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躍
摘 要:在現代舞進入我國并不斷發展的社會環境下,民族民間舞的表演思路在不斷拓展,民族民間舞的進步同時也推動著現代舞的發展。國內外研究成果多著眼于現代舞各方面元素的融入對于民族民間舞發展的影響,或現代舞中有哪些元素可以運用以及如何用于民族民間舞的編創與表演中。文章落腳至現代舞具體動作元素對于民族民間舞表演的影響,探究現代舞動作元素如何運用于民族民間舞表演之中以及其運用規律。文章從現代舞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表演的時代背景、現代舞主要的動作元素運用、現代舞動作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表演中的運用實例、現代舞動作元素的融入對民族民間舞表演的影響來進行分析,以此最大程度達到現代舞動作元素對民族民間舞表演的正向影響,并總結出現代舞動作元素在民族民間舞表演中的運用規律,以及民族民間舞在融入外來元素時應注意的要點。
關鍵詞:現代舞;民族民間舞;動作元素;舞蹈表演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藝術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除了縱向繼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橫向吸納學習其他優秀文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民族民間舞,作為反映各族人民勞動生活、風土人情、意識觀念、地域特點的舞種,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吐故納新。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的民族民間舞,是所有舞種中最具有民族性、文化性、群眾性的舞種。近年來,現代舞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表演成為一大現象,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將目光投向這一現象,試圖探究其發展和運用規律,為民族民間舞的持續性繁榮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一、現代舞動作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的
時代背景和文化基礎
現代舞自傳入中國起,便走出了一條不同于其他舞種的發展路線,現代舞不以學院派為主來進行規范化、專業化、模式化的人才和優秀作品的輸出,而是通過雨后春筍般的各個優秀民間現代舞團體與學院相結合來推動現代舞的發展。近年來,隨著現代舞的發展,融入現代舞元素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不斷涌現?,F代舞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蹈的根本原因在于現代文化具有融合性特征,在如今全球化趨勢和我國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進行資源的交融與整合,文化藝術也不例外,不同文化藝術也同樣處于相互借鑒、融合、創新的發展態勢。在我國民族民間舞中最顯著的體現則是現代舞動作元素的融入。文化傳遞性現代舞動作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的文化基礎。傳遞性,指文化一經產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傳遞有兩個方面,即縱向傳遞和橫向傳遞。縱向傳遞指人類將文化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種傳遞,在社會學上又稱為社會化。橫向傳遞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間的傳播,不同民族文化間的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社會的發展。同樣,民族民間舞發展至今,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傳承、融合、創新,融合是其發展過程中必經的重要環節之一。
二、現代舞主要的動作元素運用
現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實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于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在現代舞發展的過程中,其動作元素和動作技術逐漸多樣化,而舞蹈作為一種借由肢體動作來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的藝術,現代舞則更是追求身體乃至心靈的解放,更具有豐富的肢體動作和多樣的舞臺調度,但其動作表意性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抒發現代人當下的真情實感上,因此其動作具有更直接的沖擊力和震撼性。本文主要選取對民族民間舞表演具有較大影響的動作元素進行分析。
(一)呼吸在舞蹈中的運用
對于呼吸規律在舞蹈表演中的尋找、發現和運用是現代舞的一大突破。吸入空氣時,動作通常呈現收縮緊張的狀態,呼出空氣時,動作多呈現出舒展狀態。呼吸規律是身體內部的能量運行,使得外化的肢體動作更加抑揚頓挫,由此進行的動作開發更符合人體自然規律也更能抒發真情實感,同時也是現代舞中運用十分廣泛的“收縮—伸展”技術的基石。
(二)脊柱位置的運用
脊柱位置在舞蹈中的運用主要有收縮與伸展運用以及螺旋形旋擰。脊柱不僅僅是支撐人體運動的中心位置,同時也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肢體動作產生著影響。脊柱收縮與伸展可以開發出更多動作形式,也使得舞蹈動作更具張力,而且脊柱部位的收縮與伸展也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現代舞技術方式。螺旋形旋擰也常見于現代舞表演中,屬于橫向動作開發的范疇,多用于表現人物內心糾結的情緒。
(三)對地面動作的開發
現代舞順應地心引力,重視地面空間的運用,對地面動作的探索更能夠表達人物內心復雜豐富的情感,不僅提高了身體素質能力,尤其是腰腹部的訓練,也是現代舞動作不受程式束縛,順應人體自然運動規律的必經路線。同時,地面動作的運用也開發了舞臺空間,使得肢體動作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三、現代舞動作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表演中的運用實例
(一)現代舞動作元素打破民族民間舞表演固有的思考程式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文化被我國重視、研究,以推動我國文化及世界文化的發展。對于舞蹈學科而言更是如此,早在20世紀30年代,著名舞蹈家吳曉邦先生就倡導了新舞蹈藝術,在這之中出現的舞蹈作品風格主要以德國表現派現代舞為主,這是中國舞蹈史上一次較為系統地將現代舞與中國本國舞蹈相融合的藝術實踐。
如今,中國的民族民間舞已經從田野鄉間來到高校和舞臺劇院,在歷代舞蹈工作者進行提煉、加工、藝術化形成舞蹈或教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許多現代舞的表現手法和組合方式。時至今日,民族民間舞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融合性,其選材角度、動作語匯及舞美技術在現代舞傳播的影響下越來越自由化、多樣化。如舞蹈《雀之靈》,其動作語匯依然是我國傳統的三道彎體態及傣族手型,審美特點依然在于圖騰形象和民族地域及其風情特色,傳遞思想的方式依然是我國傳統的擬物抒情,以神領形。但是舞蹈《雀之靈》也融合許多現代舞的元素,如舞者身著西式長裙,舞蹈風格自由灑脫,舞蹈音樂在傳統葫蘆絲的基礎上又添加許多吉他等音效,這些都說明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國人已經接受了現代舞對于傳統民族民間舞審美特征上的改變。
(二)現代舞動作元素開拓民族民間舞表演中具體動作的規律
在舞蹈風格上打破了中國舞蹈較為程式化的對稱美、線條美,以錯落有致、對比鮮明的動作風格融入其中,增加了民族民間舞自身的活力。民族民間舞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十分系統化、科學化的舞蹈教育和表演體系。風格化一直是民族民間舞表演中鮮明的特點,固有印象容易使其程式失去生命力,而現代舞以其多變的特點、豐富的動作編創以及其對舞臺空間的充分利用,使民族民間舞在具體動作上得到突破,使其在風格化的基礎上打破一定界限,更加多樣化。
在上海歌舞團的藏族舞蹈《天浴》中,大量運用現代舞“收縮—伸展”的動作基理,改變了藏族舞蹈固有的節奏走向,但舞蹈基調依然建立在藏族舞的五大要素“顫、開、順、左、繞”的基礎上。尤其是快板部分,不再拘泥于固有的動作連接,大量運用拉班舞譜八大現代舞要素中所提到的“漂移”要素,化解了藏族舞蹈極具厚重感、古樸感的動律,帶來動作編創上的突破,更細致地將藏族女子神秘純凈的美感發揮到極致,既保留了藏族舞本身質樸柔美的風格特征,也使舞蹈增加了輕盈感、神秘感。
蒙古族舞《出走》表現了兄弟二人離家闖蕩時對家鄉的戀戀不舍之情,舞蹈中大量地運用現代舞錯落有致的呼吸規律,以及脊柱“收縮—伸展”的動作元素,將蒙古族舞固有的以“柔臂”“硬肩”“馬步”等動作元素組成的程式予以破解,這些現代舞動作元素有意識地組合成了各種表意性動作,使得舞蹈既保留了蒙古族舞本身特有的節奏明快、熱情豪邁的民族特色,又能更明確地傳達出舞蹈作品《出走》所想要表達的內心情感。尤其是將現代舞地面動作與蒙古族舞的“滑跪”等元素相結合,大量地面動作的開發更體現了對家鄉這片土地的真切深沉的熱愛和濃濃的依戀,使作品的情感更加震撼人心。
(三)現代舞表意性動作元素對民族民間舞表演的滲透
表意性是指某一舞蹈動作較為明確地指向某一含義或某一情緒。舞蹈從來都不僅只是肢體的藝術,更是心靈的藝術,舞蹈不僅注重肢體能力的表現,更注重思想情感的傳達。情緒本身是多種多樣的,而我們現代人的內心情感更是復雜,我國傳統的民族民間舞更注重表達愉快、優雅等積極情緒,而現代舞情感表達方式更為自由,且更擅長表達痛苦的、掙扎的情感,現代舞動作元素的表意性也更加明確。
隨著近年來現代舞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優秀民族民間舞作品在有意識地將現代舞表意性動作融入其中,使情感的表達更加豐富。如女子群舞作品《阿里郎》,既表現了女子對郎君的思念,同時又將朝鮮族女子柔中帶剛、端莊美麗的形象特征也蘊含于舞蹈之中。舞蹈既保留了朝鮮族舞蹈沉肩、含胸的動作特點和松弛自然的舞蹈分格,又添加了節奏明快的現代舞動作以減輕朝鮮族舞蹈本身的沉重感,更適合突出朝鮮族女子美好、優雅的形象特點。《新阿里郎》將朝鮮族舞蹈元素搓墊步、踏波步、劃手、甩手等,打破原有常見形式,按照現代舞自由組合重新編排,現代舞的呼吸帶動外在肢體收縮或伸展這一規律,同原有的呼吸要素相結合,使得肢體表現力增強,在保留朝鮮族舞蹈風格特征的基礎上,表意性增強了,情感表達也更直擊人心。
四、現代舞動作元素的融入對民族民間舞
表演的影響
現代舞在最初進入我國的時候發展十分艱難,國人難以接受這種和本國傳統舞蹈大相徑庭的舞蹈類型,國人自古習慣風格優雅、具有線條美感的舞蹈審美風格,難以接受現代舞這種“美并非是唯一追求”的新舞蹈形式。但發展至今,雨后春筍般出現的現代舞團以及流行于國內外優秀的現代舞作品說明了現代舞已被大眾所接受,民族民間舞也汲取了許多現代舞的動作元素,使得自身的發展更加充滿生命力,也更被大眾所接受。
民族民間舞受民族性特點的影響,本身發展具有相對封閉性特點,現代舞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點,使得民族民間舞的發展維度和速度都迅速提高。那現代舞的融入是否會破壞民族民間舞本身的民族韻味,使得民族民間舞被同化而逐漸消亡?這些問題伴隨著現代舞動作元素融入民族民間舞表演的整個發展過程,一直被專家學者所關心。筆者認為首先要肯定現代舞動作元素融入的積極影響,要認識到現代舞雖為外來文化,但的確給民族民間舞表演帶來了新的思考方式,使民族民間舞表演不再拘泥于原有的程式,可以重新對舞蹈元素進行科學的整合。受現代舞自由、創新且注重內心情感的影響,民族民間舞的取材方面也得到了開拓,使得舞蹈題材更貼近當下生活,表達現代人的所思所感。
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吸取優秀文化是為了民族民間舞自身的發展,要在融入現代舞動作元素的同時保留自身的風格特征,應將融入現代舞動作元素作為途徑,使民族民間舞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要注意不能為了盲目追“新”,從而弱化民族民間舞本身獨特的風格,或是篡改民族民間舞中涉及的民族文化。
五、結語
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證研究,最大化地發揮現代舞動作元素在民族民間舞表演中的積極影響,促使民族民間舞在吸收和借鑒等外來文化時能夠更好地進行揚棄,同時也為我國民族民間舞取得長足發展做出思考。
參考文獻:
[1]劉濤.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元素的融合[J].大眾文藝,2016(8):165.
[2]夏婧.淺析民族民間舞蹈中的現代舞元素[J].藝術科技,2016(8):195.
[3]劉青戈.現代舞蹈的身體語言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歐建平.世界藝術史:舞蹈卷[M].上海:東方出版社,2003.
[5]歐建平.現代舞[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2.
[6]歐建平.舞蹈美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7]劉青弋.“走向本土”與“國際接軌”:論東西方舞蹈文化的沖突與融合[J].舞蹈,2000(2):44-46.
[8]余艷麗.論芭蕾舞與現代舞的整體關聯性[J].文教資料,2008(7):64-65.
[9]余粟力.現代舞技術訓練授課方式的探索與思考[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7(4):80-82.
[10]阿隆.社會學主要思潮[M].葛志強,胡秉承,王滬寧,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11]羅巖雄.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