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
【摘 ?要】文章就“參與式”教學在高職幼師音樂課堂中的作用進行闡述,進一步從音樂課程、幼兒歌曲彈唱和幼兒歌曲創編三方面入手,對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策略展開探究,旨在有效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從而切實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合作
引言
高職幼師教育,旨在培養具備良好幼兒教育實踐能力的人才,這就需要切實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幼兒教育實踐能力。高職幼師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通過扎實的“參與式”音樂課堂的構建,來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音樂技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在此種情況下,對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策略展開探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1.“參與式”教學在課堂中的作用
1.1促進師生角色轉換
在課堂教學中“參與式”教學的運用,實現了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的變革,師生之間角色得以轉換,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也不再灌輸知識,而是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此種方式下的高職幼師音樂課堂中,能夠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學生教育角色得以轉換和滲透,幼兒音樂教育基本功也能夠得到有效鍛煉。
1.2有助于學生揚長避短
“參與式”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在小組合作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來為團隊做出貢獻,此種方式下音樂課堂教學成效也能夠得到明顯改善。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個體的優勢和潛能發揮,讓具有較強識譜能力的學生來教視唱,具備良好聲音條件的學生對其他同學練聲進行指導,而鋼琴基礎較好的學生可進行歌曲伴奏等。通過此種“參與式”教學,能夠促進高效音樂課堂的構建,讓學生揚長避短,鞏固知識技能基礎,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強化和音樂水平的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目標也得以順利實現。
1.3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
現如今的高職學生中,獨生子女較多,其典型個性特征在于以自我為中心,集體意識不夠強烈。而畢業后的工作崗位對高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主張個體要為團隊合作貢獻力量,通過發揮團隊的力量勝利完成工作。而“參與式”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通過音樂任務的完成,來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這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強化是非常重要的。
1.4強化學生交際能力與協同能力
高職幼師學生應該具備較強的交際能力和協同能力,良好的交際和協同能力關系著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個性的健康發展,這對于學生日后從事幼兒教育十分重要。“參與式”教學的運用,能夠通過多元化活動的開展,來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與協同能力,促使學生通過個性的削弱來融入到團隊共性中,在教唱、排練以及磨合的過程中,學生的協作能力得到強化,這就有助于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成效的改善。
2.“參與式”教學在高職幼師音樂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2.1課程教材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立足教學實際情況,通過音樂課程安排來開展參與式教學,要結合音樂教材科學安排不同環節的課程時間,從樂理、視唱和聲樂三個方面入手,采取集中講解理論的方式,之后針對樂理開展練習,及時總結并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在音樂課程中,要將音樂課程任務展現出來,包括簡譜視唱、五線譜幼兒歌曲以及聲樂曲,并就不同任務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實踐學習,保證表演環節規范,需讓學生脫稿表演,并與唱跳相結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伴奏,并合理選擇主持人和記分員,可以讓學生輪流擔任。在學生準備階段,教師要做出指導或者示范,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進行打分,并做出簡評,將分數計入學生成績中。聲樂曲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定期開展練習,教師給出指導,學生預備演習,這一過程中服裝要統一,保證表演的正式化,這就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積極性。
2.2幼兒歌曲彈唱中的運用
2.2.1調整參與順序,保證教學安排的合理性
傳統高職幼師音樂教學模式是先講解新內容,然后練習回課,依照此種模式循環,直至學期考試結束。然而,由于學生數量較多,練習回課階段存在一定難度,并且經歷時間較長,練習回課過程中往往會造成一定時間浪費,若布置作業較多,而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就會使得回課效果達不到理想效果。若需要調整至下次回課,對于教師來說工作量也會明顯加大,這就無法保證音樂課堂教學成效。因此在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出發,合理調整教學順序,優化教學安排,以一周為期限,從幼兒歌曲彈唱這一方面入手,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利用部分時間來指導學生開展幼兒歌曲彈唱練習,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回課方面需要做好拆分,包括伴奏表演、自彈自唱等,組織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能夠結合自己需求來進行回課,自由就伴奏或者自彈自唱進行選擇,保證教學安排的合理性,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也得以高效開展。
2.2.2分組實踐學習,促進參與的積極性
為促進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來進行合理分組,每組9人,并合理選小組長,通過小組長與課代表的積極配合,對回課順序加以確定,并確定具體表演方式,通過自彈自唱或者配合小組演唱進行伴奏的方式來進行回課。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通過回課來展示小組組名、招牌動作等內容,以此來強化學生集體意識,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在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中,要尊重學生主體性,為學生建立獨有的積分賬戶,引導小組成員互相配合,進行伴奏表演,小組組分采取十分制,個人積分采取百分制,將學生積分計入到學生成績中,待學期結束后,按照一定比例來對學生成績進行計算。在此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會努力的完成任務,無論是演唱表演還是伴奏,學生都會認真配合,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成效也能夠得到明顯改善。
2.3幼兒歌曲創編中的運用
幼兒歌曲創編需要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內在潛力的有效發掘,全面提高學生的幼兒音樂教育教學綜合素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幼兒歌曲創編課程內容,包括幼兒歌曲寫作、簡譜打譜以及簡單四聲部編曲,通過小組歌曲伴奏以及現場表演歌唱等等,培養學生音樂綜合能力,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組8人,確定組長,所組建小組應當有組名和招牌動作,由小組展演來完成課堂任務,在探索任務的過程中,每一名小組成員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完成任務貢獻力量,整個小組成員密切配合,進而將完整的作品呈現。在整個過程中,對個人成績和小組成績通過積分的方式進行記錄,并就作業進行展演,待學期結束后,學生將所創作的幼兒歌曲上交,并進行整理,加以裝訂成冊,進行妥善保存,此種方式下學生能夠感知到音樂課堂的魅力,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參與到實踐中,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成效也能夠得到明顯改善。
總之,高職幼師“參與式”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協同交際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從音樂課堂、幼兒歌曲彈唱以及幼兒歌曲創編這三個方面入手,科學應用“參與式”教學法,優化音樂課堂結構,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音樂知識技能學習不再枯燥,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這就有助于促進個體的全面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英.淺談對參與式教學的幾點認識[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8(04)
[2]楊曉梅.論主動、探究、合作的音樂課學習方式[J].北方音樂,2016(11)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