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妮
摘要:微博是信息網絡時代社會發展的產物,受到了社會群體的廣泛關注,尤其在大學生群體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行為習慣養成影響越來越大。高校利用微博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良信息的沖擊、微博內容空乏無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素養不高等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高校在豐富官方微博內容、加強官方微博管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技術能力等方面努力,真正做到有效利用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高校 新浪微博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A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2-0134-02
微博作為信息時代流行的傳播媒介,可以滿足用戶多種多樣的需求。微博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在大學校園里,經常聽到某某事上熱搜了,排名多少、點贊多少、轉發多少等言論。此外,部分微博大V、明星們以擁有的微博粉絲數量進行影響力比較。因此,高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利用新浪微博的優勢,發揮其真實效能。
一、高校利用新浪微博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1.不良信息影響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
微博不斷地傳遞給大學生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不乏大量負面信息。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花費很多年時間甚至一生來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可學生就因為微博的幾條負面報道就將精心建立起的價值觀毀于一旦。微博中每位用戶都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接收者,因為微博缺乏有效的監督,部分用戶鉆了管理漏洞的空子,利用漏洞傳播負面信息。大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對于信息沒有正確的鑒別能力,因此各類負面信息會潛移默化地對其價值觀造成影響。微博的廣泛使用,弱化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部分大學生缺乏自律能力,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對于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微博是負面信息的主要傳播渠道。一些不良的網絡用戶往往會利用微博發布負面消息,將不良信息完美包裝,大肆渲染,使得大學生對其產生探索欲望。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空乏無味
據了解,多數大學生都不太關注學校的官方微博,很少有人查看、轉發、評論高校官方微博發布的信息,主要是因為各大高校的微博太官方、死板,內容比較單一枯燥,缺乏新穎性和創新性,不能很好地體現微博的服務導向功能,無法滿足大學生當前的心理需求。因此,只有精雕細琢微博的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熱點信息結合起來,微博內容才會有足夠的吸引力。目前,有些高校的官方微博內容都是刻板的通知,很少關注學生感興趣的熱點事件。有些高校官方微博的更新速度緩慢,使得大學生失去興趣,降低他們對官方微博的關注度。
3.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網絡的迅速發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改革。教育工作者需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然而,一些教育工作者仍舊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對于新興媒體缺乏認識,疏忽了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因為技術水平限制,他們很難應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育工作。除此以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的優勢缺乏認可,在微博平臺上也很少與大學生展開互動。此外,微博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據統計微博的一條熱搜一般能達到將近1億的閱讀量,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視網絡媒介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二、高校利用新浪微博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提高大學生運用新浪微博的能力和素養
在微博世界里,大學生可以隱藏身份,可以隨心所欲地發表言論,在網絡空間中沒有約束力的他們容易縱容自己,這一點會被隨意捏造負面事件的人所利用,促使大學生情緒波動,產生負面情感。大學生的自我掌控能力不高,在網絡世界中產生的不良情緒往往被他們帶入現實世界,他們的工作、生活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因此,高校應當指導大學生正確地辨別微博中的信息,并且積極鼓勵大學生自主學習微博的相關知識。在微博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容易使他們在微博世界的“虛擬自我”和現實世界的“真實自我”之間徘徊,從而迷失自我。有些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麻煩時,往往將社會道德規范拋在一邊,不自覺地成為“網絡噴子”“鍵盤俠”,利用微博發泄情緒,傳輸負能量。因此,大學生面對微博應該學會“慎獨”,自律并他律。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多樣化
各大高校官方微博沒有新意,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更新高校微博的內容,首先要做的就是始終保持微博內容新穎。微博更新的內容首先要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微博的實時更新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對高校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大磨煉。教育工作者使用微博開展教育工作時,不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簡單相加,而應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心理特點轉換教育方式,發布大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樣的微博內容會誘發大學生產生共情心理。高校可以在微博中添加一些圖片和視頻等。高校可以發布當前的社會新聞動態、明星的熱門活動及話題、校園生活資訊,從而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組織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轉發、評論、點贊的抽獎活動。例如,組織學生發表一些正能量的微博話題并@高校官方微博,經過“把關人”的審核對發布優秀話題、博文的學生給予獎勵。總之,高校有效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切記閉門造車,要盡可能地做到與時俱進。
3.加強高校官方微博平臺管理
微博是一個公共網絡平臺,信息安全性有待證實。因此,高校要積極搭建官方微博平臺,做好信息安全工作,應該借助微博將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地融入大學生的網絡生活中,對大學生關注的熱搜、明星事件做好輿論引導工作。此外,官方微博需要有專人嚴格把控,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官方微博管理人員可以構建一個微博交流服務平臺,由把關人拋出一個熱點話題,大學生可以評論、轉發、點贊,后臺管理人員對于出色的評論給予獎勵。尊重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不意味著縱容大學生發表惡性言語。此類言論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會有很大程度的消減,因此,高校應重視對官方微博的管理。
參考文獻:
[1]顧建平.“微博”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新媒體思政,2014(3).
[2]喬靖文.微博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河南社會科學,2017(4).
[3]吳玉萍.以微博為載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2.
[4]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究[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
[5]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6]徐彥秋.微博文化的沖擊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J].前沿,2015(16).
[7]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責任編輯:張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