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調查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大學生就業之間的關系,得出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一大因素結論、提出大學生學習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學校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就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能力 ?大學生 ?就業
一、研究方法
以河南某高校的外語專業已畢業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提出與跨文化交際相關的問題進行自由回答,主要涉及大學生畢業后就業方向、就業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認識和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內容。調查和分析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適性。參與調查的畢業生為60名,共發送電子郵件116封(除地址錯誤無法發送外),收到回復郵件53封。發送的調查文件采取無記名方式進行,結果比較客觀可靠。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一)畢業生就業方向的調查
調查中發現,由于外語專業也算是當前的熱門專業,就業和深造的機會比較多。在外語專業中大學畢業生的畢業去向中,出國深造有4位,進入外企有15位,做研究生有6位,在國內企業就業有17位,,其他11位(包含個人創業)。有三分之一的以上的學生選擇到國外大學或外企學習或工作,有八分之一的學生進人了國內高校和院所做研究生,其他的二分之一學生則進人國內企業、個人創業或從事其它職業。
分析看出,對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比較強的國外大學或外企學習或工作的這部分畢業生所占比例較小,而對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相對薄弱國內企業、事業單位或個人創業等就業的這部分畢業生所占比例較大。所以,從該專業畢業生的畢業去向可以說明,大部分外語類學生急需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以提高就業。
(二)畢業生就業能力調查
調查中發現,外語雖不是冷門專業,但近年來, 隨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的持續大幅增長,加上市場經濟不景氣、國際經濟危機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在這53位畢業生中,當年畢業未就業的有7位,占比13%;半年后辭職的有12位,占比達到23%以上,就業壓力巨大。在調查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就業是否有影響時,64%的畢業生認為非常需要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進入國外大學學習或外企工作的56%畢業生也認為自己缺乏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其他36%的畢業生則認為自己沒有機會進行跨文化交際,或者認為跨文化交際并不重要。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非常需要但同時又缺乏跨文化交際能力,應引起高校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高度重視
(三)畢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調查
外語專業畢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調查主要圍繞跨文化交際知識認識程度、掌握程度、對真實國外生活了解程度、了解國外文化的主要方式等四個方面進行。調查表明, 多數調查對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容樂觀。
在跨文化交際知識認識程度方面,有近23%的學生認為外語語言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際能力,還有21%的學生對跨文化交際不甚了解,甚至認為跨文化交際就是具體的文化交流問題。在其他的三個方面, 沒有一人敢于承認自己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并熟悉真實國外生活(0%); 既了解基本理論, 又對真實國外生活了解的人不足四分之一(21.4%) 且其對國外生活的了解主要是畢業工作后獲取的;在校期間基本沒有讀過與跨文化交際有關書籍和沒有什么真實了解的占一半多(29.7% +32. 5%);了解國外文化的主要方式上,大多人是通過大眾傳媒獲取的而幾乎沒有親身體驗過。
這都說明了,學生對跨文化交際能力認識的缺失和交際能力的偏低,造成了外語類大學生進入外企或留學的幾率偏低,加大了就業的難度。因此加強對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普及和正確認識非常重要,已成為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前提。
三、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綜合上面對外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現狀的調研和分析,針對跨文化交際的存在問題和外語學生的實際特點,在校期間外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途徑建議如下:
(1)加強師生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學習。交際能力既包括語言行為的語法正確性,還包括語言行為的社交得體性,交際雙方背景不同,很容易造成交際障礙。因此,應該加強不同文化習俗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宗教禮儀、非語言交流等多個方面的學習和了解。以學生聽說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為評價標準,從而加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2)利用翻轉課堂教學。用翻轉校園來加強對外語文化及語言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語言、語法與文化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教師讓學生提前查閱與話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在課堂上先互動討論,再進行情境演練,最后布置作業。通過這一學習過程,學生不僅可以預先掌握詞匯等基礎知識,而且對語言文化的背景知識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還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3)營造跨文化交際氛圍。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效果營造不同跨文化的環境和氛圍,創設只能用外語交流的社會環境,做好學生外語學習的環境,做好外語角、外語廣播、外語劇院等載體或平臺的建設工作,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進行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4)多渠道進行實際跨文化交際。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水平從學校的層面上,增加外教比例,特別是邀請外教或歸國人員教授基礎外語及專業外語課程;加強與他國高校進行合作與交流,增加雙方大學生的交流機會,或者鼓勵大學生到國外大學進行短期的交流和學習;鼓勵學生到外企進行畢業實習或做實習生,加強實際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
四、結論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影響其就業的一大因素,只有學校、教師、學生三方重視起來,通過綜合外語教學改革,教師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重視跨文化交際,才能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Carley H.Dodd 著.莊恩平 導讀.跨文化交際動力(第五版)[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郭繼榮,王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和研究生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
[3]宋佳.“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英語翻譯教學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J]. 教育現代化,2018,(07).
作者簡介:雷笑云(1981-),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主要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