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良 鄧珊 王心磊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萍紕撔乱殉蔀轵寗訃液蛥^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著力點。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應注重科技創新的頂層系統設計,構建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突出領航效應,聚焦戰略性、未來性新興產業集群式布局;激活區域優勢,科技創新賦能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點石成金,激發科技創新主體活力等。
關鍵詞:科技創新;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2(b)--02
創新引領未來,科技改變世界。在全球經濟復蘇趨緩,下行風險加大的背景下,科技創新已成為世界經濟走出危機的核心力量。在科學發展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科技創新也已成為我國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著力點。對區域經濟體而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解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激活科技創新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1 科技創新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和意義
1.1 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1]。這為國家和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學術研究領域,金碚認為“創新引領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機制,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產業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因”[2]。劉樹成認為“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應該包括穩定的增長態勢、協調的經濟結構、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與和諧的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3]。宋明順等認為“區域經濟發展質量主要包括民生質量、競爭質量、生態質量等方面”[4]。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著新方向、新階段、新問題和新動力的研究和實踐。
1.2 科技創新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驅動力。科學技術歷來都是深刻影響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重要因素,國際間的競爭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科技創新能力上??梢哉f,科技創新具有影響我國發展全局的重要價值。尤其在我國經濟總體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科技創新更是成為解決當前經濟發展中突出矛盾、培育壯大新動能、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
1.3 科技創新應成為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著力點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指出,增強創新能力是東北振興的根本途徑;要求“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積極扶持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盡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5]。以大連為例,大連作為東北振興的排頭兵,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東北振興中應積極發揮率先垂范作用。科技創新是激發區域創新驅動內生動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著力點。
2 當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當前,區域經濟在落實科技創新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主要包括:在頂層設計領域,如何系統化布局,提升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建設水平;在培育壯大新動能領域,如何突出科技創新領航效應,實現符合區域發展實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式增量布局;在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領域,如何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新突破;在激發科技創新主體創新活力方面,如何有效施策等。
3 科技創新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
3.1 加強頂層設計,提升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建設水平
區域經濟的科技創新生態構建,應堅持高標準、高定位,能夠起到創新驅動、先鋒引領、集聚輻射的重要作用。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布局,可提供各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借鑒?!爸臑硡^都是帶動區域及全球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核心動力源,起著引領技術變革的先鋒作用。灣區經濟體無一例外都是以高端要素集聚集群為主的高質量經濟形態”“灣區經濟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發展的高質量性,一般表現為:高能創新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市場機制完善、市場規則透明,創新創業氛圍濃厚,高科技產業和高端制造業處于領先水平”[6]。
區域經濟加強科技生態系統頂層設計時,應依據科學發展觀和創新驅動戰略等新發展理念、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基于生態位理論等,研究區域創新中各創新生態要素的相對地位和作用,科學優化科技創新生態體系的地理環境、資源環境、產業環境、政策環境、治理環境、市場環境、文化環境等,統籌謀劃、精準定位科技創新方向和策略,優化治理體系和政績評價體系,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提升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建設水平。
3.2 突出領航效應,聚焦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式增量布局
高質量的區域經濟,有賴于高質量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增量布局。區域經濟體要依托國家級高新區、自貿區、開發區、產業園等功能區布局,前瞻性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集成電路、新能源與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鏈,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式增量發展,培育壯大科技創新的新動能。
以大連市為例,大連堅持創新第一動力,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2019年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突破90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700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7%和 24.3%,被國務院評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特色優勢明顯、技術創新能力較強、產業基礎雄厚的地方”。
3.3 激活區域優勢,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也有賴于傳統優勢產業的活力綻放。經濟發展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區域經濟發展在增量新動能的同時,也要科學評估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潛能,依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盤活傳統動能續航發展。
以大連為例,大連依托多山環海區位特點和傳統產業優勢,圍繞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放眼碧海藍天拓展經濟空間,積極開拓區域特色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民生服務產業等升級渠道,以科技創新積極賦能傳統工業智能化改造,自貿區、高新區前瞻化試點,現代農業、漁業智慧化發展,現代交通、旅游、商業、服務業優質化提升等,重大工程項目取得了新的發展。
3.4 助力點石成金,激發科技創新主體的創新活力
積極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互補優勢,通過財政科技專項經費精準支持,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眾創空間、創投中心等平臺機構助力孵化,創新教育、創新科技、金融服務等創新資源和服務平臺協同建設,科技創新服務支持積極跟進,科技創新氛圍積極孕育,引導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創新主體實現科技研發投入穩定增長、創新活力競相迸發,促進科技創新人才輩出,高新技術企業和項目量質并舉,科技創新成果涌現,轉化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應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核心價值,激活科技創新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機制。注重科技創新的頂層系統設計,構建科技創新生態系統;突出領航效應,聚焦戰略性、未來性新興產業集群式布局;激活區域優勢,科技創新賦能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點石成金,激發科技創新主體活力等。
參考文獻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9.
金碚.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學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8(04):5-18.
劉樹成.論又好又快發展[J].經濟研究,2007(06):4-13.
宋明順,張霞,易容華,等.經濟發展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及應用[J].經濟學家,2015(02):35-43.
習近平在東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N].中國政府網,2018-09-28.
周璐瑤.創新科技驅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J].中國商論,2018(3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