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碧春
【摘? 要】把德育落實到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師的職責。本文主要闡述如何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實現德育與知識的雙重目標。首先論述德育與生活以及教學情境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然后通過生活實踐基礎上的情境創設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的案例,說明怎樣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創設中滲透德育教育。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德育;教學情境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將德育落實在各科教學之中,這也對思想政治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集知識性與德育性于一體的學科,而知識的運用與德育目標的實現最終都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所以如何把知識、德育、生活自然地融為一體,也成為思想政治課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就如何結合生活實踐創設教學情境,以達到知識與德育雙重目標的角度加以探究。
有人說情境之于知識如同湯與鹽,將鹽放入湯能使湯變得美味可口,將知識溶于情境能使知識脫去枯燥深奧的外衣,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易于接受。而情境之于生活則是水與源、根與葉的關系。脫離了生活,情境將變得空洞、嘩眾取寵。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情境的設計應具有生活化的特征。
德育與生活本是同根同源,古語有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生活環境本就是一種無形的德育。中國歷史上“孟母三遷”的例子,更生動地說明了生活即德育。將德育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如果把生活與德育融入情境,把情境應用于課堂,必定是知識、德育與生活的完美結合。下面以兩個實例來說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如何把知識、德育與生活融合到一起的。
根據情境生成的時空不同,我們把教學情境分成兩種:
1.精心策劃、運籌帷幄的教學情境
課前,教師都會用心設計教學環節,事先安排好所需的教學情境,結合所學原理,圍繞教學情境設計好問題及實現形式。
如經濟生活《新時代的勞動者》一課,通過精心設計的小品《求職》貫穿全文,這可能是多數教師都曾使用過的教學情境。在小品《求職》中,設計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職業,家政服務行業、專業技術崗位、事業單位等,同時設計幾求位職者展示自己求職的經歷。小品內容反映出以下問題:1.看不起服務行業;2.自身素質不夠高,不能夠適應當前招聘需求;3.僅憑自身興趣愛好不考慮社會需求選擇職業;4.沒有自己喜歡的職業,寧可待業在家。通過小品反映出來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看待這幾位求職者的經歷及觀點,應該樹立什么樣的擇業觀。
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就業問題是不可回避的,但多數學生并沒有直接考慮過這些問題,至于今后如何擇業,許多高中生一般以為離自己很遙遠,所以對以后的生活缺少合理的規劃。通過小品演示,把就業所面臨的問題直觀的呈現給學生,然后通過討論的方式,能使學生自己體會到求職者的問題所在,再結合教材很容易總結出,勞動者應該樹立什么樣的擇業觀。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使學生明白今天的學習是對自己未來的投資,要有競爭意識,要珍惜現有的學習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有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同時,使學生意識到,個人發展要與社會發展相統一;要有自立意識,不能做啃老族;要有平等觀念,不能職業歧視。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生活情境,通過形象生動的小品形式融入到課堂教學,使這堂課變成了一節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德育課。
2.隨機生成的教學情境
教育的智慧在善于發現。有些教學情境并非我們事先設計好的,而是在教學過程中突然發生的,如果能有效利用,則既能起到傳授知識、提升德育效果的作用,又能能成為課堂亮點。筆者曾親身經歷了一堂印象深刻的公開課,教學情境的生成既是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公開課,當進行到民主集中制的含義時,一位遲到的同學不合時宜地喊著報告推開教室的門,突如其來的狀況一下子打斷了教學進程。面對這種狀況,如果讓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會讓這位同學認為遲到無所謂,而如果立刻對這位同學進行紀律教育,會影響教學進程,也會使這位同學難為情。怎么才能和諧解決這件事,既讓這位同學認識到錯誤,又不脫離課堂,看著這位同學眼神里的尷尬和恐慌,筆者于是想到一個新的教學情境。
委屈這位同學暫時先站到門口,對其他同學說:同學們,這位同學遲到了,違反了學校紀律。我想征求一下同學們的意見,該如何解決這位同學遲到的事情。于是同學們馬上開始活躍起來,多數同學覺得這位同學不是有意的,應該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只有極個別同學出于惡作劇的心理,要求重罰。既然大家都不能統一意見,那我們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35位同學同意讓這位同學回到座位上的舉手,只有3位同學沒有舉手。最后決定讓這位同學回到座位上聽課,下不為例。然后總結,關于同學遲到的問題如何處理,我征求了同學們的意見這就體現了民主,最后大家表決少數服從多數的過程這就是集中。所謂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新情境的創設出于以下幾點:
(1)使遲到的同學意識到自己的遲到影響了課堂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2)讓同學們參與問題處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
(3)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民主集中制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從問題的處理結果讓學生感受到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
遲到是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學校管理比較棘手的問題,之所以棘手是因為事小卻頻發。但學校德育無小事,要讓學生懂得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所以,遇到問題應該及時解決,而解決問題也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這些隨時發生的問題情景化,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不著痕跡地恰當處理好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能對學生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作用。
學生的學校生活主要是參與課堂教學,通過課堂實踐活動獲取知識、接受教育。思想政治課本質上是一門德育課程,它在德育教育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思想政治教學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和關鍵環節,基于生活實踐的有效教學情境無疑是一種高效可行的德育教育手段。
【參考文獻】
[1]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上的情境創設[D].蘇州大學,2010
[2]童潤生,李曉蕾.論德育與生活的關系[J].班主任,2004(4):3-4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提高中學德育課程生活化實效性的案例研究”(項目編號:1904047)。)
(華北油田第一中學,河北 滄州 06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