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菊
摘要:英語是國際語言的一種,也是高中教育必修的一門功課。然而,受客觀條件的影響,在我國英語教育過程中,多以灌輸為主,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沒有激發出來。因此,高中英語教育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找出當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以提高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對策
高中學生學習的科目眾多,而英語又是一個需要記憶單詞及固定用語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會非常枯燥。其實,英語學習不僅需要對單詞進行簡單的記憶,更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與把控。這樣,才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單詞,激發學習的興趣,有針對性的將教學內容與英語知識相結合,提升高中英語教學效率。
一、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也不例外,依舊是教師利用教學大綱與課堂板書為學生講述英語知識,通過這樣的講演方式,學生被動的聽取教學內容,偶爾記些筆記內容,完全不能建立起對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更不用說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被動的聽從教學內容,學生完全記不住所講述的英語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在考試中就會出現低分情況,更無從談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設了[1]。
(一)教師缺乏針對性的教學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要利用高三的時間進行復習,所以教師會加快課程的講述時間,基于這樣的教學方式。一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對于教師授課的內容,可以完全跟得上、聽得懂,而一些基礎差的學生,則不能跟教師同步。同時,由于課程時間的限制,教師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教學,久而久之,教學效果轉變[2]。
(二)自主學習氛圍不夠明確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多數英語教師的講課方式是依靠教學大綱的內容與板書,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與此同時,還要為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包括寫的卷子、背誦的課文等等。通過這樣猛烈的題海戰術,讓學生建立對知識的強力吸收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出現排斥的情況,也由于學科作業量過多,一部分學生沒有辦法同時兼顧多個學科作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喪失。
(三)學生沒有養成學習英語的習慣
受客觀的影響,我國學生學習英語,多是根據教師的要求、教師的學習方法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3]。并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養成適合自身學習方法的英語學習習慣。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會降低,只會依照教師的指引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更沒有通過自我意愿的方式進行積極自主的學習。
(四)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在當前的高中英語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多為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課為主,以學生聽課為輔[4]。這樣的教育教學方式,既不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要求的建立,也不能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無法提升其教學成果。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傳統英語教育過程中,教師以教書者的身份,進行傳道、授業、解惑,將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教育工作展現的過于全面,沒有給學生留出多余的時間進行思考與反問,學生占據被動的位置,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將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從今天開始,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育角色,將教學主體進行轉變,以學生為主,給學生提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機會[5]。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高中英語第一冊上,Module2 My New Teachers時,教師可以組織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進行討論,也可以對自身的英語教育提出一些想法。也可以讓學生用一兩句話描述不同科目的教師,可以運用amusing、energetic、funny、intelligent等形容詞,在這樣的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生獲得了真正參與學習與運用英語知識的機會,把教學主體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更大發展。
(二) 運用不同的策略方式組織學習活動
高中生由于心理還沒有真正達到成熟的地步,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當前心理特征,對教學內容進行不同方式的設定,利用豐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創設故事、生活教育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以通過競技活動,激發學生的勝負欲望,通過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高中英語第一冊上,Module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下演講活動,利用第一次出去旅行為話題,通過利用過去時和表示過去時態的時間短語來描述旅游經歷,并掌握有關交通工具和各種地點及活動的用語。通過這樣實踐方式,讓學生熟練英語時態的運用,同時還能在描述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與他人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升,為整體學習素質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 運用現代化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營造了先決條件。通過多元化的信息資源,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改傳統枯燥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內容,如:觀看英語電影、聽故事等教學方式對學生施行英語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完成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品德教育及文學熏陶,以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同時也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外研版高中英語第一冊上,Module4 A Soic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時,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學資源,講述遠親不如近鄰這個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個話題進行探討,盡量使用單元中給出的單詞及句型,通過這樣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學習素養。
結語:
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設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高中教師采用多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進程中得到放松,增加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自主探索英語知識的興趣,用多種教學方式增強英語與學生間的親密關系,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完成自主學習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郎田雪.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19
[2]孔憲嘉,馮鐵柱.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87
[3]李寶明.淺析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22):38
[4]姚文霞.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9(18):42
[5]劉勤.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證研究[D].寧夏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