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青 劉馨鈺
關鍵詞:科研經費? 全流程? 財務一體化
當前科研經費的管理如果還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來進行的話就會產生許多弊端,再加上政府對會計制度進行了改革,新的會計制度不但能平行記賬、還能提供雙報告以及雙功能,這樣在管理科研經費時賬務也更好處理,不但能夠提前做預算,對項目的各項支出也容易核算。在管理經費時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資金的屬性、并且還要按時詳細記錄經費的支出,醫院想要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會計制度來管理,就必須要對科研經費的管理進行優化改進。在政府制定的會計制度中嚴格規范了在醫療領域怎樣核算會計賬目,在一個核算系統中分了兩種核算方式,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新的核算方式,此核算方式具有雙重功能。如果不詳細了解科研經費的管理流程、并讓其按照以往的思路進行管理,政府出臺的會計制度就沒辦法真正得到落實,也就不能提高科研能力。想要讓科研項目的管理達到一個最佳狀態,不但要實現信息共享,還要將盲點難點都解決掉、除此以外還要對科研經費管理活動進行全面優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優化管理流程。
(一)重項目申請,輕經費管理
現在怎樣來判斷一個醫院的科研能力如何呢,通過以下幾個指標就能作出判斷,一是要看醫院每年發表了幾篇SCI 論文;二是要看每年醫院能夠得到多少國家自然基金課題的研究機會。所以各大醫院都設立了自己的科研管理部門,凡是申報的科研項目他們都非常重視,從開始寫標書到最后的專家評審,這一路走來他們都很重視,對此他們不但投入了許多精英人才,還給予了許多物力支持;但是他們卻不太重視管理科研項目經費,在開始申報項目時不提前編制經費預算,在項目立項之后經費的支出又太過隨意,缺少系統的管理。所以,在以往對科研經費進行管理時,因為預算做的不嚴謹、所以執行時就會脫離預算、除此之外在報銷科研項目經費時也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辦理、經費經常會不按規定使用,嚴重的甚至有人會造假來套取經費,因為監管不嚴,時常發生這種情況。
(二)重會計核算,輕過程監管
自從政府頒布了新的會計制度以后醫院財務部門都開始依照它來開展工作,新的制度做出了明確規定必須“專款專用”,科研經費必須用在科研項目的研究中,所以要單獨對其進行管理與核算,要明確羅列收入與支出以便核算。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往往只對金額進行核對,很少有人對審核經費是不是用在了該用的地方、更極少有人會將實際收支拿來和預算做對比,這樣就很難掌握預算到底執行到哪個階段。
與此同時,還需要專門派人來監管科研經費的使用,這里的監管不僅僅是針對支出進行監管、還包括監管合同的簽訂以及預算的調整以及設備的購買等。
(三)缺協調機制,信息不對稱
科研經費下發以后通常都是由相關的多個部門共同決定用途和使用金額,一般來說,不但財務部門對這筆資金有發言權,科研管理部門也有發言權、項目負責人也有發言權,這三方在相互監督的同時也相互合作,這樣就避免了一言堂的產生、經費的使用也會更合規、更合理。但是雖然規劃的很完美,但是具體開展業務時也會出現錯亂或者出現管理不到位現象。有的項目負責人權利過大,而有的人又會過于嚴格,導致項目反反復復、難以順利開展。在對經費進行管理時,不但管理流程不夠標準、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度也不夠,這樣溝通就會不及時各方接收的信息也會有誤差,最終會造成科研管理部門以及項目負責人對經費的審批以及使用不夠了解,而財務部門對項目的進展不太了解,這些因素都會阻礙科研項目的開展和實施。
(四)缺信息平臺,管理效率低
如今醫院的財務部門在開展工作時都已經引進了財務軟件,有了財務軟件會計核算就變得容易許多,也能夠獨立對科研經費設置會計科目進行單獨核算,但是對于預算的制定以及預算的分配財務軟件基本上就起不到作用了。當然有的醫院已經成立了自己的科研項目管理系統,但是它的側重點往往比較單一,通常只為科研管理部門服務,大多都只關心科研項目的有沒有順利立項、如何結題以及取得了哪些成果。通過分析發現,以上兩個系統它服務的群體都比較單一、沒法同時為所有部門服務、既不能很好的共享信息也不能有效溝通,“信息孤島”就會因此產生,科研到底進展到什么程度了項目負責人說不定也不能完全了解,而審批還是采用傳統的紙質傳遞方式,不但手續麻煩、管理效率也上不去。
(五)缺周期管理,考核不到位
每一個科研項目都要經歷一個完整的過程,從立項到開始實施,然后是出研究成果,最后是對成果進行審核,在整個流程中都會牽扯到科研經費的使用,所以絕不能忽視。而對于科研經費的管理工作也要從不同的層面展開,不但要關注預算的編制、關注預算的實施及調整、還要對預算進行討論分析、考核預算的實施結果,這幾個步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現實中對于科研經費的管理還是存在許多漏洞,尤其是管理人員大多不太重視對預算執行的分析、也不太重視預算的考核,這樣一來項目的實際工作進度可能就不符合預算中的工作進度,最終會導致項目都結題了還會出現許多課題使用經費。
(一)在 HRP 平臺基礎上形成的財務一體化模式
財務一體化指的是在一個平臺上將各數據模塊集合到一起,只要處于一個共同的網絡中,信息就能共享,一般來說醫院的運營包括三大塊:一是具體業務管理模塊;二是財務管理模塊;三是行政管理模塊。而財務一體化能同時將這三個模塊融合到一個平臺中,同時又引進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將這三個模塊按照先后順序設置了處理流程,只要進入平臺就會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業務以及財務數據也能合二為一,這樣就能夠實現數據信息共享。
(二)對科研經費設立使用流程,讓科研資金能夠按時投入使用
根據時代的需要建立的一種新型的信息體系,通過大數據將各方信息進行整合,建立了功能比較完善的科研服務管理系統,這樣就會將分散的信息進行重新整合,溝通就方便了很多,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就不會閉塞,每個部門都會看到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這樣科研經費的管理就會更合理、更智能。財務系統的數據與科研系統的數據完美對接以后,不但科研項目的開展進度能夠共享、預算數據也能共享,而優化管理流程能幫助我們調整預算、也能幫助盡快落實經費的使用、還能推動項目的進度,部門之間能夠共享信息才能方便在線辦理業務。
(三)優化科研經費的核算流程,讓各方都能實現信息共享
現在的一體化管理不僅包含薪酬管理模塊、還包含成本核算模塊以及業務管理模塊,通過這幾大模塊不但能掌握項目的開展進度也能掌握經費的使用情況,這樣不但能夠跟蹤預算的執行進度還能對經費的成本進行合理控制。除了內部資源以外,外部還有國稅局辦稅平臺輔助以及其它技術平臺的支持,通過各方的通力合作,不但能夠減少時間成本、成本核算效率也能大幅提高,財務的整體服務水平也能得到提高,除了這些以外還能對公司內部控制流程進行優化,消除管理中的漏洞,降低財務風險。這樣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流程化、制度化、各崗位才能各施其職、表單也能夠信息化。通過新媒體手段的合理利用,不但能使財務系統得到進一步優化,還能讓各服務更到位。
(四)在“放管服”的影響下,科研經費的流程都進行了優化,人們不但對支出的管理轉變了思路,也逐漸對科研規律重視了起來,又優化創新了科研結項流程
科研項目結項涉及到多個部門,如審計部門、科研部門以及財務部門,從這幾個部門進行采集數據以及完成數據的交換,并根據各自的需要來完成結項工作。至于科研部門的任務不但要對項目指標進行考核、還要對所需資料進行匯總、除此之外還要跟蹤項目預算的落實情況。而財務部門的任務除了對項目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審查以外,還要歸集各項成本開支。其中對于數據的保存以前都是對紙質憑證進行留檔,現在可以將其轉變為電子信息進行存檔。在審批結項時,依照科研部門之前簽訂的合同,就能夠對對應項目的財務信息進行查詢,業務涉及到的所有資料以及憑證都能夠被調取。通過各種大數據以及信息平臺,審計部門可以很輕松的找到風控點,就能夠按部就班的進行抽樣審計或者開展調查,最后項目結項就可以順利完成。
科研經費在采用了財務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以后,不但管理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管理成效也比之前好了許多,除了這些好處以外,它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升級轉型也起了一定推動作用,不但能夠自動生成財務憑證,還讓財務管理發生了很大改變,由原來的事后核算慢慢的轉變為了監督整個業務開展過程,也不再是單純的只審計收支明細,也慢慢的轉向了綜合預算的管理,這個項目經費整體的管理效率就得到了提升。制定了新的管理流程,不但需要上級管理部門的配合、還需要全員共同參與,這樣不但能夠解決科研人員的立項難題,還能輕松完成成本核算,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也能夠共享,科研經費從獲取到使用再到對金額進行核算這些步驟通通能夠理順。
對科研經費的立項流程進行簡化、對成本核算過程進行簡化,在項目完成后還要進行考核績效,讓科研經費真正落實到科研項目中,對財務人員也提出了要求,財務人員要拿出更多的精力來監督項目的實施、還要對項目的各流程進行審核,因此財務人員要對自身的業務能力進行提升,也要提升自我素養,這樣才能幫助醫院完成財務管理的轉型,讓其不再僅局限于財務收支的管理。
參考文獻
[1]郭娟.“互聯網 +”時代科研經費管理流程優化[J].會計之友,2018(3):90-94.
[2]陸興鳳,翟志華.基于公立醫院自身的科研經費規范化管理探析[J].會計之友2016(13):77-80.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A].2016.
[4]黃振勝,張嘉祺.“放管服”背景下 N 醫院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研究[J].會計之友,2017(24):110-113.
[5] 王巍. 構建科研經費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實踐探索[J].衛生經濟研究,2012(12):44-46.