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賢
【摘 要】目的:建立液-質聯用法(HPLC-MS)同時檢測小麥粉中的細交鏈孢酶酮酸(TeA)、鉸鏈孢酚(AOH)、騰毒素(TEN)和鉸鏈孢酚單甲醚(AME);對青海省小麥粉中交鏈孢霉毒素污染狀況進行分析。方法:由于樣品溶液存在基質效應,選用酸性條件下的磷酸鹽緩沖液作為混合提取液,上樣溶液的有機試劑含量在14%左右(<20%),采用空白基質加標工作曲線,同位素稀釋結合固相萃取技術,以液相色譜-質譜/質譜進行定性、定量。結果:該方法4種交鏈孢霉毒素(TeA、AOH、TEN、AME)的回收率試驗范圍在83.1%-116.0%,相對標準偏差范圍在1.24%-2.99%,結論:該方法精密度、回收率符合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理化檢驗GB/T27404-2008方法確認的技術要求,以此法測定小麥粉中交鏈孢霉毒素的含量,結果比較滿意。
【關鍵詞】小麥粉;交鏈孢霉毒素;研究分析;污染狀況
【中圖分類號】R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交鏈孢霉毒素分布廣泛,其有毒代謝產物污染農作物的情況相當普遍,但是由于人們平均每日的攝入量很低,未能引起足夠重視[1]。雖然食用含小量毒素的食品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是長期食用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2]。本文首先建立HPLC-MS同時檢測小麥粉中的TeA、AOH、TEN和AME,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 實驗部分
1.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混合標準工作液(TeA和AOH:1.0μg/mL,TEN和AME:0.1μg/mL):(sigma);碳酸氫銨溶液(1.0mmol/L)、0.05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pH3.0)、乙腈(MERCK,色譜級);甲酸(DikmaPure,色譜級);水(超純水);0.22um微孔濾膜。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AB3200Q-TRAP(帶電噴霧離子源);HLB固相萃取柱;分析天平(感量0.1mg;);氮吹儀;漩渦混懸器。
1.2 SPE凈化條件
HLB柱依次用5mL甲醇和5mL水活化。將稀釋后的樣品提取液水活化。將稀釋后的樣品提取液全部過柱,再用5mL20%5mL甲醇溶液淋洗,于負壓狀態下抽干柱子5min。依次用5mL甲醇和5mL乙腈洗脫,抽干柱子合并液洗脫液,抽干柱子合并洗脫液于小試管中,45℃水浴氮吹近干,殘渣先用200?L甲醇復溶,渦旋、混勻、復溶,渦旋混勻30s,再加水1.8mL,渦旋混勻30s,于12000r/min低溫(4℃)離心10min,上清液供LC-MS/MS分析。
1.3 色譜條件
色譜柱:WatersUPLCBEHC18柱(2.1mm×100mm,1.7μm);流速:0.2mL/min;柱溫:40℃;進樣量:10μL。流動相:A相:碳酸氫銨溶液(1.0mmol/L),B相:甲醇。梯度洗脫:0、2.0、3.0、4.0、6.0、9.0min的A相與B相分別為95%、95%、25%、10%、10%、95%、95%、5%、5%、75%、90%、90%、5%、5%,使TeA、AOH、TEN和AME完全分離。
二、 結果
2.1 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技術參數
利用該方法做樣品回收率與精密度試驗,取空白樣品,分別添加2.0ug/L(0.2 ug/L)、10.0ug/L(1.0 ug/L)、100ug/L(10 ug/L)三個濃度,每個濃度3個平行,每個平行6次測定。4種交鏈孢霉毒素的回收率試驗在83.1%-116.0%,相對標準偏差為1.24%-2.99%,滿足檢測分析的要求。不同加標濃度平均回收率分別為TeA:97.0、99.05和103.3 ;AOH:100.5、99.05和100.0;TEN:102.1、100.6和99.8;AME:102.1、100.3和100.2。
2.2 精密度試驗
分別取2.0ug/L(0.2 ug/L)、10.0ug/L(1.0 ug/L)、100ug/L(10 ug/L)混合標準溶液,每天每種濃度測定2次,重復測定6天,3個濃度組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TeA:2.85、2.99和2.63 ;AOH:2.10、1.24和1.53;TEN:2.16、1.81和1.65;AME:2.26、1.89和1.72。精密度、回收率符合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理化檢驗GB/T 27404-2008方法確認的技術要求,以此法測定小麥粉中交鏈孢霉毒素的含量,結果比較滿意。
三、討論
本試驗探討了以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測定小麥粉中TeA、AOH、TEN和AME4種毒素的檢驗方法。采用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效率不同,提取效率由低到高依次為:超聲、刀頭式均質機,旋轉搖床,高速振蕩器,刀頭式均質機,旋轉搖床,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提取效率提高,四種提取方式中高速振蕩器提取效率最高[3]。選用HLB小柱凈化,上樣溶液的有機試劑含量控制在14%左右(<20%),選擇最佳色譜條件、質譜條件,以LC-MS/MS測定,采用含基質標準曲線,外標法定量。4種交鏈孢霉毒素相對標準偏差范圍在1.24%-2.99%,回收率范圍在83.1%-116.0%之間。各項技術指標符合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理化檢驗GB/T 27404-2008方法確認的技術要求,該方法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是理想的測定糧食作物中交鏈孢霉毒素的方法。
參考文獻
楊勝利,董子明,裴留成,丁蘭平,張慧芳,宋愛云,宮亞歐,劉桂亭,薛樂勛.河南林縣居民糧食中互隔交鏈孢霉及其毒素污染和人群暴露狀況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07(01)
裴留成,苗健,蘆榮華,婁振嶺,鄭香梅,楊勝利.河南省食管癌高低發區糧食中互隔交鏈孢霉毒素的化學檢測[J].河南醫科大學學報.1991(01)
蔣黎艷,趙其陽,龔蕾,劉雁雨,張耀海,馬良,焦必寧.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快速檢測柑橘中的5種鏈格孢霉毒素[J].分析化學.2015(12)陳自強.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