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萍
摘要:隨著科學管理思想和方法在中國的不斷發展,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已經得到廣泛認同,并且越來越被我國制造企業所采用。但基于我國制造業管理基礎相對薄弱,實際運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本文詳細地闡述了目前我國制造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的解決對策,力圖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目標;對策建議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概述和作用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概述
全面預算是指企業為實現一個預算期內的戰略目標,按照一定的流程編制、審核和批準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總體規劃。全面預算通常反映企業未來一年業務活動的總體計劃。全面預算管理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實行全員、全程、全額管理。
(二)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能把企業所有關鍵問題融于一體的控制方法,對于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意義重大。
1.有利于提升企業戰略管理應變能力
利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可以將企業戰略目標以量化結果提前固化下來,且將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與預算的執行緊密結合。通過有效監控預算執行情況,防止出現重大預實偏差,可以最大程度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另外通過預算年度業務活動梳理,可以幫助企業發現新機遇或挑戰,有利于動態調整企業戰略規劃,提升戰略管理應變能力。
2.有利于提高企業資源使用效率
企業各部門對資源的需求以及使用資源的效率會通過預算指標數據直接體現出來,因此將預算作為分配企業資源的重要手段,通過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平衡,可以對企業有限的資源按業務優先秩序進行調配,有利于提高企業資源使用效率。
3.有助于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
企業下一年度的經營情況,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風險可以通過編制全面預算被提前揭示出來。公司管理層可以根據預算結果提早發現潛在風險,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達到規避或降低風險的目的。
4.有助于加強預實對比監控,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預算的編制過程就是向企業各部門設定業績指標的過程,將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與業績目標指標進行預實對比分析,能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監控反饋,以及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二、制造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國許多制造業企業已經或正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以期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促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但實際運用中還不夠完善和成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預算組織體系不健全,企業管理層對預算重視程度不夠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集成度很高的系統管理方法,貫穿在企業產、供、銷、人、財、物各項業務活動中,因此需要企業管理層高度重視,建立起完善的預算組織架構體系,方可調動企業全員積極參與。但是實際上很多企業片面認為預算管理工作是企業財務部門的事情,其他部門對全面預算管理認識缺乏,參與意識不強。甚至有的業務部門或職能部門以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會使業務流程復雜化,增加工作量為借口,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消極應付或拒不配合。
(二)預算編制缺乏合理性,客觀性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是為了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得以實現。所以需要企業各部門協同作戰,統籌規劃各項業務活動和管理方案,有效聚集各項經濟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使之形成有序集合,協調行動,最后形成企業的整體“作戰方案”。但目前不少制造業企業采用的仍是以財務部門歷史數據及相關人員專業經驗為依據的預算編制方法。往往僅在上個預算年度基礎上進行簡單增減,各部門之間沒有進行充分溝通協調,統籌規劃,也沒有對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進行有效分析,更沒有將預算編制管理與企業戰略目標緊密結合,導致依據預算結果所做出的決策缺乏合理性、科學性,令企業戰略目標嚴重脫離外部市場環境。
(三)編制方法落后,缺乏信息化管理技術
預算編制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工作量繁重,涉及了企業產、供、銷、成本、費用、資金等眾多信息數據,且各種數據之間具有非常強的勾稽關系。所以預算編制往往需要有一套完整的預算編制方法、流程以及信息系統。當下我國大部分企業信息化程度較低,數字化管理還相對落后,缺乏IT系統、大數據信息支持,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之間難于形成有效銜接,給全面預算編制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
(四)預算考核機制不建全,預算剛性不足
全面預算管理以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為目的,因此戰略目標需要以預算指標形式,向下分解為部門預算指標。預算指標經過批準下達后,預算執行部門應當將預算目標作為預算期內組織協調本部門內各項經營活動的基本依據,并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確保預算剛性執行。但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沒有結合在一起,預算執行結果和績效考核不掛勾,或者考核指標單一,又或者僅重視考核預算完成情況,忽視預算編制考核、預算執行考核,導致預算剛性不足,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全面預算管理的控制功能。
三、完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整合性管理工具,具有全面控制功能,為使該管理工具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完善。
(一)健全完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架構
健全的全面預算組織架構體系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首先應該在企業董事會領導下成立企業預算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或副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產、供、銷、財等各模塊總監級別人員擔任委員。預算管理委員會負責審議預算目標方案及預算目標分解方案,并且負責監督檢查全面預算執行情況。
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預算管理工作組,作為預算管理日常工作機構,可由預算委員會副主任擔任預算工作組組長,工作組成員由產、供、銷、財等各部門經理、業務主管或骨干組成。預算工作組主要負責組織年度產、供、銷目標規劃,組織各部門費用預算編制工作,審查部門預算平衡,匯總編制預算草案并提交審議。并且負責預算管理日常事務的協調,執行監督和預算分析工作,定期向預算管理委員會報告預算執行情況。
企業各部門則為全面預算的執行部門和責任部門。負責編制本部門預算底稿,為預算管理工作組預算編制提供依據;負責本部門各項成本、費用和業務目標的編制、上報、控制和分析工作,將經批準下達的預算目標分解落實到本部門經營管理中,監督檢查本部門預算執行情況,接受預算管理委員會和預算工作組的檢查和考核,并對本部門預算執行結果承擔責任。
企業每個部門設立一名預算管理專員,負責組織協調本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包括組織預算底稿討論,預算報表填報,預算監督和預實分析等工作。
(二)梳理年度業務計劃,制定合理預算編制日程表
年度預算編制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工作,需要花費企業各部門相關人員大量時間、精力,所以強有力的組織工作非常重要。一般來說,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組應在預算年度的上年9月初制定出預算年度的《年度預算編制日程表》。該日程表主要規劃預算編制各的階段時間安排,包括預算編制準備階段、預算底稿編制階段以及企業管理層與各預算部門訪談階段的時間安排。該過程中重點強調業務部門要詳細分析預算年度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對行業的影響,以及行業內競爭態勢的變化情況,針對這些變化,各業務部門的應對方案等。另外,對內還需分析企業本身產能變化情況以及對產能瓶頸等進行詳細研究,以確定預算年度應該“以銷定產”還是“以產定銷”。
該日程表還需包含預算編制各階段需要完成的具體工作內容、責任部門、以及工作形成的文檔和提交審批的方式等等。嚴格按照該日程表以及企業預算制度編制而成的預算方案,方可體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預算編制思想,以及本企業戰略目標。
(三)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預算編制效率
為使全面預算管理工具能很好的落地運用,企業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數據信息化、集成化,通過將企業實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集合,增強企業運行效率。為全面預算的編制、監督和考核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運用信息化數據管理,可以有效分析歷史年度經營狀況,科學制定新的年度計劃,并可以根據信息化系統及時反饋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快速調整,以確保預算不脫離實際市場環境。
目前市場上已有較為成熟的預算編制管理軟件,對于數據量非常龐大的企業,建議引進該類管理軟件,幫助企業順利高效完成預算編制工作。
(四)完善預算考核制度,加強績效管理,確保預算剛性執行
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將企業的戰略目標指標分解到每個部門、每個業務環節、甚至每個崗位,促使企業全員同心協力實現戰略目標。為此企業必須建立預算績效考核機制,企業內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都應該承擔2-3個關健業務指標,指標考核周期可以是每季、每月或每周。并運用信息化平臺及時反饋指標完成情況,促進各預算部門及時進行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對于偏差比較大的,提出改善方案并落實,確保預算有效完成。
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須充分調動企業各級責任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強化責任意識,因此建立完善的預算組織體系至關重要。在強有力的組織管理體系下,充分調動全員參與預算管理,詳細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戰略預算目標,并加強預算考核,確保預算剛性執行,方能保障企業戰略目標有序實現。
參考文獻:
[1]俞金球.制造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10):99+101.
[2]21羅麗華.制造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與對策[J]管理論壇.2019(18):280+283.
[3]陳麗麗.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和對策[J]經管空間,2016(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