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兵
【內容摘要】“任務驅動”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其要求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利用先前設計好的學習任務,組織學生運用所習得和掌握的知識對任務進行攻關,由此使得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當中掌握新的知識,并且讓學生可以將破解任務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加以分析,以此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增強。同時,此種教學方法將讓學生能夠領會到正確的知識學習途徑。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任務驅動法,調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任務驅動 ?內容驅動 ?方法驅動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來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基于此,本文將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所應當秉承的基本原則著手,對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及初中信息技術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需注意的問題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所應當秉承的基本原則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當認識到,其為學生設計的學習任務應當貫穿于課堂的始終,也就是說,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不論為學生布置哪種類型的學習任務,如要求學生利用辦公軟件制作表格,利用畫圖軟件制作圖片等等,其目的均在于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當中,實現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的增進與提高。換句話說,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任務的引導之下,展開高效的信息技術實踐學習活動,并且讓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得到增強。
為了確保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當中能夠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用,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授課教師必須實現對任務的科學設計,在每節課的課前備課階段,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授課教師應當秉承全局性原則、生活化原則、梯度性原則等。
1.全局性原則
在設計任務時,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授課教師應當充分從全局的角度出發,也就是說,教師應當按照課程大綱的要求,對學生在中學階段所應當掌握的信息技術內容加以把握,同時應當實現對學生哪種能力的養成,并由此設計出符合前述標準的學習任務。除此之外,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還應當從全局層面著手,即,依托學習任務的設計,使不同的知識脈絡得到有效的連接,以此來幫助學生在解決任務的同時,達成溫故知新的學習目的。
2.生活化原則
在設置任務的時候,教師應遵循生活化原則,要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任務。比如,在教蘇科版初中信息技術《有效獲取信息——信息的整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布置了生活化的任務——將自己家里的電子版照片以年為單位分別建立文件夾。這一任務使學生將信息技術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就會比較積極。
3.梯度性原則
此種學習任務的設計原則要求教師應當確保所設計的任務具備一定的梯度,由淺入深,這樣將會讓學生慢慢的適應并接受此種教學方法。同時尤其需要引起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授課教師注意的是,教師應當確保任務的難度對于學生而言是適中的,如若不然,學生將會因任務對其而言過于困難,從而感受到挫折感,進而造成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下降的情況出現。
二、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任務驅動法,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任務的內容、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進行方法驅動、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善于進行學習情況總結。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任務的內容
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是不一樣的,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接受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任務驅動法實施過程中,布置任務也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任務的內容,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比如,在蘇科版初中信息技術第5章《設計與制作演示文稿》這一節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插入圖片的方法,可以將幾種典型的例子集合成一個練習,分布在幾張幻燈片中,先請學生找出其中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要求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會解決的問題去解決。這樣基礎好的同學有時間嘗試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如圖片顏色的調整、透明色設置等,基礎差的同學也能解決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如圖片大小調整、翻轉等。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完成自主選擇的任務,解決問題。
2.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進行方法驅動
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進行方法驅動。讓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方法,成為“方法驅動”的主人,教學效果會更好。
例如,在教學生“查找文件”時,學生把各自研究得出的幾種查找文件的方法通過“競拍”的形式分享給大家,使通過“我的電腦”“資源管理器”“查找程序”等幾種不同的方法,都能順利被學生所接受和運用。顯然,學生之間互助的學習方式要比僅僅教師演示來的更加有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也能充分得到發掘。
3.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任務驅動法實施之后,教師布置了一定的任務,學生自主選擇了任務的內容和方法,接下來就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行探究性或實踐性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也可以自主解決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與周圍的同學討論、互助,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與其他學生一起給予引導,對于比較快完成任務的學生,可以給予更高級的任務。
比如,在蘇科版初中信息技術第3章《統計與分析數據》中的第一節《收集與編輯數據》的教學中,教師布置了對期中考試成績的數據進行收集與處理的任務。但是由于涉及到很多科目的成績,一些學生完成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技巧,而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探索如何更快速的進行處理。最后,學生經過探索,自主完成了任務。
4.善于進行學習情況總結
在班級學生完成了任務之后,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加以檢查和點評。信息技術課程授課教師應當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與之匹配的評價機制,以此來達到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客觀評價。同時,教師亦應當結合學生的評價情況進行教學經驗總結,以便通過這一做法,為后續的任務驅動教學提供依據和參考。
三、初中信息技術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需注意的問題
在應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過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則、采取一定的措施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第一,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注意基礎知識,基礎知識一定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夯實,方便學生對即將開始的“任務”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在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的直觀的、簡明扼要的展現任務,如利用機房的屏幕廣播功能,在計算機屏幕上直接演示一兩次操作的方法。這樣便于學生立刻了解任務,開始有針對性的學習。
第三,理論知識和上級機操作實踐不要分開。最好是理論基礎知識和上機操作合在機房進行。基礎知識講完,任務分配完畢,學生立刻可以進行操作實踐。有的任務可讓學生上機實踐來尋找方法,進行嘗試和驗證,從而歸納出完成任務的具體步驟和一些技能技巧。
結語
以上,筆者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法展開了探究。關于任務驅動法的應用,需要我們探索的還有很多,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 朱會芳. 初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中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J]. 中華少年,2017:120.
[2] 任博宇. 初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法教學探究[J]. 文理導航,2015(14):81-81.
[3] 郝國秀. 探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3(4):166-166.
[4] 黃燕妮.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2015 (7):39-39.
[5] 王安山. 任務驅動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 新課程(中學),2019(3).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苙澤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