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丹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jīng)濟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基于新課改背景,歷史課程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歷史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的發(fā)展。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便需要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本身,進而確保教學質量得到優(yōu)化。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歷史課程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概念,并對于基于核心素養(yǎng)展開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方面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課堂教學
引言
從現(xiàn)階段發(fā)展而言,初中歷史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由于歷史課程一直都是副科,許多學生對其缺乏重視,使得自身歷史素養(yǎng)較差。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有常識性錯誤產(chǎn)生。為此,教師便需要改進教學方式,除了進行知識傳遞之外,還要對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展開培養(yǎng)。
一、歷史課程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概念
對于歷史課程教學來說,其核心素養(yǎng)主要指知識學習的能力以及知識分析的能力,對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展開培養(yǎng)的時候。首要工作便是盡可能采取各種方法對其個人興趣展開引導。如此便能夠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知識學習之中,把握自身缺陷,認真汲取,從中獲取一些對于知識內容。很多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存在偏見,認為其和自己的生活過于遙遠,即便學習了之后,無法將知識內化,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對其缺乏重視,認為學不學一點都不重要。基于這一思想,學生們在歷史課程學習中,往往不會全身心投入其中。每當要面對考試時,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方式,趁機記住一些教師劃出的關鍵知識點。顯然,早期的方式盡管幫助學生們完成了知識記憶,但卻對其個人理解沒有任何益處,自然也無法提升自身核心素養(yǎng),對其個人造成了巨大影響。而且一旦失去了考試這一目標,便會徹底放棄歷史學習。不僅如此,許多教師也沒有認識到這一情況,并未在教學方法方面展開研究,導致教學效果未能達到預期。為此,教師便需要在教學方法方面展開深入研究,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以此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展開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們對于歷史課程有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才會認真參與其中。為此,教師便需要確保教學課程有著足夠的趣味性特點,從而能夠對學生們有著更高的吸引力。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的初期階段,通常會對于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投入足夠的精力。通過早期的教學活動能夠了解,學生們并非對于歷史知識缺乏興趣,只是教師采取的方法有問題,使得教學課程變得極為枯燥,導致學生們很難有效投入其中。為此,教師便需要改進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們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度。
例如,在歷史教材之中,有大量經(jīng)典故事。或許學生對其大致有所了解,但卻對于其中的細節(jié)內容了解不到位。為此,教師便可以結合知識點本身,講解一些當時的背景故事以及一些同一時期發(fā)生的小故事。如此便能讓學生們認真投入其中,對于歷史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們的個人態(tài)度便會發(fā)生轉變,逐漸能夠體會到歷史學習的樂趣所在。即便沒有教師要求,也會在課余時間進行歷史學習,讀一些課外歷史書籍。對于一些歷史性問題,愿意自主投入到探索工作之中,尋找其中的答案,進而使其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做好教學引導工作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自身已經(jīng)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渴望得到教師給予的認可。但同時自身自尊心也較為脆弱,但凡教師對其批評過于嚴厲,都會對其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輕則可能會對歷史課程失去興趣和自信心,重則可能會對歷史課程,甚至教師本身產(chǎn)生抵觸情緒。為此,教師理應轉變自身態(tài)度,盡可能以鼓勵的方式為主。每當其取得一定的成就時,都要進行表揚。而對于一些犯錯的學生,不能過于苛責,而需要幫助其找出自身問題所在,及時改進和優(yōu)化,進而使得自身能力得到提升。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便會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更多的自信,即便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也會盡自己的努力進行克服。這樣一來,學生們便會擁有更強的個人品質,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完善自我,進而使得自身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高,為未來的個人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采取分層教學方式
對于普遍初中生來說,自身知識基礎差異化非常明顯,因此興趣度也有著一定差異。教師如果一直都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自然會造成教學活動缺乏針對性。如果知識難度較高,一些知識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無法做到充分理解。如果知識難度較低,則一些水平較好的學生很難有所收獲。為此,教師便可以嘗試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此一來,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促使自身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合理運用方法,尤其是對于一些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對其自尊心予以保護,以防讓其自己有一種被他人區(qū)別對待的感覺,進而失去信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時候,早期教師采取的方法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教學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為此,教師便需要在教學方法方面展開深入研究,在完成知識傳遞之外,還要對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這樣一來,教學活動的整體效果便能體現(xiàn)出來,學生們逐步轉變對于知識學習的態(tài)度,認真參與其中,進而使得自身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增強。
【參考文獻】
[1]王燕飛.立足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7(2):43
[2]沈陽.立足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4):00036-00037
[3]李體芹.立足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14-115
(江蘇省啟東市大江中學,江蘇 南通 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