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邵雪
摘要:競技網球后備人才的培養與研究不在一朝一夕,需在不斷地借鑒和交流中總結和吸收好的經驗和方法。競技體育是由具體而又鮮明的項目組成,我國競技網球運動起步較晚,整體水平較弱,存在后備人才嚴重匾乏的尷尬境況。我國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上集中在三點矛盾上:運動員學習和訓練無法兼顧的矛盾;運動員競技體育的提高與現實條件的矛盾;運動員比賽與就業的矛盾。網球項目同樣具有這種矛盾,解決思路是:鼓勵學訓業三位一體,調動運動員學習的能動性;放眼長遠,重視人文關懷大于競技運動成績;明確分工,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好的落腳點。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競技體育;網球;后備人才培養
一、前言
對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是競技體育得以實現不斷輸出優秀競技人才的重要環節,它對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早在2000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在《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就明確表示過“從我國的國情出發,保持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等說法。對此鐘秉樞等人也基本贊同。競技體育是由具體而又鮮明的項目組成,青少年對某個項目的喜愛程度、投入練習的程度等,也可以反映了該競技運動項目今后的發展遠度。網球名將李娜近年來取得的卓越成績讓國人在欣喜之余也感受到我國競技網球運動背后蘊藏著對后備人才尤其是青少年人才培養的巨大希望。但頗受喜愛的競技網球運動還存在著“起步較晚,整體水平較弱,后備人才嚴重匾乏的尷尬境況”。
二、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
專業化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與研究不在一朝一夕,需在不斷地借鑒和交流中總結和吸收好的經驗和方法。對此,國家體育總局的領導與相關教練員、相關省市體育局后備人才管理部門的干部及部分運動員于2008年赴俄羅斯進行學習考察。考察認為: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競技體育取勝的關鍵、運動訓練的核心、輔助設備的研制和開發、運動員二次就業制度等問題在當時已成為考察的重點。但如此規模的學習沒有明確把網球項目列入其中,其主要集中于奧運會舉辦城市--北京地區的人才,項目多是冬運中心、水上中心、田徑中心等熱門奧運會項目,這似乎都反映了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主要圍繞著時下熱門的奧運項目。
就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問題上,有人認為學訓矛盾、投資主體單一、人才選拔及人才流動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該研究指出了近年來存在的矛盾,矛盾間是相互制約,也是相互轉化的。但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應該重點培養的是“人才”,不是競技體育,更不應是投資主體的問題。我國對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問題基本集中在三點矛盾上:
1.運動員學習和訓練無法兼顧的矛盾
網球業余體校尤其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甚至更偏遠的地區學校無法為運動員提供較好的訓練場地,另外,繁重的學習壓力會導致運動員在訓練中無法集中精力進行科學的訓練。這種矛盾是最常見的矛盾,也是目前為止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進行改善的,該矛盾受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影響且存在地域差別。
2.運動員競技體育的提高與現實條件的矛盾
競技體育運動員后備人才的培養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慢慢地進步和提高,但諸如網球運動項目追求的就是在比賽中不斷進步,提高競技成績,最終取得最后的勝利。而培養過程中的不確定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單純的訓練過程無法模擬真實的比賽狀況,比如“choking”現象的出現就是因為面臨比賽的壓力越來越大,運動員在比賽關鍵時刻失誤的現象。
3.運動員比賽與就業的矛盾
運動員會因為各種諸如因傷退賽或突發事件等原因面臨著退役的選擇,運動生涯的結束也意味著無法參加之后的比賽,就不得不為以后的發展考慮。重競技輕基礎,重訓練輕文化的訓練觀念預示著在以后的訓練中,運動員若僅依靠精湛的技術卻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運動員很難受到重用。
三、關于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思考
1.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矛盾同樣適用于網球項目
山西省青少年網球運動存在“學習與訓練相互制約;過于注重比賽成績,比賽經驗嚴重不足”等問題,競技體育把“創造優異運動成績”作為主要目的無可厚非,但存在的“過于注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的原因,有可能是部分教練員或體育人對競技體育的誤解,這是過度關注競賽成績卻忽視其人文關懷的表現。
2.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除山西省,通過對陜西省、山東省等地的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研究進行整理發現,各省市存在一些共同點。我國部分網球發展薄弱地區的后備人才培養問題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各省市也都在為當地網球事業的發展試圖尋找突破點。
當然新問題仍然無法避免。網球教練員的整體水平不高,社會力量參與程度過低,管理體制不夠完善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投入力度還不夠等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各省市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研究中出現的不同點(或稱矛盾點),在于教練員訓練水平較低與運動員渴求較大進步的矛盾,國家投入力度較小與運動員所需支持大的矛盾。
四、思路
1.鼓勵學訓業三位一體,調動運動員學習的能動性
學習與訓練無法兼顧的矛盾,主要出現在未能充分調動運動員學習的能動性問題上。從政府層面上肯定和鼓勵運動員在訓練之余主動學習理論知識充實自己,為競技體育運動員提供豐厚的報酬作為額外理論學習的獎勵,能在短時間內充分調動其對理論學習的能動性。
2.放眼長遠,重視人文關懷大于競技運動成績
放眼未來,依據田麥久先生的多年訓練計劃,把握好青少年學習能力快、記憶力好等優點,建立在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關注青少年運動員后備人才培養的發展規律,重視對競技體育運動員的人文關懷而非過度重視競技成績,這樣可以提高運動員渴求進步和取得比賽勝利的欲望。
3.明確分工,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很好的落腳點
競技體育的發展離不開學校體育,學校體育能為運動員訓練之后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尤其是大學校園,運動員畢業后順利拿到畢業證,能最大程度上做到學習訓練兩不誤。這樣還能大大減少學生運動員的就業壓力,為其自身價值的實現提供更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鐘秉樞,梁棟,于立賢等.社會轉型期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及其可持續發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51-53.
[2]吳漩.重慶市網球項目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0,5.
[3]國家體育總局干部培訓中心.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訓練管理研究:國家體育總局2008年高層次體育教練人才赴俄羅斯研修班考察報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7-17.
[4]劉榮花.我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3(4):1-3.
[5]朱春輝.山西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分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5.
[6]馬鳳云.陜西省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6.
[7]孫芹順.山東省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3.
[8]崔陽陽.四川省青少年專業網球運動員培養模式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6,6.
[9]郜露露.河南省競技網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