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彬
摘要:小學語文是當前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對提高學生素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將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才會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素質。本文以此切入,從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現狀來看,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缺陷,只有不斷加強改革,采取對應的改進對策,才會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厘清;對策思考
當前,新課改如火如荼,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并沒有真正得到有效的進展,仍存在一些讓人堪憂的問題,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提升。細數和厘清問題,應該成為改變的起點。
厘清:小學語文的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學行為的改變,源于對教學現狀的清醒、清楚的認知。梳理小學語文教學,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教學目標不合理。就當下而言,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每次考試都會有分數,教師也會根據分數進行排名。這無疑會在客觀上加深家長和老師對分數的看重,形成為分數至上唯分至上的原則。語文是小學課程的重要科目,在小學階段占據重要地位。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也難免會受到影響,這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得到體現。比如在學習新課時,教師通常會帶領學生先學習字詞,將其作為學習的基礎,但這也是日后考試的重要題目,隨后教師會組織學生分段落學習和講解課文,這些都是考試的重要題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便訓練學生對考試類型的理解和掌握,訓練學生的答題技巧,以便在考試中獲得高分。這樣的教學環節幾乎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體現新課程的學生觀和教學觀,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方式顯僵化。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教師處在主導性的地位,教學方式一般是填鴨式的。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作業,在課后布置鞏固作業,在上課中帶領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將考試重點內容盡可能多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以便快速有效地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在上課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很被動地緊跟教師的講課步伐,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和技巧,還沒有完全消化完這個知識點,就要去進行下一個任務,表面上看來學生沒有掉隊,但實際上呈現的知識太多,難以完全掌握。新課改的腳步在不斷前進,但舊有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并沒有得到完全體現,很難真正實現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難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利于下一步教學進程的發展。
思考:改進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對策。針對問題,必然做出理性的選擇和徹底的改變,才可能激活小學語文教學的一池春水。
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本能的興趣。萬物的力量源自愛,愛源自發乎真誠的喜歡,小學語文學習也是如此。雖然當前的應試教育現狀難以短時間內得到改變,但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在緊張的學習中,舉辦有趣味性的活動,比如詩詞比賽、成語比賽、小組辯論和演講比賽等,提升和強化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了解到更廣范圍的語文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有利于向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多閱讀書籍和了解國內外新聞,使語文知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文的知識儲備量。
拓寬和豐富作文評價方式。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美,這是人之本能。小學生更是如此,贊美是最好的評價方式。語文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可以多采用肯定性的評語,比如:“你的詞語用得很恰當,做到了首尾呼應,結構也很完整”等等。這樣的肯定性評價會增強小學生的寫作信心和熱情,可以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教師要豐富批改作文的方式,可以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或者讓學生試著發現自己的問題。鼓勵學生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標識,然后再向教師請教,這種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指導,可以提升學生的作文興趣,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愉悅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放松心情,快樂學習,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有利于思維的發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穿插游戲、小組討論和探究式學習活動等,營造民主自由的學習氣氛,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在課堂教學中要正確使用評價語言,要盡量使用積極地、正面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關系到學生上課時候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就算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回答問題錯誤,教師也不要直接的說出學生的錯誤,而是應該耐心的委婉的對于學生的錯誤處進行講解,教師一定要保護好兒童的自尊心與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熱情。其次,教師要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處于平等地位的,師生之間是朋友,不是領導與被領導、影響與被影響的關系,教師要關心學生、關愛學生,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輕松和諧,學生學習的主題性得到發揮,課堂教學有效性勢必會不斷提高。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小學語文在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上都在不斷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創新教學方法,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求知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和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加快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速度,這是我們的職責與使命!
參考文獻:
[1]林敏.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9(03).
[2]莊永政.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及措施分析[J].考試周刊,2018(17).
[2]郭香發.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江西教育,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