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吉
【內容摘要】作為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一項基本的活動,數學探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亦可以使他們積累探究學習這一方面的實踐經驗。所以說,探究活動是在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也是促使數學課堂教學目標完成的關鍵一步。通過進行探究活動,可以使學生進行思維方式的訓練,培養并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可以進行深度的學習。
【關鍵詞】探究活動 數學課堂 數學教學 深度學習 數學探究
為了使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高,學校以及教師應該采取多項措施來開展教學工作。對于數學課堂來說,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而探究活動作為其中的一項十分必要的活動,如何使其在數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深度發生是十分值得探究的。對于數學課堂中的探究活動,其課堂主體是學生,課堂核心內容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教師在數學課堂的探究活動中扮演的是一個引路人的形象。所謂探究活動,就是指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講解課程主要采用借助例題展開課程、進行例題講解、進行概念講解、做課后習題鞏固這一步驟來進行,雖然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具備了應試教育的能力,能夠熟練地將解題方法應用到試題中去,但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沒有太大幫助的。
為了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使探究性的活動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深度發生,教師必須立足于實際情況來展開教學,采用多元化的授課方式來展開教學工作,使學生能夠以更加寬廣的視野來看待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采取“抓重點”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前展開重點概念的探究活動,在課堂上再以小組討論這一形式來開展針對性的討論,并派代表進行知識概述以及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互問互答,采用這種形式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將探究活動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去,有助于探究活動的更好進行。
二、采用引導性教學,使學生具備探索問題、發現問題的主觀能動性
在固有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比較偏向于灌輸式的教育,這種教學方式雖然也能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但是會導致學生只單純通過模仿、記憶這種方式來進行數學的學習。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采用引導性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拋出問題這一形式來進行引導性教學。將問題設置為由易到難、逐級遞增的形式。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問題是學習的核心,也是鍛煉學生思維的一個最佳方式。因此,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以問題作為驅動,引導學生來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一個探究活動的過程,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具體來講,在學習高中的函數圖像這一部分的過程當中,由于函數圖像的種類有很多,教師可以只為學生講解其中的一種到兩種,其他的由教師為學生講解學習方法后,學生自己展開探究性的學習。這種引導性的教學不僅使學生通過不斷探究的過程產生對于函數圖像的學習興趣,而且相較于教師直接講解更加讓學生印象深刻,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獨立探究問題的習慣。
三、采用課堂導入的方式使學生產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作為教學的開始環節,課堂導入是決定學生對一堂課能不能產生興趣的關鍵。作為一個不僅必要而且重要的環節,課堂導入也是吸引學生進行深度探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使探究活動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深度發生,教師必須做好課前準備,以好的課堂導入方式來拉開一節課的帷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數學課的態度積極起來,主動地開展數學知識探究活動。例如,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思考,提問應該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來進行,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好的回顧原來學習過的知識點,還可以借此延伸出本節課所需講授的內容。
四、采用情景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為了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制定好適宜的教學目標,采用比較“接地氣”、情景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讓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也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繁雜的知識。
具體來說,在進行數學基本概念的教授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數學概念結合起來,創造出一些生活化的問題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有貼合感,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將學習知識的過程融入到生活當中,大大地激發了學生想要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高中數學《極值》這一模塊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想象煙花從點燃到升空這一過程,來體會極值的相關概念,將極值函數的最高點與煙花升空的最高點相比較來進行極值概念、計算方式的講解,這樣可以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距離感,培養學生的探究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自發的進行思考,更能促進探究活動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深度發生。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來開展數學課堂中的探究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教學方式也更加多種多樣,多媒體教學這一新形勢不同于以往的授課形式,也被當今的學校廣泛使用。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展示數學課本中的圖形與圖像,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內容,也可以使教師在備課時就做好預設,大大提升教師的授課效率。例如,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可以事先預設好主要的知識與問題,在其中加入一些相關的視頻、音頻等內容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其可以主動地根據多媒體的提示來開展探究活動。
六、在數學課堂中增加一定的實踐性活動,鼓勵學生多動手來解決數學問題
對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書面上,要想讓探究活動很好的落實到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去,就應該在數學課堂中加入一定量的實踐性內容,這是因為實踐性內容鍛煉的就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通過參與數學課堂中的實踐活動,不僅加強了他的動手能力,使他可以感性、直觀的認識到問題,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動腦進行主動探究的能力。在實踐性活動當中,由于學生是實踐的主體,要想很好地完成實踐性的活動,就要動腦筋探究數學課堂中教師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探究的過程。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動手,也要動腦,二者均衡再加上參與探究活動,方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老師所教授的數學知識,將探究活動貫徹到數學課堂學習之中。
七、在探究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注意將個人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布置好相關的探究任務后,要先開展學生的個人探究,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個人探究開展之后,進行合作探究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進行合作探究,可以使小組內不同的成員進行充分的交流,使學生能夠通過與不同的同學交流來產生新的思路,帶來新的啟發。除此之外,在進行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在一旁巡視,對于小組中出現的問題,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要提供正確的引導,及時地給學生學習的思路,對于學生能夠探究出來的要及時給予肯定。在小組內部交流時,教師應做好組內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提高自己探究能力的同時提高與其他同學的合作技巧。對于在小組中發言較少的同學,要及時地了解原因,適時地進行引導性教學,搞清楚學生不太明白的部分并做好記錄。對于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目的,首要的就是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其能夠很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次是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自我表達能力以及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來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活動作為一種新興的課堂教學活動,為數學課程的教學注入了新的力量,使數學課堂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有了更多的趣味性。通過采取上述措施來開展在數學課堂中的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真正的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進而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另外,將課堂的主體從教師轉移到學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翠萍,趙洪云.課堂巧設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探究中提高[J].高中數理化,2016,(12):21.
[2]李思聰.讓數學課堂在探究活動中綻放活力演繹精彩 ——“橢圓中一類定值問題的探究”的教學思考[J].中學數學月刊,2017,(1):26-27.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