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鮮紅
摘 要:緊跟著時代發展的步伐,教育界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學習模式逐步走向微型化和碎片化,學習資源愈加多樣豐富,各種類似于視頻和微課的教學手段也層出不窮,大批量以信息技術為核心支持的教育方式在各所初中的課堂上涌現,翻轉課堂也在教育界觀念的不斷更新之下應運而生,是對差異教學的更新和發展,備受教育界和各大名師的青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一起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普及。本文從如何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課前預習、如何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課堂互動、如何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課后鞏固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策略
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各種信息的傳播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翻轉課堂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受到通過微視頻講解的形式進行教學的廣泛沖擊,雖然二者對于信息技術都有較強的依賴性,但是微視頻教學更多需要借助視頻的載體,相比傳統的教學課堂而言更加靈活多樣。對于學生而言,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對中高考的銜接來說至關重要,需要教師靈活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課堂教學。
一、如何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課前預習
結合翻轉課堂進行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前熟悉課本的知識和章節劃分,在初步了解后將新知識點和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基本結合起來,降低課堂上的理解難度,相比較于傳統的教學課堂而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提出自己預習時的問題和困難,有利于教師針對學生學習的重難點進行教學,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1]。
不僅如此,教師可以下載一些優秀名師的教學視頻,在吸收和借鑒之后利用一些視頻制作軟件制作最為基礎的知識點講解視頻,將視頻的時長控制在十分鐘之內,發揮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的優勢,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課堂之外的學習時間,通過觀看視頻和留言互動的形式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相關章節時,學生需要提前了解三角形的構成條件和其中的重要線段,教師需要提前制作簡單易懂的教學視頻,將課堂教學融入平時的實際生活中,將復雜的知識點以板塊的形式分開,為學生播放一些與三角形相關的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的教學視頻,達到在課前預習的翻轉課堂中幫助學生初步理解知識點的效果。
二、如何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課堂互動
翻轉課堂,不僅需要將課堂教學內容轉換到課前,更要將課堂的主體地位移交給學生,通過地位的轉換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靈活掌握教學進度,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消化程度和理解能力靈活掌握知識框架,通過師生間的課堂互動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全面提高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同時,在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學生自主交流和探索的時間,將小組討論之后依舊無法解決的問題單獨列出進行二次討論,引導學生在不同的筆記本上記錄下重點的知識框架和學習難點,達到在課堂反饋中進行互補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因式分解的學習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前預習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情況,靈活更改教學進度,靈活設計教學流程,打造更加富有創造性和興趣性的課堂教學環境,將學生預習中所產生的問題羅列在黑板上,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一個又一個的兩人小組,安排學生選擇黑板上的其中兩個問題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和分享,并且以小組的形式上臺闡述自己的想法和對于例題的理解,加強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如何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課后鞏固
數學學科的學習說枯燥也枯燥,課本上多是一些理論性的概念和原理,習題中多是一些需要計算或者分析的知識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算非常緊密,就連最簡單最日常的買菜也需要用到一些簡單的算數,這樣看來也并不算無聊[2]。所以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把握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所在,提高數學學習的靈活性和翻轉課堂的智能性,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完善課后鞏固制度,精心挑選習題和練習冊,幫助學生達到在做題時舉一反三的效果,減少學生的作業量和做題時間。
例如,教師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可以提前收集生活和工作中的軸對稱圖形,將其制作成一定數量的圖片和視頻通過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放映出來,加深學生對于軸對稱的知識和原理的理解,并且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根據平時所觀察到的生活現象自己創作軸對稱物體,引導學生及時將課堂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
四、結束語
翻轉課堂的翻轉看似只是簡單的顛倒,但其實并不簡單,需要教師從自身的觀念開始轉變,接受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更加新穎的教學方式,更改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學生的掌握程度和學習范圍,增加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根據學生不同的數學基礎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布置不同的習題和作業,在隨堂測試和考試后均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和期末考試的恐懼心理,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數學學科的學習和探究,真正將翻轉課堂的理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曉紅.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設計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6.
[2]鄭美秀.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