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白
(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貴州貴陽 550025)
橡膠科學在高分子材料學領域發展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橡膠制品(民用橡膠、工程橡膠和航空特種橡膠等)廣泛地應用于日常生活以及軍工領域中。同時,其也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產品組成[1]。為進一步加強國防科技力量,提升大國實力,增強民族產業核心價值,在實際的理論教育過程中針對性地培養橡膠學領域專業人材,《現代橡膠工藝學》[2]在本科教育課程學習與研究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橡膠加工與工藝學習成為了高分子材料專業學科教育中備受關注的材料學研究重點發展領域和重點攻克方向。
在《現代橡膠工藝學》課程學習過程中,想要獲得有效的授課狀態,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橡膠材料以及橡膠工藝學有一個較為全面的初步認知與學習興趣,并使學生對現代橡膠材料結構與加工工藝原理和應用有一個基本的概念[3]。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是提高課程認知的重要前提。大部分學生對待選修課程并不注重。這導致課堂實時授課中,教師講述重要橡膠工藝或硫化橡膠體系時,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該課程開設學時少,但重點內容多、記憶概念復雜。這些問題時刻存在于課程開設前期。因此,教師對橡膠工藝學課程教學安排的全面分析,充分了解課程內的重點、難點在課程內容設計的分布,是促進學生在短時間的課程環境中學習消化的關鍵因素。
在本課程有限的課時里,教師需要將課程核心主線與突出的教學重點內容進行總結,做到胸有成竹。因此,教師需要將整個教學內容的核心與學生的接受程度做一個對比分析[4]。對于工藝因素概念抽象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結構思維導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此概念(如圖1)。對于復雜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采用先講述后分析的方式進行授課[5],在課前通過引導的方式給學生講明章節重點。這一做法能讓學生先入為主地強化對于重點知識的記憶。

圖1 配方設計與工藝、設備、結構設計的關系
教師可以將授課中出現的抽象理論知識與加工知識移至橡膠加工實驗室,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實際加工環境下,通過現場教學與實際體驗操作相結合。例如,講解橡膠共混、密煉機等加工設備與實際加工知識時,真實的橡膠加工環境與加工設備對學生的感知沖擊是十分強烈的。場景式體驗課堂能夠將復雜的知識或是抽象的加工理論與現實設備相匹配,使得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快速學習新的加工知識,進一步為學生未來的社會實踐與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橡膠工藝學課程作為本校優質特色選修課程,其每一個重點知識都需要緊跟時代科技發展潮流。這一點對任課教師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實時關注國內外關于橡膠工藝學以及新型橡膠和增強橡膠的最新文獻報道,總結最新報道中與課程內容匹配相關的知識點,并通過趣味問答的形式間接性地向學生傳達橡膠學發展過程中每一個重要的環節和重要的知識點。一方面,教師需要通過自我學習與概括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播。另一方面,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積極主動地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學生通過自我探索發現新知識、新問題,并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反饋,從而形成一種完善的教學和學習模式。自主思考和自我知識網絡結構的構建,是學習的終極形態。
橡膠工藝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得非常緊密的課程。在強化專業人才技能的培養中,我們要穩抓本科專業知識學習,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改革措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促進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和實踐應用的深切認知。同時,教師要開展合理的實驗與實踐環節,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掌握橡膠工藝學的課程內容,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高水平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