測試,平臺馬上就反饋給老師一個非常準確的數據。在平臺的大數據分析中不僅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學生們對于所學內容的正確率是多少,還可以具體的看到哪些同學回答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圖2)。根據這些數據,我能了解到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掌握得是比較好的(正確率有92%),所以在課堂上對于這一知識點我就不再重復在全班講,只重點關注一下掌握不好的那4個同學。有了UMU互動平臺的這些數據,使我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如,UMU互動平臺上的每一節課,后臺都會根據學生的參與程度,測試的正確率、討論發言的次數等給學生積分排名,授予學生卓越獎,使學生更加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大大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
三、利用UMU互動平臺開展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提高生物課堂的容量
按照《生物課程標準》,我們學校一周安排兩節生物課。一周兩節的生物課,其實是不夠的,特別是初一生物的內容,知識點難,學生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教師往往會覺得上課時間不夠用,有時很多相關的知識點都不敢拓展開來講。而UMU互動平臺與生物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打通線上與線下教學,貫穿課前、課中、課后。UMU互動平臺不僅可以作為教師在授課時的輔助工具,還可以使學生們在課前進行預習,課后也可以通過UMU互動平臺對教師所講內容進行復習或者對自己掌握較差的知識點進行二次學習,讓學生充分利用線下的零碎時間來學習,大大提高了生物課堂的容量。例如《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這一節課中,由于內容比較抽象,在課堂中所花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在UMU課程中的考試環節中的試題在課堂上是沒有體評講的。我在課后對每一道測試題的評講都錄制了微課,學生在課后,任何時間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去選擇學習,從而使生物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后,增大生物課的容量,增強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隨著當今社會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教師在授課時也應以學生的整體情況出發參考其他教學軟件或者UMU互動平臺中較為有意義的教學理念,從而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曹偉.基于互動學習平臺構建結構化創新課堂——以UMU互動學習平臺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10):68-69.
[2]陳慧慧,曾如鈺,程歡,等.基于大數據UMU互動平臺的初中生物試卷講評課教學模式創新[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8):124-126+129.
[3]劉曉宇.基于UMU平臺的課堂互動式教學實踐探索——以《即興口語表達》課程為例[J].戲劇之家,2020(11):154.
[4]顏世勇.基于智慧教育云平臺環境的初中生物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0(5):73-74.
[5]孫廣瑞,張浩然,劉菊,等.《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學設計——初中生物虛擬實驗平臺應用案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3):39-40.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石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