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開設了科學課程,如何上好它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認知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對科學課程卻非常的好奇。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往往是引領學生上好一節科學課的關鍵。科學、合理、嚴謹地上好科學課,是每位教師的基本素養。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5-00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057
一、要上好科學課,教師就要有扎實的基本功
科學課程教學包含了課堂的基本要素,包括課堂引入、講解、分析、歸納、總結、練習等環節,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篇目選取不同的課堂流程。科學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要用事實說話,一般是通過幾個現象明顯的實驗來驗證結論的正確性或是探究發現新的結論。有經驗的教師基本功扎實,尤其是導入新課這一方面,會根據篇目的內容設計精巧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眼球,且課堂語言精練。
二、科學實驗課的探究過程要符合實驗課的特點
要上好一節優質的科學課,教師應該做到根據觀察實驗探究活動“發現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
案——實驗過程——收集數據——得出結論”這一探究環節來設計教學活動。如此設計完成效果好,實驗現象比較明顯,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也符合探究未知現象的一般步驟。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到各個小組,對出現的各種問題予以解決,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三、要上好一節實驗探究課,教師在課前應準備充分
教師在上科學實驗課之前一定要檢查每組實驗器材是否完好。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可能會有部分教師課前對實驗器材準備不齊全,對實驗課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應變能力差,影響了上課的效果。如個別教師在課堂實驗時出現干電池沒電,小燈泡不亮,磁針不發生偏轉;小燈座接觸不良,電路中沒有電流;小燈泡已經燒壞,教師卻沒有發現;導線接觸不良,對突發問題考慮不全面等問題,影響實驗的過程。因此,為避免突發狀況的出現,教師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
四、教師上好一節科學課,術語要規范
小學科學是一門比較嚴謹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尤其是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要運用規范和準確的科學術語。在科學實驗課程教學中,各農村小學由于沒有專職科學教師,科學教學大部分都是語文或數學教師兼任,科學術語極不規范。如個別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把實驗過程中出現的誤差解釋為錯誤;部分教師在做六年級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池短路增大電流的實驗過程中,不給學生強調清楚該實驗是“一觸即放”,要求短路的時間特別短,僅僅是看到現象即可放開連接電池正負極的導線,而教師和學生一起做實驗的時候,讓電池長時間短路,導致電池發燙受損;還有的教師在實驗過程中不理解短路的意思,在給學生強調時反復使用“讓電池短一會兒路”等極不規范的語言。
五、科學課程設計要嚴謹,不能隨意
要上好一節科學課,尤其是一節優質的科學課,必須先要設計好上好一節科學課的基本環節,然后在此基礎上設計好本節課探究的實驗,預設實驗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講清楚實驗的過程和方法,這對教師上課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課堂環節的設計不能隨意,更不能隨意拓展延伸,要拿捏好科學課堂的度。在上課過程中,有的教師為了突出教案中制訂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竟把科學實驗課上成了愛國主義教育課,脫離了科學課堂應有的面貌;有的教師重難點把握不正確,隨意加深科學課程的難度,如在觀察小磁針偏轉得出導線中有無電流時,竟然引用了歐姆定律(“右手定則”初三才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拓展得太深了,只要讓學生觀察到小磁針偏轉,說明導線中有電流就行,沒有必要拓展,這就是課前設計隨意性太大,不能準確把握課堂的重難點所致。
六、科學探究實驗注意事項應該特別強調
科學探究實驗前,師生在設計好實驗步驟之后,教師應特別強調實驗應注意的事項。部分教師在做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因為沒有講清楚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導致實驗過程中不可預見的情況發生了,如個別小組隨意加大電池的數量,導致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小燈泡燒壞了,無法進行實驗;電池瞬間短路強調不到位,學生讓電池長時間短路,導致電池過熱,電池燒壞了,無法進行下面的實驗。這些可能出的問題本來是在上課前可以列入注意事項的,問題就出在教師沒有很好地把握課堂,事先沒有發現問題的所在,使課堂出現種種不可預知性,導致課堂實驗失敗。
七、科學和環保的理念要融合在一起
上科學實驗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環保理念的滲透。在上課過程中,由于短路實驗會導致部分電池損壞,變成廢舊電池,教師應該順便強調廢舊電池不能隨意亂扔,以保護環境,但基本上所有的教師都沒有強調這一點。其他實驗過程中也是一樣,尤其要告訴學生,在處理廢水廢液的時候不能隨便傾倒,而應該由教師收集起來集中處理。
總之,要上好一節小學科學課,并非易事,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扎實練好自己的基本功,課前準備好實驗內容,預設好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在上課過程中做到規范和嚴謹,基本就具備了上好一節優質科學課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范文娟.如何上好一堂科學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2).
[2]許國濱.試論中國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J].中國校外教育(基礎版),2010(8).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王三喜(1979.9— ),男,漢族,甘肅民樂人,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