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菲

一、案例背景
人們用最美的語言來稱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些都不斷激勵著筆者嚴格要求自己,熱愛學生、嚴謹教學,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與責任來詮釋一名普通體育教師的價值。
二、案例描述
新學期的第一節體育課,我走進一(1)班的教室,屋子里55雙明亮的眼睛齊刷刷地看向我,當時我有些小緊張,但又很興奮。我走向講臺,在黑板上寫上了大大的3個字“于老師”,然后說道:“孩子們,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體育老師,以后同學們可以叫我于老師。”還沒等我說完,學生們就用稚嫩的聲音參差不齊地喊道,“于——老——師”。我頓時倍感親切,也感覺到身為教師的自豪。接著我就開始讓每個學生作自我介紹,當輪到一個小男生的時候,只見他趴在桌子上不敢抬頭,于是我走了過去輕輕地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說:“孩子,輪到你了,站起來讓同學們認識一下吧。”他還是許久沒有站起來,我心想:“他可能是膽小吧?”當時也沒有太在意,就直接讓下一個學生繼續,這是我們的第一次相識。課后我第一時間找到班主任才得知,這是一名先天性肌無力的學生,他可能永遠無法站立,只能與輪椅為伴。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十分震驚,一個健康孩子的童年該是多么的幸福啊,每天在父母的呵護下無憂無慮、幸福快樂地成長,而這個孩子的童年又是怎么過的呢?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這個可憐的學生,雖然我不能改變他身體上的缺陷,讓他重新站立起來,但是作為教師我一定竭盡全力幫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礙,讓他建立信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勇敢地去面對未來。
從此,每當有他們班體育課的時候,我都會第一時間來到教室,用輪椅把他推到操場上,再組織其他學生站隊,安排本課內容。這個小男孩坐在操場邊的輪椅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其他學生看,用僅能活動的上半身艱難地模仿著各種動作。起初學生們只是很好奇他可以坐著上課,并投來了異樣的眼光,后來慢慢地就有一些學生開始嘲笑他站不起來,不能一起游戲玩耍,不能完成各種動作。我告訴其他學生:“這樣是不對的,他和你們一樣有上課的權利,只不過他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暫時不能站起來上課,我們應該幫助他,而不應該嘲笑他。”
后來我發現,他變得更加內向起來,開始不想出來上體育課了。他對我說:“于老師,我不想再出去上體育課了,我就想呆在教室里面。”我問他:“你為什么不想上體育課了呢?”他說:“于老師,我什么也做不了,出去也是白出去,還不如在教室里面看看書、寫寫字。”我說:“孩子,這樣想就不對了,誰說你什么也做不了,你和其他同學一樣,一樣可以完成練習,不信我們打個賭,這次學校的運動會你就可以代表你們班級參加壘球比賽。”他驚訝地睜大眼睛看著我說:“真的嗎?老師,我可以參加運動會?”我說:“只要我們一起努力練習一定可以的。”
從此以后的每節體育課上,我在安排好其他學生的同時,給他單獨安排了上肢力量的針對性練習,比如:通過練習雙手握小啞鈴上舉,加強他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的力量,逐步教給他投擲壘球的動作方法和技巧。在練習的過程中,由于他坐著輪椅,無法將球正常從頭上拋出,我就帶領他一遍遍練習,反復做示范,邊做邊講解和糾正動作。他每次都學得特別認真,即使練得筋疲力盡、滿頭大汗,也沒有一句怨言。在我的鼓勵下,他的動作越來越熟練,壘球投得也一次比一次遠,還經常會得到其他學生的掌聲,在他的臉上我終于看到了久違的笑容。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年一度的校春季運動會上,他為班級奪得了年級男子組壘球第二名的好成績。第二天體育課上,他坐著輪椅把獎牌拿到了我的面前,用稚嫩的雙手把獎牌掛到了我的脖子上,緊緊地擁抱著我。那一刻我十分激動和感動,眼淚不禁在眼眶里打轉,想著:我愿做你的雙腿,帶你跨越人生的溝壑!于是,我一把將他抱起,在操場上跑了一圈。我永遠不能忘記那一刻,因為那一刻讓我第一次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堅信愛與責任的力量。
三、案例反思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到無比的幸福,因為我們都擁有健康的身體。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一些不幸的殘疾兒童,他們無法享受人生的快樂,他們有的永遠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不知道世界如此多彩而美麗;有的永遠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從沒聽過小鳥歡快的叫聲,不能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情感,更不能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快樂;有的因為雙腿殘疾而無法快樂地游戲、玩耍,有的因為雙手殘疾無法正常地生活。他們渴望得到社會的關懷,得到學校的溫暖。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更應該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愛,讓他們和正常的學生一樣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能感化學生,感動家庭,也會不斷地感化社會。筆者選擇了教育事業,就會為此奮斗一生。因為,筆者擁有著學生會心的微笑、成功的快樂與健康的身心,擁有著桃李滿天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