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海燕
摘 要:學習歷史的意義不全在于“以史為鑒”,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敞開心胸認識自我、放開眼界與世界對話、一分為二辯證思維。文章從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出發(fā),對如何明確歷史學習意義提升學生歷史素養(yǎng)進行探討,以培養(yǎng)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關鍵詞:歷史學習;歷史素養(yǎng);辯證思維;傳統(tǒng)文化
中圖分類號:G421;G633.5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3-0050-02
每次在給高一年級新生上課時,筆者總有一個困擾:開學第一課要說些什么?請教前輩,他們告訴筆者:就講一些上課注意事項,如課堂紀律、作業(yè)收繳等。實際上,在部分學生和家長根深蒂固的觀念中,歷史是副科,隨便學學,考試及格就可以,完全不必太過重視。為什么要學習歷史?《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這樣表述:讓學生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進一步拓寬歷史視野,發(fā)展歷史思維,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能夠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認識并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為未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打下基礎。因此,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應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歷史,到底為什么要學歷史,從而提升他們的歷史素養(yǎng)。
一、敞開心胸,認識自我
筆者所在的學校處于西北地區(qū)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縣城,學生的學習愿望不強烈。在部分學生的認知里,教師在這個縣城的受教育程度和學歷是最高的,但是收入?yún)s不高。如有的學生說:“考上大學又有什么用,還不是找不到工作到處打工。”還有的學生說:“即使考不上大學,我也可以到北上廣等大城市去打工,同樣可以享受大城市的繁華生活。”這種觀念是從哪里來的?當然是受家長的影響。一些家長認為只要識字就行,讀那么多書沒用。父母的態(tài)度尚且如此,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開學的第一節(jié)歷史課中,筆者會推心置腹地告訴學生們: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你可能干最臟最累的活兒,或者是社會的最底層。但如果你考上大學,你有知識有文化,就有機會有能力改變命運。學生們聽了筆者的話,連連點頭,就連一些最不愛學習的同學也高高地抬起頭,開始認真地聽課。雖然筆者的引導短期內不能改變什么,但卻給學生的心里種下了一粒種子——要改變命運,就要勇敢地走出去,而非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二、放開眼界,與世界對話
歷史必修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課,主要講中國的對外開放。這一課和上一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系,上一課的內容是講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而本課講的對外開放本質上是改革的一部分。備課時,筆者下載了一些課件,大部分都是按照教材思路講授開放的過程,這些內容學生在初中歷史課上已經學習,并且政治課也有涉及,再照本宣科,實際上意義不大,學生也沒有興趣聽。因此,筆者決定重點和學生探討中國為什么開放,這應該是一個突破口。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經濟比較貧困落后,文化上比較封閉保守。西方國家此時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呢?1978年10月22日,鄧小平同志開始對日本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他老人家懷著濃厚的興趣先后參觀了新日鐵公司、日產汽車公司和松下電器公司等三個大企業(yè),并乘坐了日本的新干線。鄧小平同志感慨地對記者說:“這次訪日,我明白什么叫現(xiàn)代化了。”
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同志開始為期7天的訪美活動。百度上有這樣的記載:“在美國載人航天基地——林登·約翰遜宇航中心,鄧小平不僅仔細參觀了宇宙飛船阿波羅17號的指令艙和月球車,還在美國資深宇航員弗雷德·海斯的引導下,登上將于當年底進行首次試飛的航天飛機的飛行模擬器,親身體驗了航天飛機從10萬英尺高空降落到地面的情景……鄧小平當年訪美的最后一站選在美國西海岸的西雅圖。他在那里主要考察了波音747飛機生產線。”鄧小平同志還考察了福特公司在亞特蘭大的汽車裝配廠,他看到福特LTD型汽車裝配生產線的作業(yè),全部工程由計算機控制,每小時可生產50輛這種類型的汽車。據(jù)統(tǒng)計,當時福特公司一個月的產量相當于中國所有汽車企業(yè)一年產量的總和。
兩次對發(fā)達國家的訪問,讓人看到中西方之間的差距一目了然。鄧小平得出這樣的結論:“現(xiàn)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yè)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閉關自守……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fā)展不起來。”(——《鄧小平文選》)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掌舵人下定決心要實行改革開放。通過探討,學生們了解了改革開放的原因,掌握了本課的知識點。
三、一分為二,辯證思維
學生學習歷史時,還要會辯證思維。歷史必修一“甲午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一課,講到李鴻章時,筆者問學生:李鴻章是個什么樣的人?很多學生異口同聲:賣國賊。那么,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甲午戰(zhàn)敗,72歲的李鴻章拖著久病之軀赴日本下關談判,被一個日本人一槍打到臉上,他左頰中彈,血染官服。他用這一槍把賠款三萬萬兩白銀換成了賠款兩萬萬兩。簽署《馬關條約》后,受盡屈辱的李鴻章起誓:“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國土!”回國后,迎接李鴻章的是朝野上下罵聲一片。
暫且不論李鴻章是不是賣國賊,再來看看他與其他洋務派人物為推動中國近代化所做的努力。他們購買外國機器設備,聘請洋匠,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等軍事工業(yè);后來為了解決資金、運輸?shù)葐栴},又創(chuàng)辦了中國近代第一家輪船運輸公司——輪船招商局;向外國購買槍炮,創(chuàng)辦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為擺脫受制于洋匠的窘境,創(chuàng)立翻譯館及各種專業(yè)化學堂,培養(yǎng)翻譯人才、技術人才,派留學生出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文化,容閎、詹天佑等都是留學生中的佼佼者。這些舉措,創(chuàng)造了很多個中國第一:創(chuàng)立第一批近代化企業(yè),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瓦解了自然經濟;建立了中國的輪船公司、鐵路和電報事業(yè),促進了中國水陸交通、電訊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立第一批近代化軍隊,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強國防實力;培養(yǎng)第一批近代化人才,這些人才接受了先進的思想,為改造中國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當然,大家不能據(jù)此就斷定李鴻章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完人”。晚清時人曾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說明李鴻章是一個大貪官。教材中寫道:李鴻章臨死時給后代留下了四千萬兩白銀的遺產,約合半年國庫收入。合肥的李鴻章故居,現(xiàn)存有四進五十余間房,實際上僅為原先的十二分之一。房屋尚且如此,在富商官僚都愛買田置地的封建時代,他的土地又有多少呢?
李鴻章的例子告訴大家,歷史人物往往有多面性,評價歷史人物不能標簽化、臉譜化。評價歷史事件同樣如此,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會不同。在這里,筆者要告訴學生的是:多角度看問題,不迷信,永遠保留一顆探求真理的心。
總之,學習歷史不能過于功利化,不能只著眼于高考。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考慮,讓他們敞開心胸、放開眼界、辯證思維,努力提高自己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才是一個高中歷史教師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參考文獻:
[1]黃克勤,龍益軍.中學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特質與培養(yǎng)[J].教學與管理,2018(07).
[2]雷銘,朱立明,武麗莎.融入與充實:從核心素養(yǎng)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J].教育科學研究,2018(02).
[3]張華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素設計探析——例談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02).
[4]雷銘,朱立明,武麗莎.融入與充實:從核心素養(yǎng)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J].教育科學研究,2018(02).
[5]陳超.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與培養(yǎng)[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1).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Students' Historical Accomplishment by Significance of History Learning
Miao Haiyan
(LinTao Middle School of Gansu Provine, Lintao 730500, China)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history does not lie entirely in "learning from history", but the mor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lies in opening one's mind to know oneself, opening one's horizon to dialogue with the world, and dividing it into two dialectical thinking. Starting from the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learn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historical literacy so as to cultivate more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history study; historical accomplishment; dialectical thinking; traditiona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