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摘要:目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本文重點論述了諸城市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方面的實踐探索,并就其發展方向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實踐;思考
1.諸城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實踐
近幾年來,諸城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基礎服務,而是逐漸向特色化、延伸化、品牌化、現代化、科學化等多元文化服務方向發展。
1.1常態化的服務模式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設,諸城市圖書館的基礎性、延伸性以及特色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已常態化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服務能力和服務范圍不斷提升和擴大,常態化服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1圖書流通站點服務
圖書流通站點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為了讓讀者更方便地借閱圖書,在農村、軍營企業、學校等地設置流通站,讀者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讀書的快樂。諸城市圖書館目前已在全市設立25個圖書流通站,基本上覆蓋諸城市13個鎮街、社區和村莊、學校、部隊、企業。圖書流通站的服務正逐步完善:(1)文獻資源不斷豐富。每年除了流通讀者需要的圖書資料外,還有內容豐富的光盤資料和容量多達4G的內容主要涉及農業技術、養殖種植、醫療保健、生活知識的視頻資料。(2)服務區域廣泛。圖書資料流通的站點主要是社區、村莊、學校、部隊、企業等,年循環流通100多次,流通圖書14000多冊,流通的圖書資料和信息資源基本能夠滿足不同單位不同階層讀者群的閱讀需要,年接待讀者30000多人次。(3)人員服務專業能力較強。幾年來,固定了專職的服務人員,服務人員不但經驗豐富、業務熟練,溝通能力強,而且都能準確把握各個階層讀者需求的各種資源。
1.1.2成熟的品牌服務
諸城市圖書館為擴大社會知名度積極樹立自己的服務品牌,如:(1)燈謎競猜活動。自1995年起每年春節都在圖書館大廳內舉辦迎春燈謎有獎競猜活動,吸引了眾多的市民前來參加,既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知識又提高了圖書館的社會知名度。此項活動已經成為諸城市春節文化系列服務活動之主要項目,也是諸城市圖書館的一項文化服務品牌。(2)兩公里讀書圈。2007年以來,諸城市圖書館在全國率先創造性推行了農村社區服務與建設,建立了“兩公里讀書圈”,主要以農村社區為依托,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有利于整合和利用現代化公共資源的原則,在每個社區確定一個村莊作為服務中心,服務半徑一般在2公里,涵蓋5個村1500戶左右,近距離為農民提供閱讀服務,“兩公里讀書圈”活動2010年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特色文化服務品牌”。
2 開展特殊化服務模式
2.1關注少年兒童提供個性化服務
少年兒童正處在生理和心智尚未成熟,價值判斷力較弱的時期,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未來。因此,正確引導少年兒童閱讀,讓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諸城市圖書館將引導少年兒童閱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一貫重視少年兒童的閱讀引導和閱讀興趣培養,特別是近年來,更是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把少年兒童旺盛的好奇心和未知興趣吸引到圖書館的閱讀中來,通過輕松閱讀、快樂閱讀,培養其高尚的閱讀情趣,獲得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
(1)自2015年開始,諸城市圖書館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在多媒體教師舉辦“家長牽手小讀者階梯英語教育報告會”,給小讀者帶來生動活潑有趣的課外生活,增添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每年共舉辦72場報告會,參與家長和兒童2000余人。
(2)自2016年始,諸城市圖書館與旗幟教育培訓學校在市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聯合舉辦了文學創作與小作家培訓班,共培訓輔導學員48場,參加人員1860余人次。培訓班通過“聽、悟、寫、評、改”等各個環節的互動學習,細致講解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和寫作能力,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與贊譽。
2.2關注視障讀者提供人性化服務
近年來,市圖書館在為殘障讀者服務方面加大投資力度,設置和完善了殘疾人專用通道、殘疾人專用導引標識、專用衛生間、專用圍欄;率先在濰坊市建立了視障閱覽室,內設盲文智能閱讀機4臺、電腦、電視機盲文圖書500多冊、盲文有聲讀物(光碟)等,基本滿足到館視障讀者需求。(2)服務內容呈現多樣化。開展形式多樣的展覽與體驗活動,如:將館藏的盲文圖書、有聲讀物向視障人員開放,利用智能閱讀器先進的電子掃描識別技術系統,將平面紙張讀物如報紙、雜志、文件書籍等文字資料轉化為標準普通話語言輸出,準確率高達99%,視障人士只要把手放在觸摸屏上就能進入聽讀狀態。實現了視障人員閱讀傳統圖書的夢想,年接待視障人員80余人次。還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平臺向視障人群制定推出音頻資源庫“心聲.音頻館”“心聲·音頻館”現有資源12000余小時,61756集。
3 諸城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模式
3.1自助便捷式閱讀服務
為讀者提供現代化便捷閱讀服務是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效能的宗旨,更是公共圖書館長期以來拓展服務效能所追求的目標。諸城市圖書館為了提升服務效能和滿足讀者的愿望,能夠給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在圖書館的二樓安裝了歌德電子借閱機服務,預裝了2000種獨家授權的正版圖書,內容涵蓋精品推薦、經典名著、生活保健、經管理財、小說傳記等十一種圖書,圖書與出版社紙書同步發行,每月更新100本電子圖書。讀者掃描二維碼下載并安裝超星移動圖書館客戶端后,只需在電子書借閱機屏幕上選擇心儀圖書,掃描圖書封面二維碼,便可以將該書下載至手機免費體驗高清電子閱讀。它不受時間的限制,極大的方便了讀者閱讀,成為諸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一大亮點。
3.2自助查詢、咨詢服務
自助查詢、咨詢服務系統完全由讀者自己操作,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館內設有自動查詢系統,不僅可以檢索、查詢本館館藏,還可以瀏覽諸城市網站,讓讀者快速、便捷地了解圖書館提供的服務。還開通互動平臺,主要用來發布公告和本館信息,并能夠接受讀者的咨詢(圖書資料的選購、讀者證的辦理等)和投訴(服務態度、服務方式、方法等),為讀者與圖書館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臺。
總之,諸城市圖書館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契機,以先進的現代化設備為依托,不斷拓展多元化的服務模式,以打造公共圖書館服務品牌贏得良好的社會影響,保障了人民群眾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與公平性。
參考文獻:
[1]李 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拓展.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 (9).
[2]張 萍.寧夏地區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實踐與發展.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