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
【摘要】體育生活化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小學體育基本教學理念之一。本文主要通過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的發展和轉型進行研究,著重探討在當前發展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學生活化的可行性,以此來為小學體育課堂的改革和創新奠定基礎,為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體育;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索
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因此學生在生活中的感悟和領會也就成了教育的一部分。生活是教育教學的核心,教育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體育生活化的探索,重點對體育生活化的教育實踐內容和具體意義進行分析,以此來為我國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體育生活化的概念簡析
體育生活化的主要內涵就是人們在體育運動的基本形式和內容之下,使自身的生活更加充實,在有效提升自己身體素質和能力的基礎上促進生活質量的提升與發展。體育生活化的改革主要體現了體育對人體的實際促進和發展效果,加強健康狀態的獲取和運行,使體育活動和體育行為能夠更多地對不同人和家庭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從一定角度上看,體育生活化是體育逐漸向著生活方向滲透的主要形式,其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提升,來融入生活中,這與教育內容的本質含義相同是無法分割的。
二、小學體育生活化教學的意義與必要性探究
在傳統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小學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由于自身掌握的體育技能和技巧不足,因此就會忽視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實踐過程的體驗。這就導致學生難以在終身體育的觀念下獲得良好的教育,最終小學體育教學效果較差,整體的作用發揮也不夠明顯。為此,教師就需要積極對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通過體育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開展真正將“教”與“學”進行有效融合,以有利于小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育素養的培養及增強實踐過程的體驗效果。
三、小學體育課堂生活化教學實踐策略探究
1.課前熱身生活化建設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要能夠更好地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在課前熱身階段,教師就需要在充分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重點設計教學案例,加強整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規劃設計,同時,還要積極主動地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況,在教學過程中明確生活化的教學觀念,選擇更加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從現有的生活經驗中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體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小學體育教師還需要結合體育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為生活化教學內容的開展做出積極的準備。課前引入是課堂教學內容開展的初始設計階段,其引入方式的效果對于學生課程知識的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顯的影響。為此,學生就需要在生活中綜合利用這一方面內容,通過自身生活經驗來更好地挖掘實際事例。
2.基本部分生活化
體育課程的主體教育部分,是整體體育教學的核心環節,也是進行知識傳授的重點部分。主體教育環節的設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與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較好的促進效果。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積累是課程步驟和階段性發展的主要內容,也是教師實現教學內容的重要方式之一。為此,教師就需要合理利用體育教學器材和資源,并在學生當前實際學習習慣和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體育器材運用和訓練的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身邊的體育教學器材,并在生活化元素的激發下收集各種生活廢棄物和材料進行體育器材的制作,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與動手操作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有效激發,學生也能夠樹立“隨時、隨地都能夠通過體育器材的利用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報紙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但在閱讀完相關的新聞內容之后,報紙就成了廢棄物,通過報紙的回收與利用來進行體育教學可以成為小學體育教師開展生活化體育教學的內容之一。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進行報紙等廢棄物的收集,并在體育投擲課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紙飛機的制作,并讓學生練習投擲紙飛機。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體育鍛煉之余,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以何種形式和結構的紙飛機能夠飛得更遠,以何種方式進行紙飛機的投擲能夠達到更好的飛行效果。之后,在投擲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擲得準和擲得遠。這些由學生收集、開發的生活器材,既發揮了體育生活化潛在功能,又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3.結束部分生活化
體育課的結束部分是一節完整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設置需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放松活動應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動都可以采用,游戲、歡快的集體舞、互相按摩、自我按摩、調整呼吸、意念放松、聽一段優雅的音樂,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優美的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賦予人們的恩賜。這樣可以克服體育活動中教學呆板、單調的現象,增加娛樂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參與練習的興趣,消除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疲勞,使其真正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進而樂于接受體育的啟蒙教育。
教學活動還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內容以及生產勞動進行有效結合,并要求學生能夠進行更多形式的學習內容設計,以此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促進其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投擲訓練時,除了利用廢棄物進行紙飛機的制作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自制沙包,繼而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其進行使用。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在投擲訓練的過程中,有效地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更好地體會到動手實踐帶來的快樂。體育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體育。只有更好地培養學生學會探索、學會創新、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才能最終培養學生終身的體育意識。
四、結語
當前學生的生活在家長的溺愛之下,這往往會對其性格的培養和價值觀的養成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對于其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交往也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使其難以快速地融入社會生活。為此,“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就逐漸成為小學階段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體育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和實施,是當前體育事業發展和創新的重要體現,也是加強體育在實際生活中重要體現的主要方式之一。將生活融入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讓體育教學以另一種方式回歸于生活也是體育追求的目標和形式之一。因此,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師就需要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之下,積極樹立良好的體育教學觀念,并加強教育思想對學生的實際影響,加強體育生活化教學內容的有效實施,繼而整體性地提升體育教育教學的水平和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尤靈勤,王穎. 小學體育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索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8):60.
[2] 施燕飛. 活化小學體育課堂——小學低段體育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