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陳宗智
關于外購存貨運雜費是否計入存貨價值,也就是外購存貨的運雜費成本化或者費用化,《企業會計準則》和《小企業會計準則》給出了定性的指導型意見,但是沒有量化標準。目前尚依靠于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這無疑給會計人員增加了工作難度,也形成了人為的稅收期間操縱差異。將運雜費是否計入外購存貨價值的條件進行量化標準研究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荔枝,便屬于我們研究的外購存貨類型,那么當年將荔枝從南國“快遞”至長安過程中的“車馬費”,就是外購存貨的運雜費。杜甫在《病橘》中“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即是感嘆“病橘,傷貢獻之勞民也”。魯迅在其雜文中直白地講,荔枝在南方并非什么金貴的水果,運抵到北方價格翻了數番。由此可見,運雜費是影響外購存貨入賬價值的重要因素。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其中,相關稅費包括計入存貨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不能抵扣的增值稅等;運輸費不包括倉儲費用、包裝費等,倉儲費用和包裝費是“雜費”;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包括倉儲費用、包裝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我們習慣上,把除購買價款和相關稅費之外的存貨采購成本統稱為運雜費。
《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運雜費應該計入外購存貨的入賬價值。《小企業會計準則》區分了生產企業和商品流通企業的賬務處理標準,生產企業的賬務處理標準與《會計準則》相同,而商品流通企業的運雜費則直接計入當期銷售費用。但是在商品流通企業中的商品不乏我們上文提到的荔枝,這類商品的運雜費在其花費中舉足輕重。若不能如實反映這一會計信息,勢必導致商品入庫成本失真。
費用化下,如果采購的商品不能當期實現銷售,也就是荔枝沒有馬上博得貴妃之笑,唐皇當期利潤為負數。但是成本化下則不同,“百馬死千川”的記錄躍然紙上,貴妃何時笑則何時結轉成本,既符合配比的原則,又使我們的會計報表漂亮。況且,唐王的苦心加上快遞的成本,好商品早晚都能實現銷售,只是會計期間的差異而已。
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它可以反映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后增值的多少,即毛利率越大,增值就越多,當期營業利潤越高。同時毛利率又是企業之間進行比較分析,決策產品定價的重要指標。
步驟一:如果企業毛利率高于同行業毛利率那么把運雜費計入采購成本,如果低于同行業毛利率則把運雜費計入當期費用。
步驟二:如果將毛利率計入采購成本,發現毛利率仍高于同行業毛利率,證明本企業有較強的市場優勢。此時,或分析保持當前產品定價,或適當降低產品定價以獲取更高的市場占有率。
若如果將毛利率計入采購成本,發現毛利率低于同行業毛利率,那么,采購成本的買價、運雜費以及產品的定價,甚至是營銷策略和產品定位都將成為本企業下一步的研究課題。同理,若將運雜費計入當期費用,毛利率仍低于同行業毛利率。那么,這樣的企業就更為迫切地需要研究自己的采購渠道、采購方式等采購成本影響因素。
采用毛利率法作為判定外購存貨運雜費入賬的量化標準,其意義不僅可以解決財務人員自行裁量的困難;同時有利于企業進行采購成本管理;也降低了人為操作納稅期間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