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 2020年,我國正處在實現小康目標和百年中國夢的重要交匯點上。為了促進小康社會的建設,必須注重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在土地使用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建設用地的擴張是目前存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要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為我國實現可持續化發展與城市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基于此,針對城市規劃、土地規劃進行討論,提出提高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質量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 城市規劃;土地規劃;城市建設用地
中圖分類號:TU984.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65
在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不斷提升的經濟發展速度需要城市土地資源的支撐,城市規劃及其土地資源利用兩者之間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與此同時,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會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環境的相關工作進程。所以,關于城市中的土地資源利用問題,政府必須重視起來,并配套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現如今,我國正在快速發展,城市中建設用地的擴張問題特別明顯,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之間的聯系與矛盾也越來越明顯。研究與討論城市規劃以及土地規劃對于城市用地擴張建設所產生的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協調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發展的價值
協調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發展的價值在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而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的協調發展是區域經濟的健康基礎。城市規劃以及土地規劃部門的體系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因此在改進和改善過程中,兩個計劃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和協調,最終導致計劃與實際中的城市建筑工地的擴張產生脫節現象。同時,在城市規劃中,城市人口主要包括有農村戶口的居民以及在城市居住的非農民戶口工作人員,同時還涵蓋了在城市臨時居住超過一年的人。城市規劃中規定的城市人口的涵蓋人群遠遠大于在土地規劃中規定的涵蓋人群[1]。
2 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的差異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全方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及水平,加強各種建設項目的空間統籌及時序統籌,科學合理地使用現有的土地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其他相關法律規定來科學合理落實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
2.1 規劃思路不同
土地規劃的規劃目標值中涵蓋了農田的保護面積、耕地的保有量、新增建設用地等各項指標。在土地規劃具體落實的過程中,要合理處理各項用地指標,做到制約與平衡,特別需要強調其自上而下的剛性管控作用。與土地規劃相比,城市規劃涉及方面較廣,綜合性較強,涉及社會、歷史、經濟、人文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需要在現實的工作中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此,在城市規劃中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與城市發展的規律,實現其目標的準確建立。將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土地規劃自上而下的指標控制性相比城市規劃更高,而城市規劃相比土地規劃更需要多種條件的約束來分配資源[2]。
2.2 參數統計口徑不同
在規劃控制指標方面,土地規劃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部分,即農業用地指標與建設用地指標。為了使耕地得到明確的保障,在其規劃中就會明確規定在規劃期內的建設用地總量,并且用約束性的指標來控制建設用地的無序擴張。而城市規劃較少考慮保障農業的用地發展,因此在落實規劃的過程中,要以《城市用地分類和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作為核心依據。人口方面,在安排土地的使用過程中,其人口的概念主要涵蓋集體戶人口、城鎮人口、農村戶人口以及非農村戶人口,而流動人口并沒有體現出來。但是在城市規劃當中,則納入了滿一年以上居住人口。根據2020年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入住城市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城市流動人口數已經達到了2.36億,占總人口數的16%,占據了城市在城市用地規劃中的20%。
3 城市建設用地擴張對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的影響
3.1 對城市建設用地的影響
現階段,針對國家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政府部門頒發并實施了土地宏觀調控、土地集約利用、節約用地等多方面政策。政策指出,土地規劃是經濟規劃的首要標準,在一定范圍內屬于有關部門對經濟發展趨勢的預測。土地規劃與城市規劃十分復雜,涉及多方面內容,一旦規劃設計完畢,則直接影響著城市的建設用地。實際工作中,應盡可能保證土地規劃、城市規劃有著長遠目光,具有大局性和前瞻性,避免產生重復開發、資源浪費等情況[3]。
3.2 對建設用地空間分布的影響
在城市發展中,受城市土地規劃影響最大的就是城市空間布局設計,在城市規劃用地的過程中要結合發展情況來制定其工作內容以及范圍,一個科學的規劃能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以及資源配置能力。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城市中的用地需求也隨之增多,因為以前的一些沒有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規劃,使得城市中有部分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阻礙了社會的發展。所以,城市以及土地規劃對于建設用地的空間分布有非常大的影響。
3.3 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編制的影響
就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而言,城市建設用地擴張計劃需要一定的靈活性,但是與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相反,我國目前的城市擴張計劃多年來已經發生了變化。在準備、實施以及修訂城市建設計劃時,其他兩個方面均受到影響,并且在計劃準備過程中所有環節之間缺乏協調,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解決和修改,這導致城市建設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城市建設的發展進度。所以,土地與城市規劃的協調發展對規劃城市建設用地擴張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4 提高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質量的建議
為了保證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的質量,必須保證規劃的協調統一,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提高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效率與質量。
4.1 利用信息化手段
根據我國目前城市發展情況,必須以信息化手段來有效協調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對土地資源進行全方位監測。政府相關部門加強數據分析監測,明確土地規劃,節約成本。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空間規劃系統,做好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統籌發展。全面整理空間規劃體系,結合區域發展需求,整體協調空間規劃,細化規劃內容[4]。
4.2 提高生態文明意識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人們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關注。生態環境和民眾的生活環境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建筑用地的迅速擴大給我國的生態環境帶來了許多問題,城市的生態環境備受民眾的關注?,F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我國重點發展建設方向。作為負責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部門,城市規劃、土地規劃兩單位應該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在實際工作當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長期穩定發展原則,促進生態經濟、社會經濟的深度融合,在確保城市建設質量、建設效率的同時,盡可能做到生態文明建設,以此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政府必須充分做好引導工作,在城市建設發展中強制執行環境相應的保護措施,通過法律形式制定相關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標準。這樣可以確保所有開發項目都遵循相應的規則,并且還可以開展環境保護活動[5]。
4.3 建設城市發展規劃體系
建立協調的發展規劃體系在制定城市和土地規劃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有關政府部門應努力嚴格控制編制以及批準相關的工作,并從根源上減少問題的產生。此外,為了及時向行政監督部門傳達各種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和反饋,必須在批準后的一定時間內發布。國土規劃部門應加強以及實施相應的監督工作,建立土地使用監督方面的法律制度,對土地規劃和土地使用施加一定的限制,這是國土規劃部門實現其職能的重要體現。同時,需要加強土地規劃以及管理部門人員的素質建設,創建專業的團隊,并確保工作能夠有效完成。另外,需要舉行定期的土地規劃方面的交流會議,以征求多方的意見,確保規劃的客觀性和完整性,并避免由于缺乏溝通而引發問題。在城市規劃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要制定合理的規劃方案與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證對規劃工作可以進行有效的管理,并加強工作人員技術水平[6]。
4.4 整合政府的管理職能
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的行政管理部門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因此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之間缺乏充分的信息共享以及及時的溝通。所以,有必要整合國家各部委的行政職能,建立并完善更適合我國社會計劃管理的體系。協調城市和土地計劃的發展,建立一個上下互通的計劃管理系統,可以提高在統一行政控制下計劃的實際制定效果。同時,相應的計劃管理系統的開發需要充分考慮到國家與區域之間發展的實際水平,廣泛征求各種利益相關者的計劃意見。在此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土地規劃和城市規劃存在分割現象。
5 結語
城市和土地規劃工作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著城市建設用地的用地指標以及空間分布。提高城市擴張的有效性,為城市化尋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當前城市擴張、土地擴張的重點。城市規劃與土地規劃的協調發展在擴大城市建設用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國家應高度重視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整合國家政府部門的管理職能,加強政府管理,建立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綜合開發規劃體系。
參考文獻:
[1] 金浩然,馬萍萍,戚偉,等.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影響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7,31(7):22-27.
[2] 李鋒.論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影響[J].江西建材,2017(24):33,37.
[3] 武岳.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影響[J].住宅與房地產,2018(2):60.
[4] 李云霞.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影響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2):40-41.
[5] 李鋒.論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影響[J].江西建材,2017(24):33,37.
[6] 金浩然,馬萍萍,戚偉,等.城市規劃和土地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擴張的影響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7,31(7):22-2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