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
【摘要】小學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引入民主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在地位上與學生處于平等的位置,充分地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用民主的思想鼓勵學生在班集體生活中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班級體凝聚力,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能夠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集體責任,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積極社會道德和心理品質。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民主管理 班級管理
引入民主管理的思想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老師的主導性在其中發揮著引領性的重要作用。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我國的小學教育事業也迎來了新一輪改革與創新的浪潮。小學班主任每天與學生接觸最多,對于學生的情況也最了解。所以,班主任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給小學生的成長帶去深刻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老師要用科學的民主的管理思想,充分地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尊重學生的成長愿望,給學生寬松的成長班級氛圍。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社會品質,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所以,民主管理思想的引入,影響到老師班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來進行民主管理工作。
一、民主管理要求把一定的權利交還給學生
在對小學生進行民主管理的過程中,教師以平等尊重的思想和理念與學生進行相處。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些要求,不能簡單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要細心聽取學生的反饋和想法。要有充分的依據,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小學生從內心到行動都認可教師的做法。所以,在班級規則的制定過程中,也要讓學生們參與進來,學生參與的越充分,對于班級各項規則的遵守也會越自覺。所以,筆者認為,遇到一些班級的重要事情的時候,班主任老師也要用民主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重大決策中來,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讓學生們投票,做出一定的決策,這樣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權力,在班級事務的處理過程中表現得更加高效。當然,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們的問題分析和決策能力。
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讓家長也要發揮一定的管理作用
民主思想的引入,不僅考慮到尊重學生的權利,發揮學生的決策和管理權,另一方面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來說,家長的作用不可小覷。所以,學生們在學校的表現在班級中的表現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到家長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影響。學校教育工作要聯合家庭教育一起進行,這樣才能給學生們營造出和諧一致的教育氛圍。平時,班主任老師在做出一些重大決策的時候,提前要與家長進行商討組織,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們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參與到學生的成長發展事務中?,F在,互聯網的溝通方式非常方便、快捷,班主任老師可以借助這些途徑與家長進行主動地溝通,尤其對于一些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班主任老師更是要主動地聯系家長,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彌補一些班級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在組織一些集體活動的時候,家長們也可以參與到維持秩序和班級各項事務中來,提高家長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主動性自覺性,讓師生共建的班級管理氛圍有了家長的加入,而變得更加高效,富有生機。
三、班主任老師要不斷反思,總結民主管理存在的不足
長期受到班級管理的權威風格的影響,很多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中也會不自覺地發揮自己的權威作用,然而,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性的發展,所以,在引入民主性管理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反思總結,提升自己班級管理的經驗,并且在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事務中,要從民主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反思。形成民主的管理風格,最重要的是教師發自內心地尊重,而且對學生有充分的信任。在人本主義思想的影響之下,我們認為學生內在都有向善向好的發展趨向,也都有著更多的潛能等待著我們去鼓勵和挖掘,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小學生有充分的信賴,并且下放班級管理的一些權力,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都能夠承擔班級管理的一定角色,發揮好個人的角色作用,為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做出自己的貢獻。并且鍛煉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遵守班級各項管理規定的自覺性。所以,班主任老師作為整個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主導者、組織者、引領者,民主性管理風格的形成主要在于教師的班級管理理念,要不斷反思總結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斷地修正,這樣才能使得班級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形成相對比較穩定的有特色的民主管理風格。
總而言之,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可以將民主型的管理風格作為自己的一種選擇。從思想上去給學生班級參與管理的權力和積極鼓勵。并且融合家長的力量,讓家庭和學校一起努力,給小學生創建和諧一致的學習環境,提高小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讓學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獲,促進他們積極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莫躍歡.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N].貴州民族報,2019-01-09(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