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鵬
摘要:核心素養是新課改針對教學改革明確指出的方向,也是學生成為現代化人才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和品質。新時代下,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響應課改號召,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核心素養的滲透,以發展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為導向對傳統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彌補、優化,以構建具有時代性的高效課堂,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基于此,本文就如何以發展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為導向優化教學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教學策略;優化路徑
前言:
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主要由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品格四部分組成,這對新時代的英語教師教學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推動英語教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核心素養,并找到英語核心素養滲透與實際學情之間的契合點,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不僅習得英語知識,其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文化品格都能得到有效培養。在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基于核心素養滲透優化教學策略闡述幾點自己的思考。
一、基于“思維品質”培養優化教學策略
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將幾乎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如何讓學生獲得更多英語知識的研究上,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處在機械、被動的局面,學生如同機器,除了單純地背、讀、記,沒有自己的思考,探究能力得不到提升。這樣的學生走上社會很難融入其中。核心素養理念下,英語教師應當針對這一點予以重視并著手改變,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將學生培養一個有自己思維的人[1]。例如,在講解“I can play the piano”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擅長的技能與同桌之間展開對話,如“Can you cook?”“Can you play basketball?”“what can you do?”等。相對于大量的知識灌輸,這種讓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保持在活躍狀態,學生活學活用,遇到不懂的表達可以當堂向教師請教,這既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能夠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去總結、梳理知識,通過這種可視化思維工具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形容詞&副詞”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去學習,先在草稿紙中間寫上“形容詞&副詞”,然后向外繪制五條分支,分別是“區別”“變化規則”“原級”“比較級”“最高級”。然后再由每個節點繼續繪制分支,如“變化規則”這一節點,可以繼續繪制兩條分支,分別為“規則變化”“不規則變化”。經過這樣的層層細分,有關于“形容詞&副詞”的知識點以網狀的形式呈現出來,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而且能夠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二、基于“學習能力”培養優化教學策略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習慣性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往往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獲得知識。但是通過這種方式獲取到的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吸收和應用。更嚴重的是,學生雖然掌握了很多知識,但是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在當前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學習能力是每個人融入社會必須要具備的一項能力。具備學習能力,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獲取知識,適應環境,從而獲得終身發展[2]。所以,核心素養理念下,英語教師除了傳授學生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很多初中生在學習單詞的時候感到吃力,大多數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單詞學習耗時耗力,而且收效甚微,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和厭倦情緒,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展。
三、基于“語言能力”培養優化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歸宿,也是出發點。但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專注于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核心素養理念下,英語教師要秉持著讓學生會讀、會寫更會說的教學原則,將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作為一項主要教學任務提上日程[3]。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劇表演,即扮演角色。如講解“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s?”,教師讓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角色扮演。扮演角色不同于課文朗讀,學生要想扮演好角色,需要對人物心理進行揣摩,把握好語調、語氣以及面部表情等。這對鍛煉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當然,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模擬的方式,如講解“What can I do for you?”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模擬出商場購物的場景,然后讓學生自由想象,彼此進行對話,以此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
四、基于“文化品格”培養優化教學策略
忽視了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文化品格普遍較低,這也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核心素養理念下,英語教師應當對此予以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文化的滲透,并且引導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進行對比分析,以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讓學生能夠學會用包容的心態對待西方文化。例如,在講解“Nice to meet you.”“Are you getting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等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西方的禮儀文化、節日文化,并引導學生將其與中國禮儀文化、節日文化進行對比,從而實現對學生跨文化意識以及文化品格的培養。
結論:
將核心素養滲透到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之中,是新時代下英語教師積極響應課改號召的直接表現,也是提升教學實效性必須要落實的教學任務。英語教師要積極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立足實際,給學生設計受歡迎的、合理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在獲得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能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能夠靈活地運用自身的語言能力,使學生成為當前社會真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邢雯嫄.基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J].學周刊,2019(11):124.
[2]冷點.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09):109-110.
[3]林茜,李旋.基于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04):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