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雙兵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進步,計算機互聯網技術逐漸改變人們生活與學習。微課教學模式就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之上,并在越來越多課程中得到應用。護理學專業中基礎護理學作為專業基礎課,存在較多知識點,要求學生短時間內掌握難度較大。本文通過分析微課教學方法的優勢,闡述基礎護理學教學中微課模式的應用,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基礎護理學;微課;應用分析
引言
護理學專業課程體重基礎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各專科護理的基礎,更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必考內容。通過學習本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與提升學生職業能力與素質,奠定學生臨床能力的提升。但基礎護理學課程知識點內容繁多,授課課時有限,學生承受著較大學習壓力,使得課程教學矛盾顯著。微課作為新型教學方法,合理利用微課教學法可以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
一、微課教學法特點分析
微課,即針對某一主題設計與實施的小規模、短時間的課程。基于新課標與教學實踐要求提高微課法的實效性,將視頻長度控制在5-20min時間內,全面發揮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將教與學活動有機融合。微課教學法具有時間短、針對性強、容量大、主題鮮明等特點。
通過使用微課方法可以將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展現的內容,通過提前準備的方式,以課件的形式呈現在廣大學生面前,不僅可以節約板書的時間,還能有效增加教學內容,使整個教學進度變得更加緊湊。另外,通過電子版教學方式,還能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地方便學生抄寫筆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基礎護理學教學現狀分析
絕大部分醫學院校都已經開設基礎護理學,理論課程體系較為完善,但實操課程課時不足,存在嚴重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加上護理專業課程教學時普遍采用傳統教學教學方法,忽視師生互動與學生主體地位,直接限制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忽視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影響護理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
同時,醫學院校護理類專業課程設置體系較為落后,使得專業教學無法滿足社會崗位需求的情況。也沒有全面考察市場,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使得學生畢業后無法滿足崗位需求,或是不能迅速適應護理崗位需求。此外,大部分護理專業的教師自身并未真正接觸護理工作,護理實踐能力有限。教學時僅根據教材宣教,課堂教學效率有限,教學氛圍沉悶,無法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護理專業課程教學質量有效,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
三、基礎護理學中微課教學法的應用
(一)做好微視頻錄制,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應用微課教學法時要提前錄制好微視頻,要求教師查閱大量資料并仔細斟酌取舍教學內容,確保錄制視頻的準確性與有效性;錄制時教師要經過多次練習與操作,整個過程可以提高自身授課水平與技巧;完成錄制后考慮到微課方便交流的特點,可以與其他教師相互交流與合作。特別是剛走上崗位的青年教師,可以通過錄制微視頻的方法快速提高教學水平。護理專業教師根據崗位需求自主提升專業素養,學校與專業共同努力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提高教師隊伍的戰斗力。
(二)制作微課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通過微視頻實現師生互動
微課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創新性教學方式,通過短視頻制作和教學內容的融入達到教學的目的。這種教育方式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能夠通過互聯網或移動網絡實現在計算機和手機無線終端設備上的傳輸,讓學生和教師能夠在課間活動或休息時間獲得課堂教學內容和相關的資源信息,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另外,微課還能夠發揮微信平臺的優勢,通過終端設備實現資源的共享,師生能夠在網絡平臺上自由討論,教師能夠隨時了解學生思維方式和學習動態,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之間可以針對微課內容進行研討,實現相互交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進而實現學習能力的共同提高,實現較好的學習效果。
2.通過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護理課程規定中,在從事護理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高職護理教育課堂模式只是老師單純的灌輸,學生也只能是被動的介紹。但由于高職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對于事物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導致整個課堂的氛圍非常沉悶,學生感受不到課堂的樂趣,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下降,主動學習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嚴重影響護理的教學進度,以及今后學生對護理的學習熱情。通過使用微課可以很好的改善這一問題。微課可以為學生營造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整個教學過程會變得更加輕松有趣,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角度,通過積極調整,不斷激發學生情感體驗的樂趣。
(三)融合其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完成微課程建設后,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前預習條件,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優勢,實現教師與學生通過互聯網的互動,夯實微課應用質量的基礎。微課內容豐富既可以用于課堂學習,也可以進行考試、比賽等教學活動,這也是當前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
1.多媒體教學
借助多媒體技術設計教學活動時,專業課教師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并對多媒體基本操作方法熟練掌握,確保護理專業活動順利開展。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時,不能單純的在幻燈片上添加文字,造成教學活動缺乏創意。護理教學時遵循理論指導原則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基于教學與學習理論,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譜、模型等內容展示給學生,同時教學時演示必不可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節省成本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2.案例教學法分析
教師通過引入案例教學法的方式與微課模式相結合,實現教學活動與護理實踐的融合。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護理理論后,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在活動中搜集、整理相關的護理案例。接著在課堂上對這些護理案例進行全面分析,讓學生參與討論、分析,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實現護理理論與實踐知識的有效融合,達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借助實踐活動掌握護理理論,并通過理論指導實踐活動進行,達到較好掌握理論知識的目的,從而開動學生的思維并激發其創造性,提高其處理護理實踐問題的綜合操作能力。
(四)解放教師授課時間,加強對學生專業指導
微課在基礎護理課程中的應用,是基于教師在課前對教學內容和專業技術特點收集相關資料而完成微視頻的制作。微視頻不僅能夠實現圖片和視頻的展示功能,還能夠通過文字的標注和語音的講解實現教學。通過微課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上的應用,能夠解放出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時間,讓教師在課堂上具有更好的自由度。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教學時間,對學生對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觀察,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可以通過反復短視頻播放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還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此外,同構微課還能夠擺脫傳統授課方式的束縛,將課堂內容帶到學生的課前預習階段和課后復習階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礎護理學課程中引入微課教學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地點。同時微課視頻內容短小精悍,可以讓學生快速學習與掌握護理學知識點。基礎護理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與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推動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盧亞楠,魏淵博.基礎護理學教學中角色扮演的教學案例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9):77-79
[2]張藝蓉.新媒體技術在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39):111-112
[3]戰青,郭晶.微格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與考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8,16(22):2779-2781
(廊坊衛生職業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