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匯
摘要:國民經濟的發展支柱是國有企業,國企既是我國黨建重要的經濟基礎,同樣是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舞臺。所以,要使國企在新時期背景下得以更好發展,關鍵還是做好黨建工作的建設。就當前的國企黨建工作來看,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不斷改進創新。鑒于此,文章以新時代背景下國企黨建理論創新與實踐解析為題,分析了國企黨建理論創新存在的問題、原因以及相應的實踐策略,意在給相關國企提供參考,進一步將國企做強做大。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下 國企 黨建理論創新 實踐
近年來,國企在黨建工作形式及策略上有了新的突破,使企業實現有效轉型,實現全面發展,國企應當堅持黨建工作的創新,把黨政意識及監督不斷融入進國企的生產和經營當中,這樣有助于國企在新時期背景之下將黨建工作相關水平進一步提高,國企注重黨建理論的創新和實踐結合,可有效指導其相關工作的順利實施。
1.新形勢下國企職工黨建實踐存在問題的原因
1.1定位不明確,組織戰斗力減弱
國企內的政治核心是黨組織,這是必須明確且一直堅持的原則,這也是中國現代化國企發展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形式中,國企還屬于改革階段,對于黨組織的定位并未明確。我國國企的領導體制有很大的變遷,但是,企業內部黨、政共存的形式并沒有實質性改變。現代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在進行工作機制建立時已經無需圍繞黨政關系實施,所以,國企內黨組織的位置屬于哪一種并未的到明確。不管是社會經濟亦或是理論方面,一直在討論黨組織在國企中的位置,從未間斷,討論的結果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有觀點認為,現代企業相關制度建立的過程中,未必需要建立黨組織,主要的原因在于,現代企業的建設制度大多是借鑒發達國家的模式的管理經驗,整體的結構包含了股東大會、監事會以及董事會等,相對而言,已經屬于完善,若再進行黨組織建設,便顯得多余。也有觀點認為,若要實現當領導國企,可制定相應的方針政策,讓企業貫徹執行即可,這樣也助于解決對國企內黨政不平衡的局面,無需再建設黨組織。
1.2黨組織缺乏先進性,未能凝心聚力
目前,國企內部黨組織相關干部在工作過程中是兼職為主,專職人員較少,和專職人員相較而言,兼職領導工作過程中明顯缺乏激情以及積極性,甚至大部分領導對黨建工作中基礎流程及制度并不完全了解。部分黨員干部對黨組織的相關規章制度表現得非常陌生。甚至部分干部在人生觀方面已經產生扭曲,將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國企內部,若相關的監督機制未能充分發揮其積極的作用,便會滋生出干部腐敗等情況。此外,當干部團隊落后,也會導致國企內部相關的決策缺乏科學性,決策不與時代相符,導致很多問題出現。部分國企內,黨員信念存在下滑的情況,還有部分精神素質也出現嚴重問題。我國的改革發展進程中,由于各方思想的不斷入侵,部分黨員難免被“洗腦”,導致黨團隊在價值觀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某些領導干部所呈現出來的腐敗現象,使得一些黨員對黨缺乏信任,甚至產生不滿的情緒。事實表明,國企內部對黨員的管理以及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即使部分國企組織了很多關于黨建的活動,但只局限于形式,并未將實質性內容呈現出來,更談不上聯系黨員的思想,同樣,黨員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也未能展現出來。從這些方面也不難看出,部分黨員確實存在思想落后的情況,缺乏黨性以及相關修養,更談不上模范意識,其在工作中并沒有用黨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國企內部當團隊力量在逐漸減弱。
2.新形勢下國企職工黨建的實踐
2.1加強隊伍管理,凝聚力量
深化黨建工作,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第一,強化管理。黨委、黨建工作者以及企業相關領導人應當各司其職,做好領頭作用,將企業內部的黨建團隊團結起來。在黨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按照企業的規模、人員數量、黨員數量來組建各級黨組織,并進一步強化其建設能力。規模上,國企需配置專門的決策者來參與企業內部的重大決策以及相應的經濟活動,并協調好內部的相關工作,尤其是在進行人才培養和干部選拔的過程中,更應該嚴格執行。第二,加強黨建設,強化黨委功能。在進行黨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強化黨委功能,并將其充分展現出來,不得有疏忽。黨建工作的優劣會直接在企業運營中展現出來。第三,企業要對所有的經濟活動以及決策活動進行全面監督,尤其是對于負責地區經濟的管理人員,其經濟行為應當受到監督,這樣能夠確保各地區經濟活動不出意外。第四,加強黨建工作的制度建設,明確黨建中決策、執行等相關責任人,實現黨組織化和制度化。
2.2優化黨建方式,提升國企的黨建作用和地位
優化黨建方式前,國企應當先將原來的相關規定改變,突破原來的工作制度,堅定立場,堅持黨領導。此外,把黨建工作的相關要求寫進國企的章程中,實現黨領導核心與政治核心共同作用的模式,達到黨建工作的具體化和制度化的目的。國企在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相關指導來分類抓黨建,企業管理方面,可根據企業的功能、內容、層級等進行分類,把黨建工作的相關要求和具體權責細化以及黨組織機構創建等相關內容均列入企業的管理當中,并將其設置成重要內容,進而實現黨領導和企業領導相結合的形式,把黨領導的全面性貫徹到企業管理當中,確保黨組織在企業當中的位置。
2.3完善職工參與制度,提高黨建工作的水平
由于企業治理主體多元化的作用,企業經營的主要特點便是民主性,因此,企業想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必須實現企業內部制度科學、管理民主。另外,在深化企業管理,充分調動員工凝聚力時,黨組織應當強化工會以及共青團的引導,定期讓其進行工作匯報,并將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然后在開展后續工作。其次,國企在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時,應當將各個環節的相關工作進行明確。對于重大決策的參與途徑、范圍以及方式依然需要進一步明確。鑒于此,國企應當將民主決策進一步完善,涉及到職工利益和勞動的所有事情均需認真對待,通過調研還加以確認,并進行分析,再組織集體討論,實行民主表決,實現科學決策,提升員工的積極性,確保黨組織正確領導。
2.4優化國企組織機構,展現黨建工作的科學性
創建完善的工作體制,應當確保各項制度均能順利開展,便于其發揮相應的作用。首先,完善監督以及權力制約機制。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變化,國內利益結構分化日漸顯著,這時候,若國企內部某些黨員意志動搖,就會受到腐敗之風影響。國企需要一套成熟制度來對人、事、權進行管理,對相關權利不斷完善和協調。就國企的基層黨組織方面,應當將完善的監督機制建立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更具優勢的黨監督機制,另外,還應當將監督資源進行整合,在國企內實現黨、監事會、職工、紀檢部的監督作用一起發揮出來。當然,與時俱進的黨員干部考核體系也應當提上日程。其次,實施民主集中,關鍵環節當然是制度的建立,科學民主的制度極其關鍵,這也是新時代背景之下對國企的新要求。創新民主觀念,需把握好相應的度,加強國企的決策能力,不斷完善并優化已有制度,實現決策與時俱進,國企需建立信息反饋、失誤追責等相關制度,強化相應的監督制度,凈化決策環境,加強監督主體的穩固性,擴大監督,實現員工互相監督,同級之間互相監督,媒體進行監督等形式。
2.5發揮黨的優勢,促進國企生產經營
在新時代背景下,國企黨組織應當將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展現其戰斗堡壘作用,將所有職工緊密聯系到一起,并為國企服務,引導其生產和經營,并促進其不斷革新,不斷發展。國企一定要緊緊抓住當組織相關資源,并將其用的恰如其分,把黨組織資源轉變成國企改革和發展的優勢及動力。國企應當利用好自身資源,在當組織領導下開發市場,將自身優勢充分展現出來,確保自己的資源發展與時俱進。在保證自己穩步發展的基礎之上,開創新的資源探索,并從自身經營的實際入手,不斷開創與自身有關的項目,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國企的地位無可動搖,也正因如此,國企黨建工作受到學術界以及企業界的廣大關注。基于新時代背景之下,國企黨建工作的改革創新應與時俱進,要實現其黨建工作順利開展,并與時代需求相符,推進國企內部管理以及文化環境提升,國企應當創新黨建理論,并將其落到實處,在面對生產和經營的困難時,更應該將黨建工作的優勢展現出來,將管理者以及內部員工的良好政治素養展現出來,從理論到實踐,無不體現黨建的重要性,以此來推動國企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董麗娟.新形勢下國企黨建理論創新與實踐路徑研究[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9,(11):61.
[2]覃秀萍.新時代國企黨建理論創新與實踐路徑研究[J].大科技,2019,(23):10-11.
[3]何智勇,毛瑞康,田芝健.新時代發揮好國有企業黨建職能作用的創新實踐[J].唯實,2020,(5):45-48.
[4]陳婷.新形勢下國企黨建思政工作創新推進策略探究[J].現代企業文化,2020,(1):25-26.
[5]闕治磊.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企黨建工作的探析[J].青年時代,2019,(3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