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莉欽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也提出了全面滲透生命教育的具體要求。所謂的生命教育,也就是讓學生能夠對生命產生正確的理念,讓學生能夠形成更加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使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在本文之中,首先對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的必要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時結合當前教學的實際要求,提出了生命教育滲透到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對相關生物教學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
關鍵詞: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滲透
一、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是近幾年出現在生物教育領域之中的一個新興話題,而很多專家與學者也對這個課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對于生命教育而言,其內涵會隨著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教學意義的改變而改變。而從初中生物教學的角度來看,生命教學是一項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明確生命誕生與發展的過程,使學生能夠有著正確的生命觀念,從而讓學生對自己與他人有著一定的敬畏之情,確保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形成。
初中生物主要探討的內容是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而探討對象往往是學生身邊的動物與植物,教師會通過不斷的引導讓學生去探索自然規律,使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得到合理滲透。通過植物生長規律的探索,學生能夠對生命過程有著更加直觀的認識,讓學生根據人的由來與人遺傳與發育過程認識到生命的總體歷程,使學生體會生命誕生的艱辛,從而使學生能夠以敬畏的心態去面對生命[1]。
二、將生命教育滲透到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對策
(一)拓展課本內容,使學生發現生命之美
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必須能夠強化多種教學資源的整合效力,找到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從而確保生命教育能夠更好的滲透到生物教學之中。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存在都充滿了自然美,而教師也要教會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生命之美。舉例而言,在講到種子萌發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將植物生命起源與種子萌發過程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生命的奇妙。另外,在學到生物鏈這一課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去思考每一個物種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探究一個物種消失后,整個生態體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通過對課本內容的拓展,學生將會有著更加開闊的生物知識視野,使學生的生物思維得到有效點撥,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之中發現和感受生命之美,進而使學生能夠由衷的熱愛生命和敬畏生命,進而使生命教育能夠在初中生物教學之中得到更好的滲透。
(二)巧妙的設計教學內容,展現生命教育主題
初中生物教材有著結構合理,條理清晰,內容豐富嚴謹等多種特點,這也為生命教育的全面滲透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之中,要求教師能夠對初中生物教材進行深入的研讀與分析,并通過巧妙的教學內容設計,使生命教育的主題能夠得到全面展現。舉例而言,在學到生物圈中綠色植物這一課時,教學內容的核心在于講解綠色植物的種類與生長規律,而教師則要依托于本堂課程教學的重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設計,強化對教學活動的掌控力度,從而使生命教育主題能夠得到全面突顯。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文學作品之中對綠色植物的描繪來開展教學,讓學生從碧玉妝成一樹高、接天蓮葉無窮碧等著名詩句之中找到對應的植物,強化生物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對初中生物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對生命形態有著更加具體的認知[2]。
(三)通過講座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生有著思維較為活躍,興趣愛好范圍較廣的特點,而為了提升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效力,學校可以通過校本知識講座或者引入名人作品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對生命有著更加多元化的了解。舉例而言,在學到人的繁殖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生命誕生的艱辛,父母養育孩子的辛苦,使學生有著更加感恩的心態來面對學習生活。而講座也要能夠從課堂教學內容延伸的角度出發,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教材以外的內容。舉例而言,在學到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我們目前面臨的環境形勢介紹給學生,使學生明確環境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地資源利用不佳等問題對實際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為學生樹立保護環境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從而使學生能夠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觀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鼓勵學生提出生態環保的有效對策,從而使學生能夠對人和自然的關系產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推動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高效滲透。
(四)通過課后作業的合理布置來滲透生命教育
從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生物課程并非重點科目,導致很多學校對生物課程缺乏應有的重視,再加上受到傳統應試思維的影響,很多學生也不愿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初中生物課堂之中。這也就要求了教師能夠結合初中生的課業情況,制定更加輕松簡單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去體會和領略生命的真諦。舉例而言,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實踐報告作業,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課題。在學生上交作業時,教師要能夠對作業進行合理評價,選擇一些質量較好的作業加以展示,使學生的生物思維受到有效的點撥,進而使學生參與生物實踐活動的興趣得到全面激發。教師要能夠將生命教育的滲透作為實踐報告評價的主要標準,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生命教育的理念與意義,推動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是一門與生命有關的學科,而這也就要求了初中生物教師能夠將生命教育更好的滲透到初中生物教學體系之中。教師應該深入調研和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與差異,不斷研讀當前的初中生物教材,并制定出更加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形成更加獨立和健全的生命觀念,使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得到全面激發,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領略到生命的意義,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推動我國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利群.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 新課程·中學,2019,(5):249.
[2]姜玉.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