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嫻
小學生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班主任擔負著對小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任務。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引導示范作用,多措并舉,結合教學生活實際,做到因地因時制宜,確保德育收到實效。
一、采取激勵策略,加強生活化教育
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想要落實生活化教育,需要注重激勵策略,這種激勵策略的實施,目的在于通過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的現實價值。
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于一些生活小事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簡單來說,教師可以學期作為考察期限,考查學生在一學期內的具體表現并給出一定比例的積分,最終根據積分對學生進行獎勵,同時這些積分還會用作期末評優評先的考評中。教師可以從上課表現、生活表現以及作業表現三個維度進行評分。如有的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有的學生勤快,愛干凈,從來不亂丟垃圾;再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幫助同學,不僅寫作業認真,還會幫助后進生解決疑難問題等。這些行為都可以作為考察點,予以獎勵或者批評。通過這種激勵方式,學生能夠更加重視班級規章制度,而且也會自覺、自愿遵守,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德育培養的目的。
激勵策略之所以有用,就在于學生因為受到了激勵,會更加認真對待班級規章制度,懂得約束自身行為,也會在積分制的反饋中,明確行為合理與否,從而起到德育作用。
二、開展實踐活動,落實道德教育
當前,小學德育未能取得切實效果的深層次原因是教師過分注重語言的引導,卻沒有滲透實踐的重要性。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增設德育實踐活動,讓德育從語言的空中樓閣中落實在行動里,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實踐的必要性。
例如,班主任可以根據不同的節日開展與之相關的主題活動。3月12日植樹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作植樹節活動的手抄報、植樹環保宣傳,給學生播放綠化環保的相關紀錄片等。有條件的話,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給學生講解植樹注意事項,發給學生植樹工具和樹苗,指導學生種樹。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開展一些賦予人文氣息的主題活動,對于當前小學生來說,展開國學教育是很重要的,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節目,觀看節目之余,班主任還可以展開一系列相關活動,如詩詞飛花令、講故事、讀書分享等,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文化道德修養。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進行德育需要注意結合年齡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那么教師可以此為切入點,引入富于道德教育色彩的動畫,讓學生觀看,從而使他們的心靈受到道德感染。
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感受到德育的價值,也會自覺遵守道德約束。同時,實踐與理論的相結合,確保學生能夠將德育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成為知行合一,樂于奉獻的人。
三、注重家校合作,促進學生成長
學生的成長不僅需要教師的培養,還需要家長的參與。對于當前的小學教育而言,班主任需要重視家長的作用,主動和家長進行深入溝通。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因此對于班主任而言,實施德育工作時需要聯合學生家長,借助于學生家長的力量,共同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將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向家長進行反饋。還可以借助于朋友圈或者公眾號,將先進的教育理念或者教學案例分享給家長。班主任還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就學生的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班主任還可以建立學生的成長檔案,定期進行家訪,和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和家長共同討論學生發展的可能性,以及當前的學習或者生活中產生的不良行為習慣,讓家長全方位了解學生的情況。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制作相應的成長檔案,檔案上按照階段記錄學生的日常表現,如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在校的日常行為、成績以及其他較為突出的方面。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向家長滲透這一措施的必要性,鼓勵家長為學生制作一份家庭表現檔案,著重記錄學生在家庭中的行為舉止。然后彼此定期交換閱覽,這樣有助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而且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率。
對學生而言,除了學校以外,家庭是對其人生影響最為深遠的因素。教師需要積極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發揮家長對學生發展的積極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