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
【摘要】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應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優化和整合課堂教學資源,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翻轉課堂即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課上進行知識的內化,它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文分析了翻轉課堂在生物課的實踐與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生物;教學實踐
翻轉課堂具備一定的教學優勢,借助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翻轉課堂可呈現出清晰、明確的教學信息,學生可循序漸進地學習每個知識點,使其迅速掌握這些知識點。當然,翻轉課堂也改變了學生以往的學習流程,它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利用上課時間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所以,在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是非常有效的。
一、翻轉課堂的含義
翻轉課堂的教學目的是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真正把學生放在課堂中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因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堂進行引導的學習模式,所以對學生生物成績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翻轉課堂的方式是讓學生自行的學習知識,對于學習的看法不再是以教師講課為主,而是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進行課前的自主學習,學生就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學習方式在親自探索的過程中學習生物知識。教師使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明確教學的內容,提前讓學生掌握生物實驗的操作經驗,同時通過網絡預習課文的方式也可以對上課的內容有一定的把握。另外,課堂上的小組討論模式也可以有效加強學生之間的生物學習以及實踐訓練,將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結合在一起,有效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記憶、提高生物學習的效率。
二、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
(一)課前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的課前學習的關鍵是讓學生們對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應用不同的方法感知體驗。第一可以觀看微視頻,在對課本知識進行學習之前,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前任務,讓他們養成課前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們可以通過觀看一些視頻在課前對知識點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如在學習《人體生命活動調節》這一章節中“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這一節的內容之前,首先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前觀看關于“反射”的視頻,該視頻以“膝跳反射”為例子給同學們講解了關于膝蓋跳動時的反射,并且根據這個視頻解釋了反射這一內容的基本內涵,演示了不同環節的分解動作,系統地講解了反射。
通過利用教學軟件也能讓學生們對事實有一個基礎的感知過程,他們可以通過教學系統提供的關于生物的學習軟件,對教材內容進行一個全面的體驗與了解。如在學習《人的生殖》這一課時,課前學習中學生們可以通過操作Anatomy4D教學軟件對這一內容進行學習,通過軟件了解到人體的組織結構。
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制作相關的模型與收集資料來進行課前學習。如在學習《人體內物質的運輸》關于“心臟”這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親自制作一個心臟的模型來進行學習,或者收集“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這一知識點的相關資料來完成對知識點的感知與了解。
(二)進行交流探究
學生們在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對相關內容有了充分的體驗與了解之后,一般會發現一些東西或者是產生疑問。這時老師就可以利用課上的時間,讓學生們帶著問題來一起進行交流研究,課堂上組織交流與探討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以前的課上交流,同學們只能通過課本上僅有的圖片和內容進行語言交流,現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學習終端。云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們交流環節的方式變得更具多樣性,他們可以利用文字、圖片以及影像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研究。如在學習《種子的萌發》這一內容的時候,學生們可以通過利用網絡模擬一個種子從種植到發芽的過程,通過觀察將相關數據記錄下來,進行分析并且得出結論。
(三)提煉知識點
老師應該培養學生們提煉概念的能力,在他們進行自主學習的時候,要教會學生有意識地通過對事實的了解與認知,以此為基礎對教材中知識點的概念進行提煉與總結。對課前學習和課上探討的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老師要引導并且幫助學生利用這些問題進行對知識概念的概括和提取。
如在學習《細菌與真菌》這一章節的時候,老師在課堂教學之前,要先將學生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根據教材上的章節來分為“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病毒”等不同部分的問題,在每一部分的教學中,將學生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圍繞這些展開教學。在關于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學生們提出的細菌和真菌生存的條件、培養它們的方法、它們之間的形態結構等問題進行探討和探究,這樣不但有利于同學們在腦海中建立一個關于細菌真菌病毒內容的知識框架,同時還能將細胞結構等一些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加強對這些內容的學習與記憶。
(四)進行生物實驗
翻轉課堂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不高的問題,在課堂上有效地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實驗途徑和實驗材料,學習一些方法開展實驗。實驗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組織實驗教學。在實驗中,根據實驗主題,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實驗探究。結束實驗后,分小組展示實驗成果。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學生可以進一步發現問題。教師及時指導,給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如在“練習使用顯微鏡”一課中,教師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先進性評測,及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問題。確定問題后,再開始實驗。實驗中,借助課前掌握的操作方法,觀察放置的切片。為了提高生物實驗的趣味性,利用互換角色的方式,展示實驗,并對不規范和錯誤之處進行及時糾正。教師的適當點撥與指導,真正將學生當作獨立思考的個體,幫助學生養成科學思考的習慣,促進學生學會科學地構建初中生物知識體系。
三、結語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有更多的信息技術和教學資源應用到課堂活動中。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生物課堂中,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在課堂預習、課堂教學以及實驗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白瑞琴.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5).
[2]王崇健.將微課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方法分享[J].農家參謀,2019(08).
[3]黃倩等.翻轉課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