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隱喻的創作手法在文學中應用較為常見,也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章中通常會使用到的一種修辭手法就是隱喻,在英美文學中,隱喻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其背后蘊含著深刻的精神價值和哲學思想。對此,在英美文學中,隱喻不應當只停留于語言表面,應當深刻滲透到文章深處,對其中的精神文明和內涵進行發掘和探索。通過隱喻的修辭手法對共同點進行挖掘,從而更好地展示英美文學。本文主要對隱喻手法的概念進行闡述,探究其在英美文學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英美文學;隱喻手法;重要性;應用措施
作者簡介:李婷(1984.8-),女,漢,江蘇南京人,本科,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6-0-02
英美文學主要是指母語為英語的國家所創作的文學作品,在閱讀英美文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文學鑒賞能力。在對英美文學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需要用國際化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對作品進行定義。在作品寫作的過程中,最為常用的修辭手法就是隱喻。這種修辭方式在語言表達和作品方面都起到較為深刻的作用。古今中外學者對隱喻這一修辭方式進行探究的過程中,不會僅僅表達表面現象,會究其深層次含義,從而達到啟示讀者的目的,讓讀者能夠更為深入的了解英美文學。
一、隱喻手法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隨處都可以使用隱喻手法,每個人都具有使用隱喻的能力,并且會在交談的過程中表現出來。意識能夠對行為和語言進行控制,這也是隱喻手法的展現。在使用隱喻手法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在實物的基礎上,在其中表達情感。隱喻的過程是對一件事物的暗示,將常見的事物比作抽象事物,并且將抽象事物的真實面目展現出來[1]。在隱喻手法使用的過程中,有喻體和本體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本質上存在較大的差別。雖然本體、喻體差別較大,但其中也存在著共同點,這樣才能夠構成隱喻。在使用隱喻這一手法的過程中,喻體相對來說較為抽象,本體的作用主要是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對此,本體需要具體化。在英美文學創作的過程中,使用隱喻的手法能夠讓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文本中的情感和含義表現得更為深刻。
隱喻手法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很多哲學家會應用隱喻的手法來表達深層次的內涵,這種修辭手法也逐漸被用于人們的日常交流和溝通中。柏拉圖被人們稱為隱喻大師,他擅長使用隱喻的手法來諷刺。在隱喻手法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文學典籍都對這一手法進行描述,對其實屬性和影響進行詳細說明,亞力士多德為隱喻手法在詩中的運用打下基礎。所謂隱喻手法,就是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這能夠推動隱喻手法的不斷發展。到20世紀初期,隱喻這一手法被具體分為四大類。通過使用隱喻手法,可以將事物表現得更為形象。亞里士多德在使用隱喻手法創作時十分理性,他認為在作品中包含隱喻手法會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但不能為了獲得人們的想而去使用隱喻手法,這樣會喪失手法使用的初衷,只有合理使用并挖掘其中的含義,才能夠讓人們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2]。
在閱讀《修辭哲學》這部作品之后,隱喻這一修辭手法就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這部作品中將隱喻手法作為轉換詞匯以及思維原則,并沒有當做一種語言來看待。這部作品認為褒義詞中都含有隱喻的成分,且思想也可以體現隱喻的效果。作者在這部作品中說過人們看透世界的過程需要建立在隱喻手法的基礎之上。
二、隱喻手法在英美文學中的重要性
(一)豐富英美文學內容
在語言學探究的過程中主要針對的是認知,其作為研究對象需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索。其中所分析出的認知問題與人們息息相關,但又賦予了多方面的含義,主要包括身體、地位方面變化。其次,包括人類閱歷、人生價值的積累,這也是一種隱性的表現。隱喻這一修辭手法的使用可以升華作品主題,提高讀者的閱讀效果。在使用的過程中讓整個作品的語言變得更為形象,若是沒有修辭手法使用的作品,那么其內容或會過于平淡,無法保障主題傳遞的完整性。通過將隱喻手法結合與結合其他修辭手法使用,在文章中可以突出主題,讓情感的表達更加生動,增強閱讀效果。在認知的過程中,利用文字形式表達較為困難,但是通過應用隱喻的修辭手法可以更好地將本體與喻體結合起來,讓句子的表達變得更加委婉、含蓄,引人深思。同時也可以讓讀者了解文學本質內容,例如在《論事物的本性》中寫到“:A mans nature runs either to herbs or weeds;therefore let him seasonably water the one,and destroy the other.”作者用毒草比做壞人,用鮮花比作好人,這種隱喻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分辨出人性善惡。將隱喻的方式應用于文學作品中,可以讓文章變得更加形象,讓讀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內容[3]。
(二)幫助人們了解英美文學本質
隱喻這種修辭手法能夠將人文主義思想展現出來,其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基于文化、文學背景角度出發,確保隱喻的時代特性。在文學作品中應用隱喻的語言具有較好的優勢,首先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的認知水平,讓文學作品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其次,可以幫助人們學習隱喻表達方式,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內容。例如,在《凱撒大帝》中就寫道:“And why should Caesar be a tyrant then? Poor man! I know he would not be a wolf.”這篇文章主要是將暴君比作狼,羅馬人民比作綿羊。這種隱喻方式能夠展現出當時的時代背景,襯托出凱撒大帝的殘酷與羅馬人民受到的欺壓。同時也表明,只有凱撒大帝倒臺,人們才能夠獲得幸福。對此,通過隱喻的表達方式,可以將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本質內容充分表達出來。
(三)增強讀者閱讀興趣
在很多英美文學中會使用隱喻的詞語或短句來增強文章的表達形式,讓語句變得更加豐富。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例如,我們在《荊棘鳥》一書中就對善良的梅吉下了詛咒。這種隱喻的方式可以激勵讀者產生閱讀欲望。通過“為什么信封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句話來開展豐富的想象,以此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三、英美文學視域下隱喻手法的應用措施
(一)立足文化背景進行滲透
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其中的隱喻手法和文化背景內容之間是相互依賴和促進的。通過用隱喻的手法,需要強化對文化元素的運用,以此增強作品感染力。通過專家研究發現,很多文化中存在著隱喻的修辭手法,這種手法能夠展現出文化發展重要性。對這種修辭手法的使用可以幫助讀者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隱喻這一修辭手法也可以于不同的文化進行碰撞,產生新的認知。例如在《都柏林人》中就使用到了非常多的隱喻修辭手法,這篇文章中講了三個故事,包括伊芙琳、母親、公寓,作者通過這三個小故事能夠展示出他對傳統習俗的抵制[4]。作者生活在男權社會下,存在反對男權的思想,利用隱喻的修辭手法可也更好的展現出對社會的抵制。文章主要通過簡單的故事來將男性化內容與隱喻的方式呈現出來,展現出作者本身的反抗情感。隱喻在這一作品中的使用非常重要,可以展現出作者寫作水平,同時提高文學作品價值。
(二)結合現實,豐富內容
當前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決定社會語境,展現出國家的發展趨勢。對此,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展現處事觀念和生活方式,就會使用到隱喻的修辭手法。由于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閱讀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展現出文化差異性,就可以將環境學、語言、社會形態、思想等作為文化組成部分,這組成都會影響到隱喻的表達,對社會屬性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5]。在當前實際生活與文化結合在一起時,可以通過隱喻的方式。這樣能夠打動人心,讓讀者感受文化與時代發展之間的關系,促進文學作品更好地發展。
(三)以文化為載體進行滲透
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包含著較多的隱喻手法。這些隱喻手法都是以文化作為載體,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對隱喻手法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文化中都含有隱喻手法的痕跡,這就表明隱喻手法能夠充分展現社會現實,文化能夠驅動人們的思想并對人們之間的溝通進行引導。例如,在羅伯特·弗洛斯的作品中就經常會使用到隱喻手法,對某些抽象事物進行表達。這就讓他的作品十分樸實易懂,且蘊含豐富的哲理。例如,在《修橋》這篇文章中就包含著大量的隱喻手法。通過對生活中常見事件修墻來進行哲理化的闡述,表明人們之間應當不斷強化交流,否則就會形成隔閡。在修墻的過程中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對此鄰居之間的關系需要每年維修。通過隱喻的修辭手法,將這一事物聯系在另一事物中,將墻比作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這部作品旨在表明人們應當跨越內心的墻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這種隱喻的修辭手法能夠充分展現出當時情況下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不充分的問題,能夠充分展現英美文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英美文學進行分析、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經常會使用隱喻的修辭手法。對此,我們需要對隱喻這一手法的概念以及其在英美文學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探究具體的應用措施。立足文化背景進行滲透、結合現實來豐富作品內容、以文化為載體進行滲透,從而突出作品內涵。
參考文獻:
[1]劉靜文.淺析隱喻在英美文學評論中的啟示[J].青年文學家,2020,(15):107,109.
[2]張昕.以《金色筆記》為例來談英美文學中隱喻的美學價值及文體效應[J].戲劇之家,2020,(5):211-212.
[3]袁媛.探究英美文學中隱喻詞的理論概念及其翻譯[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8,(7):239.
[4]劉嫣,劉娜.英美文學視角下隱喻手法的運用和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5):95-97.
[5]李莉.英美文學中隱喻詞的理論概念及其翻譯探討[J].天津電大學報,2018,22(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