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海真

【摘 要】目的:探討在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護理期間心理干預所發揮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療的34例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12月-2019年5月,將所選患者進行分組,采用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兩種干預手段,分別作用于對照組和觀察組。結果:觀察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值由干預前的48.76±2.79分、48.95±2.34分降低至干預后的16.25±2.76分、17.64±2.31分,與對照組相比較,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結論:在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護理期間,采取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患者心態保持良好,治療依從性較高,便于醫務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惡性腫瘤放療;心理護理;作用;心態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Methods: 34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receiving radi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 treatment time was December 2018 to May 2019.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from 48.76 (+2.79) and 48.95 (+2.34) before intervention to 16.25 (+2.76) and 17.64 (+2.31) after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able (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re adopted. The patients'mentality is good, an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is high, which facilitates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of medical staff.
Key words: Radiotherapy for malignant tumors; Psychological nursing; Function; Psychology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療的34例惡性腫瘤放療患者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12月-2019年5月,其中,男女人數分別為13例、21例,年齡在35-83歲之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組間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主要以常規護理為主,包括病房清潔、病情監測以及用藥指導等基礎護理工作[1]。
觀察組患者主要以心理護理為主。首先,在放療前期,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談,告知患者化療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飲食、作息等內容,向患者講解化療實施的意義,安撫患者的情緒,若患者提出相關問題,應全力解答,消除患者內心存在的困惑。其次,為了避免患者在放療期間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可向患者開展健康知識教育,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如:疾病發生的原因、治療流程以及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對自身病情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必要時可向患者傳授更多心理調節的方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最后,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使其勇敢對抗病魔。
1.3 療效判斷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AS和SDS評分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作為本次實驗數據整理的主要方式,若計量、計數資料中相關數據符合P<0.05,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 結果
3 討論
對于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而言,由于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后期治療難度大,需要長期留院觀察。在此期間,受到醫院環境、疾病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治療依從性差,對醫務人員產生抗拒行為,不僅增加了患者住院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還對患者的身心帶來了更多的傷害。基于此,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更多的心理護理,耐心疏導,用親切、溫柔的話語來安撫患者手上的心靈,獲得患者的信任,雙方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便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共同對抗病魔,用積極、開朗的心態來面對以后的生活[2]。
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和抑郁評估值降低幅度大,對應數值為16.25±2.76分、17.64±2.31分,與對照組(31.46±2.48分、30.46±2.78分)相比較,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見,在惡性腫瘤放療患者護理期間心理干預的應用價值較高,適宜推廣。
參考文獻
萬彬,曹燕,金燕,魏紅,王燕,曾義嵐.個體化心理護理干預對艾滋病孕產婦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04):516-519.
任景麗,俞耀軍.心理護理干預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負性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0):149-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